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服饰文化

【材料一】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①据一些古籍资料显示,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偏向于凝重、古朴、典雅,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常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所谓“交领”,是指衣服左右前襟重叠,两边相交成领;“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左边长、右边短,衣服前襟向右掩。这一服饰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泰然自若、宽厚仁爱、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从某种程度看也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2020年11月16日)

【材料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一款创新性文化类节目——《衣尚中国》,是继《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之后的又一次创新,以服饰之美为切口,每期一个主题,介绍中华服饰的历史演变与现世创新,追根溯源,向世界传递中国元素与中国审美,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观众的多元审美之下,节目关注了服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碰撞,从传统文化中发据年轻人喜爱的元素,推选兼具时尚与经典、锋芒和内涵的养眼之作。

(腾讯网2020年11月26日)

【材料三】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更是诸多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除了具有表现某些象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社会属性外,还有其最实用的价值,那就是保护人类身体的自然属性。一路变迁中,服饰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穿着,更承载着个人与国家的记忆。7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追求美好、追求幸福,追求丰富多元的世界,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着自信的中国。

(《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偏向于凝重、古朴、,典雅,常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B、汉服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其中衣服左右前襟重叠,两边相交成领,是“交领”;上衣前襟右边长、左边短,衣服前襟向右掩,是“右衽”。 C、《衣尚中国》以服饰之美为切口,关注了服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碰撞,介绍中华服饰的历史演变与现世创新,。传递中国元素与中国审美。 D、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运用作引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古籍资料,说明了汉服的历史悠久。 B、“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最”和“之一”强调了汉服历史悠久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C、《衣尚中国》是继《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之后的唯一创新 D、题目“中国文化服饰”点明了说明对象,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汉族服饰文化、《衣尚中国》之“美”、服饰的象征价值和文化意义。
(3)、服饰文化是诸多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中国服饰文化的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部署。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在教育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ChatGPT是数字技术创新运用的典型代表。ChatGPT是2022年11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就是聊天,GPT就是“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简而言之,ChatGPT就是一款好用到超出大部分人认知的聊天机器人。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二:

作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 ChatGPT可以根据议题写作业、写论文、写演讲稿……据新闻报道:ChatGPT成功通过了谷歌的编程考试,拿到了年薪

18.3万美元的L3工程师录取通知书;还能够通过沃顿MBA课程的期末考试…… 

有记者曾在 ChatGPT的对话框中输入“如何看待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后,它的回答是:“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支持与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学习材料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可以为老师提供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方式。”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材料三:

ChatGPT的确在很多领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给考试作弊提供便利。冯建军教授认为:在教育领域,ChatGPT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缺少辨别信息、答案的能力,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情感交流;可能导致学术作弊和学术诚信问题。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伦理治理的确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侵权、生成虚假信息、算法“黑箱”等问题。以教育数据隐私问题为例,ChatGPT需要联网工作,存在隐私泄露和侵权的风险,可能会伤害未成年学生。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孩子的视力防控已成为一个新的话题。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已经刻不容缓。2015年的首份《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中提到,我国近视呈低龄化发展趋势,显然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形势十分严峻,近视越来越多,发生越来越早。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2.7%,小学阶段近视率从一年级的15.5%增长到六年级的57.7%,初中生超过71.1%,高中生超过80.5%,且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处于逐年高速递增的状态。

(刊载于2022.8,有删改)

材料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眼睛防护上会有不同的侧重。0-6岁学前阶段,护眼关键词为“呵护引导,快乐成长”。建议学龄前儿童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6-12岁小学阶段,护眼关键词为“习惯养成,积极预防”。这一阶段近视防控应以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为主,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注重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每日户外活动应达到2小时以上,沐浴阳光,预防近视发生。12-18岁中学阶段,护眼关键词为“主动参与,科学防控”。中学阶段学业压力增加,应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防控近视。要牢记“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家长关注孩子的视力监测数据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关注裸眼视力。裸眼视力是指未经任何光学镜片矫正所测得的视力,学龄儿童正常视力应在5.0以上(标准对数视力表),如果孩子视力在5.0以下,家长要提高警惕,及早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检查。二是关注屈光度。屈光度以D表示,数值乘以100就是眼睛度数,正值代表远视,负值代表近视,例如屈光检查单上的-2.00D表示200度近视,+1.50D 表示150度远视。三是关注远视储备。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眼轴逐渐增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称之为“正视化过程”,正视化前的“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近视发展的“缓冲区”,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孩子容易发展为近视眼,例如正常情况下4到5岁的孩子应该有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检测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四是关注眼轴。有些学校或医疗机构在眼部检查时可以测量孩子的眼轴长度,正常眼轴范围为22~24mm,如果孩子眼轴增长到24mm以上,就很有可能发展为近视。

