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能诊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答王以明

袁宏道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淘、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 , 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 , 已呼赢马 , 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有删改)

【注释】①悸:心跳得厉害。②口呿(qū):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③帙(zhì):量词,书一函为一帙。④赢(léi)马:备马。⑤袁伯业:袁绍的堂兄袁遗,字伯业。

(1)、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非学无以广      
成枯落    
须快醒乃
(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
(3)、袁宏道讲述自己读书经历时语言表达生动有趣,请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赏析。
A. 每读一篇,心悸口味,自以为未尝识字。
B.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
(4)、读甲、乙两文,你汲取了哪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理,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许衡,字仲平。幼有异质,七岁入学,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宋濂《元史•许衡传》)

【注】①日者:算命先生。②王辅嗣:王弼,字辅嗣,三国曹魏经学家、哲学家。③揆:揣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