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学业水平测评卷

海上英魂(节选)

 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9月16日,我国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至鸭绿江的大东沟(今辽宁东沟)。第二天上午,舰队士兵操练完毕,正准备吃午饭。突然,西南海面出现一团烟雾。烟雾越来越大,只见一支舰队正疾驶而来。我军估计是日军舰队,要时警笛齐鸣,士兵们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中午11时左右,舰队指挥、海军提督丁汝昌发出命令:“各舰立即起锚出海!”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

 日本舰队军舰多,航速快,火炮强。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气(kài),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发炮,屡中敌舰。突然,邓世昌发现以主力舰“吉野”为首的四艘日军快速战舰逼近“定远”舰。“定远”舰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我军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保护“定远”舰。“致远”舰虽因此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仍左冲右突,顽强迎战。不久,舰上本来就配备不足的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又命令用步枪射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这时,日军“吉野”舰驶近“致远”舰。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敌军舰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乘风破浪的火龙,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

(1)、带着问题阅读是阅读提速的好办法,请根据题目提出对阅读有帮助的问题。

读了题目,我有个问题:

我还有提速小妙招:①;②

(2)、在激战过程中,“致远”舰遇到了哪两次困难?我军是怎样做的?填一填。
 困难做法
第一次:用步枪射击
第二次:舰身倾斜,即将沉没
(3)、给第⑤自然段的划线句子写批注。
(4)、以下是小明搜集到的有关这次战争的资料,请你结合下面资料,完成练习。

 中日甲午战争指的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迫于日本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平日饲养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辨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践行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致远”舰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七人获救,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结合资料和课文,谈谈你对课题《海上英魂》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邓世昌舍身为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B、战斗中北洋舰队官兵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强敌时的团结无畏精神。 C、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只需要好好享受就行。 D、邓世昌和“致远”舰全舰二百多名将士与军舰共存亡的英雄壮举必将流芳千古。
(5)、短文通过记叙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我国近代爱国将士(填两个四字词语)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星期天去美国友人家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到储藏室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在问:“可以进来吗?”

朋友应声道:“来吧,来吧。”听到他们熟门熟路进了储藏室,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子响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了,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储藏室。几个先前装满空罐子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一个地堆得整整齐齐,地上也没有滴滴答答的喝剩的饮料令人讨厌的痕迹。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小的只有10岁左右,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人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无论刮风下雪,次次不落。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这个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手头一罐刚喝完的罐头放进了一个硬纸箱,“说是在哥哥达到法定驾驶车龄时就能买上,他们是仔细算过的。”

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着,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尖尖脆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中爆着活力,撞来撞去。

读课外小说:阅读短文(节选)作答。

ㅤㅤ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ㅤㅤ“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树上的鸣蝉不停地鸣叫,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ㅤㅤ“你要看点什么?”姑娘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ㅤㅤ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姑娘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ㅤㅤ“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姑娘一边写,一边说。

ㅤㅤ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ㅤㅤ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ㅤㅤ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爬天都峰

黄亦波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登天都峰

佚名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次,他和朋友一起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湿透了。"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不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不想起来了。“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的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被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选自《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1年第11期,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我为开国大典忙直播

杨兆麟

①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是举国同庆的光辉日子,永远彪炳史册。而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工作,也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的重要一页。

②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俯瞰广场,受阅部队全体肃立,广场的南部站满了各界群众,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那个庄严的时刻。

③下午2时55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健步走上城楼。主持庆典筹备工作的周恩来,早已提前来到城楼上,以他一贯的严谨、负责的作风,仔细检查了各项工作,特地询问了实况广播的准备情况。

④我们目送毛泽东等人走到城楼中央,下午3时整,庆典开始,他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整个广场欢声雷动,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到全国的城市和乡村,并且远达海外。千千万万的人民聚集在收音机和高音喇叭周围,聆听着首都的声音,热烈庆祝新的历史时刻的到来。

⑤我们四个人配合默契,工作很顺利。丁一岚和齐越认真地交替朗读实况广播稿,把眼前的动人情景报告给海内外的亿万听众。胡若木和我由于事前进行了采访,撰写了广播稿,具体了解庆典的程序,用手指或者点头示意,告诉他们应该播出哪一段。

⑥阅兵式开始以后,朱总司令和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站在检阅车上,先检阅了排列在广场上的部队,随即驶向东长安街。

⑦随后,朱总司令回到城楼上,宣读了命令,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领土”。然后进行分列式,海军、步兵、炮兵、装甲兵、坦克兵、骑兵方队,伴着军乐,陆续通过广场。人民空军的银色战鹰凌空飞过。天上地下,无比威武壮观。

⑧在分列式的最后一个方队走出广场以后,整个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华灯齐放,光彩夺目。等候在东长安街和东单一线的群众游行队伍,挥舞着各色鲜花和彩旗,浩浩荡荡,欢呼着通过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外一阵轰响,五颜六色的礼花飞向夜空。直到晚上9时20分,庆典快要结束了,毛泽东大声向广场上的群众说:“同志们辛苦了,大会结束了。”按照原定的程序,我们在9时25分宣布了实况广播结束,整个广播持续了六个半小时。

(选自《中国人大》,有删改)

最漂亮的花

秋季的一天,天阴沉沉的,正下着极大的雨,密密的雨在空中织成一张大网,笼罩着一切。校园里积了一片水,有的地方成了小河,哗哗地流着。

放学了,我拿着一把花伞走出教学楼,看见小东呆呆地站在过道里。我想她准是没带伞,便拉过小东,对她说:“没带伞吧?走,咱俩一块走。”

我撑开雨伞,我们肩并肩地走着,脚下踩着泥泞的路。伞本来就小,再加上两个人打,自然是遮不过来。我偷偷地把雨伞往小东那边移了移。雨点打在身上,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小东发现了,便不动声色地把伞往我这边推了推。我没言语,走了两步慢慢把伞移了过去。我们默默地走着,伞在我们手中悄悄地移来移去。回家的路仿佛变长了。听着雨落在伞面上噼里啪啦的响声,看着地上飞溅起一朵朵小水花,我们紧紧贴在一起。天气虽然很凉,但我感到身上很暖和。

走了一段路,我们在一个岔道停了下来,我该向右拐了,而她还要直着走。这伞怎么办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伞推给她,说:“你用吧,你的家还远着呢。”说着,我咯咯地笑起来。小东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互相推让着。最后,我把伞使劲往她手里塞,说了声“再见”,就飞快地往家里跑去。

等我跑到家,身上都湿透了。我透过玻璃窗向那条路望去,路上的行人打着一把把伞,真像一朵朵开在雨中的花。我觉得其中最漂亮的是我们的那朵,它是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的友谊之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