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孩子的视力防控已成为一个新的话题。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已经刻不容缓。2015年的首份《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中提到,我国近视呈低龄化发展趋势,显然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形势十分严峻,近视越来越多,发生越来越早。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2.7%,小学阶段近视率从一年级的15.5%增长到六年级的57.7%,初中生超过71.1%,高中生超过80.5%,且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处于逐年高速递增的状态。

(刊载于2022.8,有删改)

材料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眼睛防护上会有不同的侧重。0-6岁学前阶段,护眼关键词为“呵护引导,快乐成长”。建议学龄前儿童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6-12岁小学阶段,护眼关键词为“习惯养成,积极预防”。这一阶段近视防控应以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为主,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注重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每日户外活动应达到2小时以上,沐浴阳光,预防近视发生。12-18岁中学阶段,护眼关键词为“主动参与,科学防控”。中学阶段学业压力增加,应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防控近视。要牢记“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远处物体20秒钟放松眼睛。

    家长关注孩子的视力监测数据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关注裸眼视力。裸眼视力是指未经任何光学镜片矫正所测得的视力,学龄儿童正常视力应在5.0以上(标准对数视力表),如果孩子视力在5.0以下,家长要提高警惕,及早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检查。二是关注屈光度。屈光度以D表示,数值乘以100就是眼睛度数,正值代表远视,负值代表近视,例如屈光检查单上的-2.00D表示200度近视,+1.50D 表示150度远视。三是关注远视储备。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眼轴逐渐增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称之为“正视化过程”,正视化前的“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近视发展的“缓冲区”,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孩子容易发展为近视眼,例如正常情况下4到5岁的孩子应该有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检测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四是关注眼轴。有些学校或医疗机构在眼部检查时可以测量孩子的眼轴长度,正常眼轴范围为22~24mm,如果孩子眼轴增长到24mm以上,就很有可能发展为近视。

(刊载于2022.6,有删改)

材料三:

年龄

生理屈光度(D)

3岁前

+3.00

4~5岁

+1.5~+2.00

6~7岁

+1.00~+1.50

8岁

+1.00

9岁

+0.75

10岁

+0.50

11岁

+0.25

12岁

0

图一不同年龄段生理屈光度参考

       
    材料四: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远视储备如果小于50度,两年后发生近视的比例要高于85%;如果远视储备不到100度,两年后近视发生率要大于50%。所以,一定程度的远视储备是合理的。当然,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远视储备不但不是合理的远视储备,而更可能成为病理性的远视性屈光不正,从而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弱视的发生。远视储备就像是孩子出生时开设的银行账户里的固定储备金,而这个储备金是定额的,只会逐渐被消耗,而不具有增值功能。长时间过度近距离用眼(如高负荷的家庭作业,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缺乏,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些孩子因为过度用眼而过早把远视储备消耗殆尽,甚至开始透支,就会变成近视。远视储备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一定要节约和保护,尽量延长孩子宝贵的远视储备使用期。

(刊载于2022.6,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患病率越来越高,保护青少年儿童视力刻不容缓。 B、材料二从不同阶段学生保护视力的侧重点与家长对孩子视力检测的关注点两方面进行说明。 C、材料三运用列图表的方法清晰地展现了不同年龄段屈光度和远视储备的情况及变化趋势。 D、由材料四可知,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孩子容易发展为近视眼,甚至导致弱视的发生。
(2)、小阳说:“我弟弟今年8岁,特别喜欢玩电子设备,近期去医院检查视力时屈光度为+0.90D”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帮他判断弟弟的屈光度是否正常,并提出合理用眼的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首次“点火”成功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齐芳 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按计划开展舱外载荷保温、高精度时频柜和超冷原子柜真空保持、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等50余项任务。其中,2月16日,梦天舱燃烧科学柜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此次点火实验采用甲烷作为燃料,先后两次点火共持续约30秒,高速相机下上传的实验画面清晰展现了甲烷预混火焰(内圆锥状火焰)受扩散火焰包围的形貌。

燃烧柜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某介绍,实验前,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协同下,航天员将点火头安装在气体实验插件中,并将气体实验插件安装至燃烧科学实验柜的燃烧室中。之后燃烧科学实验柜自动完成燃烧环境气体配置、燃料气体喷出、点火头加热点火、参数采集与光学诊断、循环过滤及排废气等系列动作。“此次点火成功,验证了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整体实验流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后续空间科学燃烧实验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燃烧科学实验责任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教授刘某介绍,这种火焰结构具有典型的甲烷预混火焰特征,由于不受浮力的影响,外部的扩散火焰与地面相同实验结果相比更为短而圆。 “微重力提供了地面无法模拟的条件,能够排除浮力对流,抑制颗粒或液滴沉降,微重力燃烧实验能为燃烧理论和模型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微重力燃烧科学规划了包含79项实验目标在内的10个研究计划,预计将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40次以上的在轨燃烧实验,包括近极限火焰动力学、火焰合成纳米材料、火焰碳烟生成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相关的科学实验,揭示流体与反应动力学在理想流场条件的交互作用结果,为我国微重力燃烧领域取得第一批空间站实验数据,服务于地面和空天燃烧应用装置和材料合成相关的理论发展。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空间应用系统梦天实验舱总体主任设计师贺某介绍,随天舟六号任务,空间应用系统还将上行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空间材料、空间辐射生物学等领域方向的实验项目,将在梦天舱内科学实验柜和舱外暴露平台持续开展相关实验。

