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叙事性文本阅读。

①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我去外婆家住。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笑呀,闹呀,种种游戏使外婆不得安宁。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呢?”“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呢?”“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那是怎样一笔财富,那是怎样一份快乐,____!

④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忘在墙角里的糖纸。有时候,我们会追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那些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

⑥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个人都攒(zǎn)够了一千张糖纸。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电子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与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miǎo)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呀。

⑦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了。

⑧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作者:铁凝内容有删改)

(1)、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A、我和世香 B、电子狗 C、一千张糖纸 D、暑假的一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香是表姑的邻居。 B、我和世香使外婆不安宁。 C、暑假结束后,我和世香一共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D、表姑没有给我们电子狗,因为她忘记了承诺。
(3)、“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的“累”是指( )
A、因为到处找糖纸,身体疲倦。 B、和世香玩太久的厌倦。 C、没有得到电子狗,很愤怒。 D、因为受到欺骗而感到委屈、沉重。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充一句,使原文表达更完整、情感更强烈。
(5)、“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从文章内容、写法、联想对比等角度提出问题,请针对本文提出一个问题。
(6)、批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可以记录阅读时的疑问、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结合生活经历谈感受。请你找出文中最有想法的一处,写下批注。

批注位置:第

批注: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一)。

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阅读理解

动物的“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杨世诚

①在自然界,动物为了赢得生存,繁衍种族,时刻都在进行着激烈而复杂的竞争。竞争虽然有和平式的,但更多的是战争式的。在战争中,动物不仅勇猛顽强,还会使用各种计谋。如果细心观察,静心品味,其中的一些计谋真像来自我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里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动物的 “围魏救赵”。

②在田间的青枝绿叶上,经常能见到七星瓢虫的“倩影”。

③下颚须是七星瓢虫的主要触觉和嗅觉器官。七星瓢虫经常在生有蚜(yá)虫的植物上活动,当下颚须触到蚜虫时,便迅速用上颚咬住,吞食蚜虫。如果下颚须没有触到蚜虫,即使蚜虫就在眼前,七星瓢虫似乎也不能发现。

④七星瓢虫是消灭农业害虫的“骁兵强将”,但有时也会大败而归。这一回,七星瓢虫就出师不利。正当其“纵队”爬上棉株准备消灭蚜虫的时候,突然半路杀出一群“程咬金”——蚂蚁蜂拥而至,它们摆动着细长的触角,拦住七星瓢虫的去路,并动手动脚,甚至啃咬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寡不敌众,只好退却。实际上,蚂蚁主动攻击七星瓢虫,既非见义勇为之举,又无拦路抢劫之疑,而是隐藏在蚂蚁和蚜虫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了这场虫间混战。

⑤蚜虫喜欢吸食植物汁液,并从中摄取需要的氨基酸。但植物汁液中的氨基酸含量低,糖分含量高,所以蚜虫只好将过量的糖分排出体外。这些甜蜜的“排泄”,就成了蚂蚁最喜欢的琼浆玉露。蚂蚁也不白吃,它们会尽可能保护柔弱的蚜虫免受瓢虫等天敌的侵害。在蚂蚁的照顾下,蚜虫种群往往能 快速发展壮大。

⑥蚜虫有许多天敌,七星瓢虫就是其中之一。当发现危险时,蚜虫的腹部末端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即报警信息素。蚂蚁收到蚜虫的报警信息后,自然会挺身而出,为朋友,更为了自己。

⑦正是有了这种唇齿相依的利益关系,瓢虫虽强,但难达目的;蚜虫虽弱,但种族昌盛,这或许就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奥妙之处吧。

(文章有删改)

父亲的皮带

①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

②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9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那么多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③从候车室到车厢门,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欢快地招手。等我赶到时,父亲正坐在行李上,点上一支烟,惬意地抽着:“军军,你快上去,我把包递给你,记住,是5号窗口!”

④我随着人流挤上了列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崩脱,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品一一拾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将落在铁轨边的两只鸭梨捡了起来。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笑嘻嘻地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

⑤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⑥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以后无论遇到成功或是失败,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尤其是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

阅读理解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去。

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 弟弟向我招手,妈妈还是一张微笑的脸,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得(dé de  děi)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般伤心?”

“妈妈! 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mǒ mā)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呀! 到底什么事?”妈妈(温柔  温和)地问我。

“学校里要开家长会……会上要演剧……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当主角(jué  jiǎo),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 那小龙反做了……做了主……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她(带  戴)着的手表。

“云,你看看! 这手表上面有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揩干我的眼泪,一面问。

“那是一块玻璃和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  拖)下手表,把表后面的壳打开,又问我说:“你看见了什么?”

“一些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已经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连续  继续)说:“当表面的针没有走,或表的时间走得不准确时,爸爸会笑着对我说‘这表是虚有其表’,可是怎样才能使这表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 就得(dé de  děi)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那些你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起来,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节选)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④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延伸阅读。

聪明的使者

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了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皇帝的女儿叫文成公主,传说她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地方都派使臣去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慧,说:“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们那里去。”

第一次,皇帝叫人牵来一百匹马驹、一百匹母马,让使臣们分出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便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结果都弄错了。禄东赞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来了,急忙扑上去吃奶。就这么一匹匹地放,一匹匹地找,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得一样大小、一样光滑的檀香木棍。皇帝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者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答不出来。禄东赞用一根绳子系在木棍的中央,然后把它放在花园的池塘里。他指着水中的木棍说:“那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说得皇帝连连点头。

最后,皇帝叫人拿来一块玉石,玉石有一个洞眼,他要使臣们用丝线穿过去。玉石上的洞眼很小,而且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者们一个个试着用线去穿,可怎么也穿不过去,大家感到很为难。禄东赞一边看一边动脑筋。忽然,他见到地上有只蚂蚁在爬动,心里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把线拴在蚂蚁的腰上,____蚂蚁扭动着腰肢,努力地向前面爬去。就这样,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

皇帝见三道题全让禄东赞解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那赞普一定更加聪明能干。于是,皇帝答应让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去。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赞普的使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