(刊载于2022.6,有删改)

材料三:

年龄

生理屈光度(D)

3岁前

+3.00

4~5岁

+1.5~+2.00

6~7岁

+1.00~+1.50

8岁

+1.00

9岁

+0.75

10岁

+0.50

11岁

+0.25

12岁

0

图一不同年龄段生理屈光度参考

       
    材料四: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远视储备如果小于50度,两年后发生近视的比例要高于85%;如果远视储备不到100度,两年后近视发生率要大于50%。所以,一定程度的远视储备是合理的。当然,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远视储备不但不是合理的远视储备,而更可能成为病理性的远视性屈光不正,从而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弱视的发生。远视储备就像是孩子出生时开设的银行账户里的固定储备金,而这个储备金是定额的,只会逐渐被消耗,而不具有增值功能。长时间过度近距离用眼(如高负荷的家庭作业,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缺乏,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些孩子因为过度用眼而过早把远视储备消耗殆尽,甚至开始透支,就会变成近视。远视储备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一定要节约和保护,尽量延长孩子宝贵的远视储备使用期。

(刊载于2022.6,有删改)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盲盒,顾名思义,重点在于“盲”,同样的包装里装着不同的玩偶手办,盒身上通常有整个系列的玩偶造型图片,但在你付完钱、拆开盒子前,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选中的是什么款式。定价适中、充分利用好奇心这几大属性是盲盒一出世就受到年轻人喜爱的主要原因。盲盒具有收藏性、设计性的特点,迎合了年轻人对“萌文化”的喜爱,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审美需要,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日渐增长,是消费升级的一种表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如果想同时拥有“大隐藏”和“小隐藏”,概率只会更低。许多盲盒的隐藏款出现的概率为1/72、1/144。有些人花了5000﹣7000元,就为了买一个隐藏款,直接买了一箱,一箱里才可能出一个(隐藏款)。就像买彩票一样,在赌博心理作用下,玩家们会不断尝试。赌输了,心有不甘继续开下一个盒子;赌赢了,极大的满足感和炫耀心理,也会驱使玩家继续开盒。

大家一起购买盲盒,其实是“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一个人购买盲盒,可能是因为他身边的人都在购买和讨论盲盒,而他需要通过参与其中来获得其他人的肯定和接纳,从而找到归属感;一个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抽盲盒过程的人,可能需要的是享受被人关注的快乐以及与人分享的喜悦。“找到真正的需求,用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选自《半月谈》(有删改)

【材料四】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对盲盒中不确定的产品会产生较强的期待感,这种期待感可能会逐步“成瘾”。同时,购买盲盒获利的概率极低,让青少年过早涉足投机行为,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会让部分青少年认为可以通过投机取巧来赚钱获利。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五】

阅读以下新闻,请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发布了2024年“最美教师”。

李校堃、王芬、刘华东、于洁、彭玉生、黄柳平、周树强、周兴露、高金荣、周晓玲等个人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光荣入选。他们心有大我、敬业立学,以仁爱之心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有的多年扎根教学一线,坚守如磐,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学生成长梦想;有的深耕药学教育,积极探索推广生物制药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坚持实践育人,长期奋战在田野考古教学中,致力培养考古专业人才;有的聚焦幼儿教育,创新办学模式,让孩子们获得广阔的成长空间;有的用匠心筑梦,以工匠精神激励学生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有的挚爱特殊教育事业,用心用情当好扶残助残的守护者;有的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培育舞蹈人才,让中国舞蹈艺术薪火相传;有的瞄准科技前沿,在推进科技攻关上奋勇争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和强烈责任担当。

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教师”证书。

(选自“新华网”2024年9月10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