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测评】小语六上 第四单元拔尖测评

【澳大利亚】泰格特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能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每天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静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些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这种机会?他为自己有这些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愈加强烈,让他夜不能寐。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靠窗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但是,不靠窗的病人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痛苦的咳嗽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不靠窗的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发现靠窗的那个病人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

过了几天,剩下的这位病人提出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了身子,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选自《作文新天地》2023年第8期,有删改)

(1)、小说两次写不靠窗的病人盯着天花板,但两个“盯”字意义不同,请分析并完成表格。

当时情况

内心世界

含义

第一次“盯”

第二次“盯”

(2)、【思维导图】小说围绕两个人物展开,请借助结构图梳理情节。

(3)、联系全文,下面两种结尾哪一种更适合作为小说的结局?请说明理由。

①他终于看到了之前病友描述的一切。 ②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我认为更合适,理由:

(4)、[阅读要素]小说有很多环境描写,这些描写能不能删去呢?为什么?

我认为:

(5)、【链接教材】下列关于本文和《桥》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与《桥》中丰富的语言、动作描写相比,《窗》更侧重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B、《桥》是以村民衬托老汉的形象,《窗》主要展现靠窗的病人享受窗边美景的兴奋。 C、两篇小说以具体事物——桥、窗为题,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及引发矛盾冲突的关键。 D、两篇小说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情节曲折,很多情节出乎意料,实际在情理之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夜语肖邦———与灵魂对歌

赵丽宏

①肖邦被人称为“钢琴诗人”,这是一个非常妥帖的称号。琴声如诗,超越了时空,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类心中回荡。我喜欢肖邦,这位“钢琴诗人”创造的美妙音乐,比世界上大多数诗人的作品更深入人心。他的钢琴曲中,有些旋律也许是古典音乐中最能拨动听者心弦的。他的大多数作品无需乐队,只要一架钢琴,便能上天入地,让曲折的诗情翱翔远飞。钢琴像一艘奇异的小船,被诗人驾驶着,无所不能,无处不达,所有的梦想和憧憬都能在琴声中实现。

②曾经我在崇明岛“插队落户”。那时,我的生活中几乎没有音乐。夜里,风吹打着屋外的竹林,窸窸窣窣的声音犹如陌生人神秘的低语。一天深夜,我躺在蚊帐里打开那台半导体收音机,飘忽的电波中,断断续续传来雄浑的管弦乐旋律。电台的信号游移不定,必须不断调整频率才能听清楚。管弦乐像大海的波涛在星月暗淡的夜空下汹涌起伏时隐时现。这是我从没听过的音乐,然而却似曾相识,好像有点耳熟。 突然,一艘小船出现在浪峰上,小船光芒四射,把夜空和波涛映照得一片通亮。这小船,是钢琴。琴声被管弦乐烘托着,又引领着乐队走向远方。我一边调节着收音机旋钮,一边屏息静听,唯恐遗漏了其中的旋律。这是一首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气势恢宏博大,仿佛有人在用庄严悲凉的声音倾吐心中的激情,那种悲凉,在我的心里激起强烈的共鸣,它使我联想起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第二乐章是优美柔曼的抒情,活泼的琴声犹如一个心情急切的游人在山水间寻觅胜景,然而山重水复,云雾茫茫……听第三乐章时,电波受到了干扰,音乐含混不清,我竭尽全力,也无法将频道调节好。 留下的印象,是从遥远的海上传来一个落水者时续时断的呼救,那微弱的呼喊不时被呼啸的风声打断。音乐结束时,我听到了播音员的介绍,这是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③这次经验,使我对肖邦有了和以前不同的看法。那个能写美妙绝伦的《升C 小调圆舞曲》和优美夜曲的肖邦,原来也能写如此博大深沉的协奏曲。我以为此后天天都能收听到这家电台的音乐节目,然而奇怪的是,第二天晚上,我那台半导体收音机里便再也找不到这家电台,以后也没有找到。不过,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尽管它残缺不全。

④现在,我已经有了全套的肖邦钢琴曲唱片,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听他的作品。我常常听的作品中,有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同一段音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心情去听,体会可能完全不一样。然而每次听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三十年前的那个夜晚 , 想起那种沉醉和焦灼交织在一起的神秘气息。

(选文有删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课外阅读

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节选)

ㅤㅤ小时候,我家门前的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ㅤㅤ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ㅤㅤ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推 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ㅤㅤ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洒  撒)一把葱花,关火。

ㅤㅤ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ㅤㅤ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  致)极的美味。

ㅤㅤ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阅读短文,完成下题。

硬翅膀的纸飞机

ㅤㅤ①新上任的班主任葛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这一天,她正在给四年级的学生上课,在黑板上认真地板书。一向爱恶作剧的张明折了一个纸飞机,准备给这位初来乍到的班主任老师一个特殊的见面礼,于是他使劲儿将纸飞机朝黑板方向抛去。

ㅤㅤ②可是,纸飞机还没飞到讲台就熄火了,坠落在讲台边。顿时,教室里一阵骚动。当葛老师回身讲课时,又是一片安静。过了一会儿,当葛老师再次转身板书时,张明又抛出了一个纸飞机,这回纸飞机很争气,直飞黑板,不偏不倚地撞在葛老师的手臂上,教室发出一阵哄笑!

