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六上 3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节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节选)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④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获取信息】阅读选文,完成下图。
(2)、【整体感知】为了准确完成第1题的思维导图,大家可以先快速默读选文,找到第段细读,进行概括。概括后再想一想,这一段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形成解释】下列关于百草园中让“我”感到有趣的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有低唱的油蛉、肥胖的黄蜂 B、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C、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冬天积雪后可以捕鸟 D、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里有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
(4)、【形成解释】下列关于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B、作者通过描写百草园里有趣的事物,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 C、第②段中用了两个“不必说……”列举百草园中的事物,意思是这些都不如“泥墙根一带”的事物有趣味 D、第③段中写“雪天捕鸟”的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捕鸟的过程
(5)、【评价鉴赏】《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也写了“雪地捕鸟”的事。想一想他为什么反复写这件事。回忆课文,联系选文,写下你的看法。
(6)、【评价鉴赏】有的文章以主要人物为题,有的文章以主要事件为题。本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题,有什么好处呢?
举一反三
 你还选取了《颤抖的羽毛》表达对成长的理解和感悟,快来看看。

颤抖的羽毛

金波

①在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盛行踢毽子。不但看踢的技巧,还要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我踢毽子不怎么样,所以决心在做毽子上超过别人。

②有一天,我看到家里养的一只大公鸡,它尾巴上的翎(líng)毛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好看极了。我暗暗自喜,打算拿它的翎毛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

星期天,我约了要好的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擒住了大公鸡,大家激动不已,一窝蜂地扑上去,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公鸡咯咯地叫着,似乎再也忍受不住疼痛一下子挣脱了我们。

④大概因为它的冲劲过猛,竟然冲进了一个很深、很大的蓄(xù)水池。鸡不会游泳,水池四周又有高高的围墙。我们趴在池边看着公鸡在水中挣扎,心里着急万分,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公鸡以为我们要打它,吓得逃到池子的另一个角落。最后,我们找来一个铁钩子才把它打捞上来。

⑤第二天一早,我怀着惴(zhuì)惴不安的心情,带着新制作的毽子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纷纷夸奖我的毽子最漂亮。可我望着手中的毽子,它在瑟瑟地颤抖着。

⑥后来,我的那只大公鸡慢慢地站起来了。我总觉得对不起它,常常单独喂它一些好吃的。渐渐地,它一见到我放学回家,又咯咯地叫着跑过来。但是,我从来没有让它看见过我那只漂亮的毽子。

(有删改)

课外阅读(一)。

①一次,徐霞客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的,令人望而生畏。

①读了第①自然段,我体会到____。

②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湿透了。”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③又走了一段路,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④好不容易爬到了离峰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他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鼓励他说:“咱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2)第④自然段中“____”这几个词用得真好,一下子把朋友不想爬山的心理给写了出来。

⑤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的衣服湿得还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在流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不叫苦呢?”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徐霞客的不叫苦体现在神态上是____,体现在语言上是对朋友____。

阅读理解

①“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网友们形容火箭军东风系列导弹的这句口号令人热血沸腾。 当你听到这句话时,你是否想到有一群官兵扎根深山,默默奉献,日复一日守护着“大国长剑”的安全?

②林州籍士官党俊凯就是一名守护“大国长剑”的军人。 火箭军东风系列导弹的装备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涉及十多个学科、数十个专业,要成为专业技术过硬的人,不下苦功夫不可能成事。 面对天书般的技术参数,党俊凯恨不能一下子将所有的专业书啃透。 那些天,大头针、风油精成了他熬夜的两件“宝”。仅一年时间,他就做到了装备管理一摸准、技术参数一口清,成为同批战友中第一个独立上岗的人。

③每次对装备进行安检,党俊凯都当作“第一次”,每个细节都不敢疏忽。有一次,对所接收装备进行检查验收时,党俊凯拿起手电筒爬入装备内部,对各个部件进行精心检测,排除了一个安全隐患,受到了官兵们的交口称誉。

④党俊凯先后多次上高原,入戈壁,进深山,参与大型任务20余次,无一失误。他荣立二等功1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

“这几年,我们的守防条件越来越好。 守护好‘大国长剑’,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宁,我们干劲儿十足,信心满怀!”党俊凯的话掷地有声。

(有删改)

馋嘴父亲

都说人老了就会像孩子一样,可不,七十多岁的父亲简直是个三岁小孩。

那次,我去泸州游玩,买了当地特产合江荔枝妃子笑回家,这妃子笑,个儿大核儿小,汁多味美,母亲直说好吃。不料,母亲才吃了三四个,父亲就把荔枝直接拿到自己面前,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母亲看了看,走开了。

周末,我决定做母亲爱吃的肉皮冻。我将八角、桂皮、黄香等放到肉皮里,煮到八分熟时,把这些佐料一一挑出来,再加入黄豆、花生、胡萝卜丁、海带丝等。煮好后,我把它们装到白瓷盘里,放进冰箱。

次日,肉皮冻有了结结实实、五颜六色的样子,各种配料镶嵌在透明的膏体里,像春日怡人的画卷,看着就能勾出肚子里的馋虫。

“妈,您可要多吃一点,这是我特意为您做的。”母亲夹了一块,眼睛直了:“蛮好吃!”等母亲刚夹过第二块,父亲又把肉皮冻拿到了自己面前,说:“好吃就让我多吃一点。”说着,馋猫一样地吃了起来。后来,母亲再没有吃过一块肉皮冻。

看着馋嘴的父亲,我突然觉得悲伤。父亲是个农民,也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向来很绅士。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他都会想办法留着给我吃。对母亲,他一直体贴入微,知冷知热。时光怎么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如此不体面?想到这儿,我忍不住问:“妈,爸是不是得了贪食症?”

“没有啊,你爸没病,好着呢!你呀,可别多想。”母亲看了看父亲,脸上居然挂着几分欣赏的微笑。

这二老可真让我纳闷儿。

晚饭后,我经过父母的房间,突然听到父亲在说:“老陈,你可不能贪嘴啊,医生再三说要管好嘴的。你已经站在糖尿病的临界点了,不注意的话,以后日子就苦了。咱们的身体差了,孩子的负担就重了。”

“哎,不晓得怎么回事,我就是管不住嘴。不过,你一提醒,我就管住了不是?”母亲说。

“荔枝、香蕉等太甜,尽量少吃;花生、猪皮等油脂太多,尽量不吃。你自己也要记住啊!女儿教书忙,压力又大,再让她为我们操心,可不好。”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旧旧的收录机过磁带发出的干涩的咔咔声。可我觉得,那是世上最美的声音,它足以温暖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轻轻地走过父母的房间,我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我的父亲和母亲都老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他们像一口即将废弃的井,卧在岁月的尽头。可是,他们心甘情愿地将所有的疼和痛收在自己身上。他们爱儿女的心,永远不会废弃,不会老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场景一:十八里相送】

①时间一晃三年。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信中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祝英台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一定要亲自送她。

②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情,又不便直说,只好打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

③他们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前面来到一条河,河里游着一对鹅,公鹅就在前面游,母鹅后面叫哥哥。”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继续往前走。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爱情的歌,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祝英台开玩笑说:“你真是一只呆头鹅!

④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装女,梁兄啊,你愿不愿意‘配鸳鸯’?”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你不是红装女啊!”

⑤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她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梁山伯本来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

⑥他们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河边,二人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梁山伯远远望着河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了。

【场景二:化蝶双飞】

①花轿抬到半路,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鬟(huán)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②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了坟墓,坟墓立刻合拢了。

③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出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蝴蝶,叫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