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封丘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冕之王——孔子

    孔子生活在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时期,当时的政治法典“周礼”已开始动摇,孔子主张对“周礼”应有所“损益”,才能巩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但这一主张在当时政局不稳的鲁国无法实现。公元前517年,孔子便率弟子赴齐国,向齐景公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臣、父、子要名符其实,各按其等级身份行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只有正名才能恢复周礼,维持统治。齐景公很高兴,准备重用孔子,却遭到晏婴的反对。孔子只好又回到鲁国。

    回到鲁国后,孔子主要从事教育,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他提出的“仁”内涵很广,几乎包含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但主要是“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两个方面。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以符合周礼,维护宗法制的上下尊卑关系是礼;爱护别人,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及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仁。他还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之方”。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把“仁”用作推行“礼”的保证。“礼”规范了“仁”的内容。所以他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视、听、言、动都符合礼,才能做到真正的“仁”。

    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他当上鲁国的中都宰(首都市长),又晋升为管理工程建设的司空,后又升为管司法工作的司寇。不久,参加了齐景公提议的齐鲁两君夹谷会议。会上,他当场揭穿齐国劫持鲁定公威胁鲁国的阴谋,并迫使齐国退还侵占鲁国的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的奇迹。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时,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仅“闻国政三月”,就使鲁国风俗大变。但由于鲁定公态度渐渐消极,加上齐国的离间,孔子只得率领弟子辞职离开。

    孔子离开后,到各国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公元前484年,已68岁的孔子又回到了鲁国,重新从事教育工作。此时,他的教育目标由过去培养弟子参加政治活动,转变为侧重培养弟子做学问的能力。孔子认为,人虽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之分,但应重视“学而知之”,强调知识来源于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肯定一般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他都来者不拒。他以学“礼”为主要内容,注重孝悌等道德的训导,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鄙视“学稼”“学圃”等生产劳动。虽然其教育思想是为恢复和保持奴隶主统治,但许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比如:他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主张“不愤不启,不诽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对于学过的东西,要“学而时习之”,才能“温故而知新”;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多闻”“多见”,对有疑问的地方,不要乱解或盲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晚年的孔子主要是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他收集夏、殷、周的文献资料,整理编订出了《诗》《书》《易》《礼》《乐》等文化典籍,并将鲁国史料加以删订,整理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这些典籍包含了我国古代的政治、宗教、哲学、文学、史学、文化制度、社会情况和历史事迹等丰富的内容。在保存史料的同时,系统地表达了儒家的基本观点。

    孔子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儒家学派,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体系,影响遍及世界,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热衷政治活动,也很有政治才华,但他从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和实践自己的政治理论主张,并不是仅仅为统治者本人的利益服务,因而总是失败。 B、孔子创立的教育理论体系虽然很有价值,但其出发点却是为了恢复和保持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是倒退和反动的,有些主张也是必须批判的,比如鄙视生产劳动。 C、孔子一生的教育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弟子们的从政能力;后一时期,教育目标有所改变,以培养学生研究学问的能力为主。 D、孔子晚年主要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编订工作,这一工作意义非凡,不仅使我国古代大量的文献资料得以保存,也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儒家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文本讲述了孔子一生中的哪些重要活动?请概括说明。
(3)、“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孔子又很强调“礼”,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虽然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潮学说、不同的历史时代或社会制度在不同情况下对“正义”的具体界定往往千差万别,但大多数人在长期共同生活中会形成一种规范性的伦理共识,它被视为最基本的“正义感”,其基本内容是“不可坑人害人”。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受到别人的伤害,特别是有意的坑害,这一点可以说构成了所谓“人性逻辑”的一条基本公理;而当人们结成伙伴关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只有把同伴也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即所谓“爱人如己”,不去坑害他们,才能维持彼此间的和谐关系和生存发展。