ㅤㅤ③年轻的葛老师转过身,淡定地望着他们。教室里安静了许多、所有学生都在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葛老师弯下身,拾起地上的两个纸飞机,慢慢地走到张小梦的面前,笑着问:“这都是你的‘杰作’吧?”

ㅤㅤ④望着葛老师完全出乎他意料的表情,张小梦反而感到不知所措,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教室里突然“凝固”了,没有一点儿响声……

ㅤㅤ⑤年轻的葛老师依然笑着问:“张小梦同学,你能回答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吗?”张小梦抬起头,用有些惭愧而又好奇的眼睛盯着葛老师。所有的目光也都齐刷刷地转向葛老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第一个纸飞机没能‘撞’到我,第二个却准确地‘撞’到了呢?”葛老师接着问。张小梦支支吾吾地回答:“第一个纸飞机太软了,飞不起来,第二个我是用硬纸叠的。”

ㅤㅤ⑥葛老师走向讲台,严肃地对同学们说:“说得好!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其实都是一个纸飞机,软纸叠的纸飞机永远飞不起来,它没有硬翅膀,只有练就了一对硬翅膀,才能飞得又高又远!”望着已经被深深吸引住的学生,葛老师不失时机地说:“如果我们每一天都在无所谓地浪费时间,而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那么我们的翅膀永远不会变硬,也永远飞不高飞不远!”说完,葛老师把第二个纸飞机抛向空中,所有的目光随着那双“硬翅膀”在移动……

ㅤㅤ⑦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从某个角度看,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个纸飞机,软纸叠的纸飞机永远飞不起来,因为它没有硬翅膀。只有练就了一对硬翅膀,才能飞得又高又远!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练就一身过硬的生存本领,成为一个带有“硬翅膀”的“纸飞机”。

父亲的救援

①1992年,我在读大学,父母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腰疼的老毛病,农忙之余帮人跑起了长途货运。正是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亲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节。

②那天是阴历的八月二十九。[A]父亲从外地跑车回来,刚一进村,就看见村支书迎头挡在车前面,拦住了父亲。支书一脸焦急地说:“快!你娃出事了!”原来支书从电视插播的紧急通告里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在本市遭遇车祸,已被送往市医院,司机逃逸。小伙子身上只有一些零钱,一本学生证,望家人联系。学生证上写着我的名宇。

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好在父亲身上还装着代收的几千元货款,于是父亲当即发动车,直奔市医院。从小镇到市区近入十千米,他一个小时就到了。

④医生马上催他往住院部缴费:“伤情非常严重,需立即手术,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联系到家人,双腿将很难保住。”父亲再也隐忍不住,眼泪哗地流了下来。

⑤他跌跌撞撞地往缴费处跑,掏出包里所有的现金,塞进了窗口。从缴费处回来,不顾护士的担阻,硬闯进急诊室,冲到了病床前。

⑥父亲看到的是一张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过去。父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发现这个小伙子并非他儿子——也就是说,那人并不是我。父亲从里面退出来,反复端详从小伙 子身上找出的那张学生证,学生证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并没有错。父亲迷惑了。

⑦这时来了几名警察,警察告诉父亲,这个小伙子其实是一名小偷,被人发觉后,跳车逃跑。他做贼心虚,不停地飞跑,站果一不小心被车撞了。听到这里,父亲才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猛然间落地,整个人虚脱得一身大汗,瘫坐在急诊室门口,再也站不起来。

⑧父亲想要退钱,并找医生开了退费说明。到了收费处,父亲却犹豫了。父亲说:“算了,这钱我不退了,你们接着给他治吧,长得那么漂亮的小伙子,要是少了两条腿多可惜呀。他的父母也一定会心疼。”于是小伙子的手术顺利进行。

⑨此时已是深夜,父亲想来学校,又怕打搅我,就在年里忍了一宿。第二天早上,他来学校,看见我后,冲上来紧紧抱了我一下,眼晴里噙着泪。父亲一贯性格刚强,平时很少流露感情,这次拥抱,是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

⑩一个月后,那小伙子基本痊愈。出院的那天,[B]他寻到我家,给我父亲磕了三个响头。父亲担心他再学坏,就让他跟自己学开车。

⑪现在,这个小伙子已成为本市运输业非常叫得响的一位老板。

革命精神的不朽赞歌

【选文一】

草地夜行(节选)

王愿坚

①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伸向远方。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向前走着。

②这时,迎面走来一个老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③我诧异地抬头。他看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出两头,但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我问他:“同志,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我是军部的,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边说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去由他拿着。

④“咱们得快点走!天黑了,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听了他的话,我快步跟上,但是不一会儿又落后了一大段。我满脸焦急,咬着牙关继续走。他看看天,又看看我:“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已经下雨了!你想叫咱俩都丧命吗?”我犹豫了:____他不容分说,冒着雨背起我,一步一滑地向前走。

⑤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将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⑥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我的心痛得像刀绞一般,眼泪不住地往下流。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满怀希望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选自《妇女之友》,有删改)

【选文二】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沈重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选编文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