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瓶盖上的童年
王新文
我生在农村,小时候父母也不太会花钱给孩子买玩具。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花样很多,玩得也很开心。
有一年暑假,永然的叔叔从城里回家小住,带回来一副中国象棋。那光泽圆润的棋子,那调兵遣将的气魄,那铿锵有力的声响……让我们这群孩子十分羡慕和向往。永然的叔叔有时也带我们玩几盘,小孩子学得快,我们很快就知道了“马走日,象飞田,炮打过去一溜烟”等基本走法。那几天,我们几乎天天泡在永然家,瞅准机会就拿出象棋“杀几盘”。可好景不长,永然的叔叔回城了,带走了他那副可爱的象棋。
自此我们好像“丢了魂”,玩什么都念叨着“没意思,没意思……”,于是我们四处打听谁家有象棋,但是找不着……记不清是谁提出了自己制作象棋的想法。主意一出,全体响应。
用什么做棋子呢?32颗棋子,不但形状一样,还得分成两种颜色,一下子凑这么多不容易。我们先用硬纸片,太薄,拿着不顺手;用小木块,找不到那么多……最后,想到了瓶盖。当时夏天流行一种麦芽汁发酵饮料,大人干一天活都爱买上两三瓶消暑解渴,所以瓶盖很好找,而且每个瓶盖里都有一个白色的皮垫,上面可以用圆珠笔写字。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们找了50多个瓶盖,从中又挑出来32个新瓶盖。永然从他当老师的父亲那里找来蓝色圆珠笔、红色圆珠笔,我们在瓶盖里面的皮垫上写上“将”“车”“马”“炮”等字,就做好了棋子。
用什么做棋盘呢?我家的草棚里有一个盛石灰的牛皮袋,我从上面剪了一大块牛皮纸,裁成大长方形,用蓝色圆珠笔画出“楚河汉界”。棋盘也做好了。
从此,整个暑假,我们一有时间就凑到一起,在树底下、在房顶上、在门洞里……尽情地玩着我们的象棋。尽管还不懂“蹩马腿”,尽管还不会“连环炮”,没关系,我们有自己的规则,我们有自己的套路,只要高兴就行;棋子丢了、坏了,不要紧,我们再找个瓶盖就行了……童年的时光就这样在如斯的欢乐中悄然流逝。
(选自《燕赵晚报》,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