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测评】小语四上 第七单元拔尖测评
【材料一】
中国航天器的命名,与渴望探索宇宙的古人遥相呼应。卫星导航系统名叫“北斗”,古时人们用北斗七星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用“北斗”卫星来定位简直恰如其分;载人飞船名叫“神舟”,既是神奇的天河之舟,又谐音“神州”,寄托着中国腾飞的美好希冀……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选自网易,有删改)
【材料二】
在我们的生活中,航天技术的踪迹已经随处可见。方便面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食品,方便面配料包中的脱水蔬菜来自航天技术。美国航天局为了让航天员能在太空中吃到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研究开发了脱水蔬菜技术。该技术几乎能去除蔬菜中的全部水分,使蔬菜保质期更久。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三十年来,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医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白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月球探测工程 | 火星探测车 | 太阳探测计划 | 气息卫星 |
“风云” | “嫦娥” | “祝融” | “夸父” |
说明:
①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显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②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只有科技工作人员和飞向太空的航天员。
③材料二中“该技术几乎能去除蔬菜中的全部水分”这句话,“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④我们可以用“志存高远、精忠报国”来形容材料三中提到的中国航天人。
【资料一】风能是一种能够用以发电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虽然人类利用风帆行船,利用风车提水,利用风力推动石磨或其他机械,已有数千年历史了,但是将风力转化为发电的重要能源则是在电气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风能来源丰富,发电花钱少,又没有污染,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技术使风车变成了发电的动力设备,古老的风车焕发了青春。当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地利用风能来发电。新型的风车发电设备的外观就像一座高耸的铁塔,顶部有3个玻璃纤维制成的叶片。每个叶片的长度有20来米,形状像飞机的翅膀,组装上铁架以后,总体上更像飞机的螺旋桨。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这些风车产生的电力相当可观。
【资料二】 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的位次表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已探明) | 耕地面积 | 森林面积 | 水资源 |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 3 | 4 | 5 | 4 |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 | 50位以后 | 60位以后 | 130位以后 | 120位以后 |
【资料三】 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高原神兽
【材料一】雪域高原的神兽
野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强壮健硕的四肢,高高耸起的肩背,两根大而粗的尖角,把野牦牛衬托得尤为威武,难怪藏族人民如此崇敬野牦牛,称它们是“雪域高原的神兽”。
【材料二】野牦牛与家牦牛的对比
名 称 | 野牦牛 | 家牦牛 |
毛 色 | 黑褐色 | 杂色,会有白色 |
生活环境 | 野外 | 家养 |
性 格 | 性格暴躁,野性十足,会攻击人 | 经过驯化,较为温顺 |
用 途 |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 藏族人民的运输工具、食物和经济来源 |
【材料三】野牦牛的特点
①体形巨大。野牦牛一般要比家牦牛大得多。野牦牛从脚到肩膀的高度有1.6~2.2米,也就是跟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差不多,再加上0.5米甚至1米长的角,就显得更加高大了。
②虽然青藏高原上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既寒冷又缺氧,而且植物稀少,但对野牦牛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它们的身体就是为这样极端严苛的环境而生的。
③拥有抵御严寒的厚皮毛。野牦牛不仅全身拥有浓密的皮毛,而且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都长有长毛,让它们看起来像穿了一条裙子似的,既能遮风挡雨,又适合在冰雪上坐卧。
(以上内容均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材料一: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材料二:某地部分小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情况:
项目 | 知道父母生日 | 知道家庭收入 | 外出跟父母打招呼 | 主动做家务 | 不跟父母顶嘴 | 与父母谈心 |
是 | 25% | 8% | 60% | 10% | 22% | 15% |
否 | 75% | 92% | 40% | 90% | 78% | 85%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