(选自《光明日报》2023.03.03,有改动)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文化因含有红色基因而具有独特魅力。传播红色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创作出符合融媒体传播规律的作品,是实现红色文化创新性表达和多元化传播的关键。红色文艺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革命先驱、英模人物生活战斗的场景,以广阔的历史视野开展文化想象,能够唤起受众栖居于无意识母体中的民族忧患意识,进而筑牢革命历史记忆。因此,欣赏红色文艺作品,既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对红色历史的重温。

材料二:

①红色经典为何能让年轻观众动情走心?首先,这与当代年轻人的文化消费观密不可分。就像“国潮”流行一样,当代年轻人对于社会、国家的认同感推动了红色文化再掀热潮。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让“90后”“00后”成为红色文化的“新粉”。此外,年轻人进行文化消费的目的不再只是单纯娱乐,更看重艺术熏陶、精神满足和审美提升。用舞蹈、交响乐等艺术形式演绎红色经典,满足了年轻人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②其次,以匠心打磨经典保证了作品较高的艺术水准。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3年演出400场,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每一个舞蹈动作都经过仔细揣摩,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通过缜密的管理运营和舞台监督制度,确保“百场如一”的高品质演出,发挥了现象级剧目的文化引领作用。

③近年来,以红色文化为内核进行再创作的艺术作品好戏连台,既叫好又叫座,也成就了新的文艺经典。不只演出、影视创作热衷“红”中取材,红色景点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打卡圣地”。这说明,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只要坚守崇高的艺术理想,然后本着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对观众负责的敬业精神去诠释“经典”,就能找到令观众动情走心的密码。

材料三:

材料四:

①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必须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育人先育心,今天的青少年,思维活跃、眼界开阔,获取信息的方式、思考学习的习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才能不断增强红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演课本剧,能让孩子们在情景中更好体会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担任讲解员,可以推动学生们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荡气回肠的人物事迹;重走红色足迹,有助于让青少年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加强情感培育,就能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②“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更好以红色教育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必能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节选自:习近平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旨讲话)

材料二:

图:2013-2020年海外汉语学习人数(单位:亿人)(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三类赛事中最早举办的,自2002年开展,至今已经是第20届了。20年来,“汉语桥”大赛已成为各国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被誉为国际中文教育界的“奥林匹克”,成为了一座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2022年“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夏令营开幕式日前在线上成功举行。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希望英国学生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过去、读懂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在合适的时候到中国实地感受一个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

英国教育部学校事务部长罗宾·沃克在致辞中表示,学习中文不但能够让英国的青少年拓展眼界,获得就业优势,还能让两国人民结为合作伙伴,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中文培优”项目旨在2023年前培养9000名能够熟练使用中文的英国中学生。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环节,“汉语桥”中文培优夏令营每年组织掌握一定中文基础的英国学生进行集中研修。去年该活动首次以线上形式举办,反响良好,今年继续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活动。

(选自: 中国日报2022年7月《“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在线夏令营正式启动》)

材料三:

近年来,在文物传播领域,3D数字动画技术,VR、AR等技术的运用,激活沉睡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更多样、更迅捷地传播开来。用高科技手段,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人们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在网络“展示”,在云端“漫游”,与文化长谈,我们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非遗在保持技艺传承的前提下,改进产品设计,既有传统根基,也有当代面貌,让“旧艺”穿上了“新衣”。千年敦煌壁画化为足尖芭蕾,广东非遗“醒狮”打造热门动漫IP……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因为不断汇入新元素,所以才能奔流向海、前程远大。把传统与现代结合,给了文化生命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时代的大幕开启,呼之欲出的是饱含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看似“逆向”的新一代,恰恰展露“顺势”的新潮流。从参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登上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展示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参与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表演……“国风热”“国潮热”激发青年一代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选自:央视新闻2023年4月19日《好评中国丨融通古今,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

走进乡土,就走进了一个个艺术的殿堂;就聆听着一首首精美的歌谣;就感动着一段段精彩;今天利川市某校903班开展“触摸时间痕迹,畅谈家乡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摆手舞中“渔猎舞”、“农事舞”等对生产劳动过程的模仿性动作,强调的是对处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及共同的心理特征民族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凝聚力。摆手舞作为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人民心理认同的肢体语言符号,这种原生态文化形态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材料二:土家族人们居住在湘、渝、鄂、黔交界的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寨之间极为分散,“本寨数十里外辄为足迹所不致”,人们交往、交流非常不便。而且土家族地区“山寒水冷,收获甚薄”,不得不常年劳作于田地,使得人们“鲜片刻之暇”,更无以为乐。摆手舞作为一种大型舞蹈、祭祀活动,不仅将土家族,还将汉族、苗族人民吸引、聚集在摆手堂,使摆手堂成为人们交流与交往的中心。许多客商则带着土家人自己不能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来到摆手堂外,利用土家族人“不识商贾”的特点,做起买卖。因而,摆手舞活动不但是人们娱乐的方式,而且也为本民族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