    大多数人正是基于这种质朴简单的日常体验,才形成了“正义感”,以致任何拥有“正义感”的人,如果发现其他人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义愤”,想要阻止或惩罚作恶者以保护受害者;而如果他们察觉到自己从事了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也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所谓的“悔恨”,敢于坦白认错、接受惩罚,并对受害者做出补偿。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凡是能够做到“不坑害人”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是守住了“正义”底线的正直之人;而如果他们还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爱人助人”,则会因此被看成是具有了优秀“德性”的高尚之人。当前人类社会十分推崇的“尊重人权”这一普世价值,也是植根于这种“不坑害人”的“正义感”之中的,只不过将后者进一步提升到了每个人都拥有的“正当权益”的层面上。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孔孟虽然没有形成“尊重人权”的现代观念,但作为关注伦理问题的儒家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提倡的“仁义”观念已经清晰地包含着“不坑害人”意义上的“正义感”内容了。孔子特别强调“仁”在于“爱人”,甚至还因此设定了“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条评判一切道德善恶的基本标准。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子,正是在孔子上述观念的影响下,明确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同时坚决反对“别相恶交相贼”,反复指出像“攘人犬豕鸡豚”“杀不辜人”这类在现代社会里会被看成是不正当地侵犯他人财产权或生命权的行为,统统属于“不仁”“不义”的举动。更有启迪意味的是,孟子虽然公开拒斥了墨子的“兼爱”主张,但在“义”的观念方面却明显受到了墨子的影响,他也清晰地指出:“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同样把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或生命权的举动看成是“非仁非义”的邪恶行为。

    尽管“尊重人权”是在现代社会才被人们视为普世价值加以推崇的,但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具体字眼的话,那么应该说,孔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通过积极阐扬具有儒家特色的“仁义”观念,自觉地肯定了与之在实质上根本一致的“不坑害人”的“正义感”;而儒家伦理本身具有的正面价值,以及它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东亚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积极效应,包括它通过全力推崇父慈子孝的血缘亲情发挥的积极效应,归根结底也是立足于它对这种古今中外通行于世的“正义感”的自觉肯定之上的。

(摘编自刘清平《“亲亲相隐”怎样扭曲了国人的正义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爵,或赐土赐民。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变轨迹具有重重要价值。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日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水平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它不仅保留了作为道德规范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诗礼为本”是孔氏家风家教的基本精神。从孔子对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到明太祖对孔克坚“多读书”“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的劝勉,到嘉庆对孔庆溶“好生读书”“祭祀要虔诚行礼”的嘱托,再到各地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无不说明诗礼传家的理念已内化为孔门世代相传的家风,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节选自《光明日报》姜修宪《孔府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2016年11月26日11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来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乐则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后,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一方面则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的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的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形成的。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对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从中国历史来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

    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的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选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数字遗产

    眼下,QQ,MSN,电子信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宝藏等,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它们也将是21世纪现代人拥有的数字财产。

    人活着的时候,可以随意打开电脑,用QQ,MSN与朋友、同事聊天,用邮箱收发信件,在博客上写文章,登录账号玩游戏……可人去世后,QQ,邮箱、博客以及游戏账号里面的东西,究竟算不算遗产,能否依法继承,又该如何保护呢?

    数字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是互联网在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快速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背景下出现的。

    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网民来说,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还很遥远,但在很多欧美国家,数字遗产继承已经提上日程。迄今最为著名的数字遗产案件发生在美国。一名美国士兵的家人希望得到自己阵亡儿子的电子信箱密码,以整理他的信件。但雅虎公司一直拒不提供密码,直到法院判决后才同意提供。

    数字遗产纠纷也催生了一个新行业——数字遗产守护者。“遗物守护者”“财产锁定”“死亡开关”等网站就是专门用来守护数字遗产的。其方法是用户将登录信息告诉值得信任的亲戚或朋友,在用户遭遇不测之后,由亲戚、朋友登录该网站,手动激活发送电子邮件的程序,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遗物守护者”的创立者杰瑞米·特曼说,“数字遗产,你可以不理解这事儿,但不能完全不去想。从现在开始算,我相信5年后大多数人都会将他们的‘数字遗产’列入遗嘱。”

    在中国,个人账号以及相关信息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到底归谁所有,谁可以继承、谁可以进行审查和修改,在国内的网络环境中,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给出一个明确而满意的说辞。这也就造成一些网民对未来数字遗产继承上的担忧。

    纵观当前网络公司提供的数字产品服务协议,如长期不使用,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会被提供服务的公司回收,电子邮箱3至6个月没登录就会被冻结然后被注销。游戏账号因为涉及“虚拟财产”,情况更加复杂。

    不少法律专家认为,网络中的游戏账号、武器装备、经验值、宠物、金币具有财产属性,应当受到立法保护。即便是那些外人不会感兴趣的QQ,邮箱、博客,对于死者家属或亲友来说,也是死者留下的遗物,保留这些网上的虚拟物品,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就像死者的书信、照片等遗物一样,虽然没有财产价值,但谁能说这不是遗产,不可以被人继承呢?