材料三:土家语属于藏缅语系,其传统名字仅仅有名而无姓。龙山坡脚的土家人现在给小孩起的乳名大部分还是为土家语名。例如:热木(美竹)、亥木(盛竹)、阿聚什用(岩下大将)、岜必(小山)、麦铁送(天官)。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摸底已于10月11日展开,将于11月1日起进行正式入户登记。本次普查主题: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进行调查和统计,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一个国家的人口情况,以及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等,中国作为土地面积在全球排第三的国家,幅员辽阔,就更需要不新地刷新人口数据,进而能及时了解整个国家的情况,为之后的各项发展作出规划。这对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势、推动我国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钱江晚报)

【材料二】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这些误读你信了么?

近期,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拉开序暮,坊间有不少传闻如“查房是为房地产税征收做铺垫”等,再次冒头,在此为您一一澄清。

误读1:____

其实,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因为人都居住在房子里,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为了查准人口,住房信息登记的重点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状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等,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当前民生问题。

网传“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把查房信息纳入晋查范围”,事实上并非“首次”纳入。在以往的人口普查过程中,也多次涉及房屋情况登记。因此,“查房”只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常规动作”,并非新增项目,无需过度解读。

误读2:____

10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我们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各级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在普查中获得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的话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

误读3:____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为由的诈骗案件。国家统计局和公安机关均表示,千万不要轻信任何以人口普查为由,索取财物、财产、账号密码信息、短信验证码的行为。

提示:如何辨别真假人口普查员?

1.所有普查员均携带有县级及以上人口普查办公室印章的证件;

2.通过咨询社区居委会鉴别其身份;

3.人口普查不涉及任何收入调查。

【材料三】不用纸笔了!微信中报就能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指出,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国家政府采购网显示,腾讯云中标此次普查项目,并联合企业微信提供技术支持。

此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和能力,第七次人口普查也应用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在普查前,全国700万普查员将通过企业微信进行任务分配和工作协同;并用企业微信上门摸底,摸清普查对象基本信息,记录调查对象希望的普查方式:使用微信自主进行填报,或者普查员上门进行登记。

有自主中报意愿的普查对象,可以获得普查员提供的带有户编码的专用二维码,并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人口普查小程序”自主填报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等个人相关信息。既可减轻普查员负担,也能满足普查对象不愿意被过多打扰的需求。

而部分需要普查员帮助登记的普查对象,可以提前预约登记时间,普查员入户登记时,利用手机、Pad等智能设备,通过人口普查小程序即可快速完成普查对象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实时上传,全面提升普查工作效率和普查数据质量。

(来源:央广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粤对城市文化很感兴趣,收集整理了许多资料。

【材料一】

保护城市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会荒芜;保留城市记忆,人类文明才不会迷航。

习近平同志在广州考察时,特地来到了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他在讲话中提到,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保存城市的记忆,方能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全球不少地方,昔日的街区、遗址、名人故居逐渐为千篇一律的新面孔所取代。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就提醒,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特色。的确,中国的传统文化弥足珍贵,不应被肤浅的标准、流俗的风格淹没。

由于城市的不断改造与扩大,再加上一些不可抗的灾难性变故,可以说,记忆与忘却总是如影随形,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地保护。保护城市的记忆,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城市的保护,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孤立的“风貌建筑”,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这样的“保护”,留下来的恐怕只是残缺的记忆碎片。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西关的大街小巷中,牌坊文化有自己的保留与延续。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荔湾区逢源街为传承传统文化、营造岭南牌坊群,建造了多个形式各异的牌坊。这些牌坊按材质分为石牌坊、砖牌纺和木牌坊等,既传承传统牌坊的架构,又融入西关建筑元素,勾勒出西关的地方特色。

针对牌坊的保护,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一位老师建议,可将有文物价值的牌坊移动到一些固定的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等,离开交通主干道,既可以保存,又能观光;若牌坊所处的位置比较有特色,也可以结合周边的环境进行整片的保护,如搭配亭子等。

(摘自《信息时报》,有删改)

【材料三】

在漳州古城街区,漳州古牌坊与漳州文庙被同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牌坊有四个,分别是尚书探花坊、三世宰贰坊、勇壮简易坊、闽越雄声坊,分别由漳州历史名人林士章、蒋孟育、蓝理、许凤所立。建筑形式均采用传统的石仿木结构,与周边街道一同被集中保护,保留着唐宋以来较完整的街市格局。

(摘自网络,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