    不过也有法学专家认为,对这些所谓的“数字遗产”立法保护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必要。“首先,我国法律保护的财产,只是现实中的财产而不包括虚拟财产,因此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其次,QQ,电子信箱、游戏账号等数字财产大多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即往往只针对专有主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主人离开了人世,这些数字财产的价值大多会随之消亡,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

    互联网已经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包括存放家庭相册、文件、信函和视频。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人世,这些“数字遗产”将如何处置呢?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遗产的保护问题会逐渐明朗,并最终得到解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场所主要涉及基于时间的“记忆研究”与基于空间的“场所研究”两个维度。

    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领域关注着这两个维度,并且不断在推进两者的整合研究。

    人类回忆过去的能力与习惯往往是与关联在一起的物体、空间场所与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意大利建筑师罗西将城市视为人类集体记忆的一个容纳时空、物质、事件的场所载体。博伊尔等学者近来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形态演变与集体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相比集体记忆来说,记忆场所是更富有生命力,是具体化了的认同;它不仅见证了变迁中的历史与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正如诺拉认为,集体记忆研究的起点是记忆场所。

    相比那些权威认定的纪念碑式的文化遗产来说,记忆场所更具普遍性、多样性、离散性,更贴近百姓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情感;这些场所的保护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和谐。尽管这些场所与城市的整体意象并非一致,或者还没能进入城市的档案馆或者博物馆,但正是它们构成了城镇邻里文化的认同性与多样性,也是人们赖以生活、工作、休闲之处。

    传统的建筑遗产(尤其是“历史地段”)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比较关注集中式的完整意义的历史地段;在国际文物遗产保护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评估遗产价值和保护状况的三项重要指标:历史性、完整性、原真性;而现实中存在的更多的是碎化的、游离在城镇空间之中的记忆场所,往往难以纳入传统观念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范畴里。特别是在当今中国,许多城镇经历了30多年的变迁,如果严格按照现有的标准实施认定与保护,那么现仅有的历史遗存大多是在严格的遗产保护范围之外。比如二、三线城镇中合作社时期的大礼堂、手工艺作坊、茧站、近现代历史码头遗址,充满了集体记忆与社会情感,难以简单确定其是否符合传统的“三性”标准与原则。记忆场所的视角将弥补以往建筑遗产研究的空缺,拓展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涵。

    由此可见,“记忆场所”这一概念对于国际历史遗产保护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具有开拓性。通过保护利用具有群体记忆的既有历史场所,使得民众与以往的社会生活建立了关联,在变迁中感受到现有生活的丰富与美满,并且建立文化、社会与身份认同。

(摘编自陆邵明《记忆场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美术承载了中华美育大德至善的社会理想。自古及今,美术都是中华美育的重要承担者和传播者,蕴涵了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美德结合的价值观念。

    ②谈到中国传统美育,人们常会追溯到《礼记·乐记》之“乐与政通”和《诗大序》之“美教化,移风俗”的乐教、诗教思想。在这些思想中,美育具有近德、辅政的功能,并通过诗文、图画等形式共同实现。因此,从上古三代至秦汉魏晋,美术与“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的道德教化紧密相连。

    ③近代,虽然“美术”概念与相关学科建设均紧随历史进程不断更新,但以美辅德的美育核心观念依然未变。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说道:“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上世纪50年代,张葱玉在《古代绘画的厄运与幸运》一文中指出:“人民和一切艺术工作者乃有可能接近并认识祖国艺术的伟大传统,从这些艺术品中得到营养和教育,从而发扬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论述可知,古今众多大家学者都认为美术能够滋养人心,进而辅翼德化、补益家国正道。

    ④另外,从古代以壁画、雕塑中的形象和故事来劝善止恶,到近代李叔同、丰子恺等人以护生等题材绘画引人向善,从诸种实例中都可以发觉:家国大德润濡了个体的至善,个体向善又融汇成国家和民族的大德。这其中,美术的功效不容忽视。以记录时代精神、蕴涵正能量的美术创作弘扬中华民族的大德与至善,恰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美育实践之所需。这种凝注道德关怀、家国意识之阳刚大气的艺术风范,既是中华美育传统赋予美术创作的天性,也是抵御和匡正时下某些形式浮华而本质虚空、一味推崇浅簿娱乐而忽视高远追求的艺术创作之利器。

    ⑤美术应担负起中华美育知行并重的实践使命。《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文化素来讲求知行并重,中华美育导源于此,这一特征随之浸润其身。

    ⑥全面、系统地研究美育理论是推进美育工作的必要基础,而进行多层次、多途径的美育实践探索及相关经验总结也是望中所期。以美术为立足点,观察当前的美育实践,有如下几点有待思索的问题。

    ⑦在融媒体时代,需要找寻契合现代节奏和年轻人接受习惯的美育途径。比如,尝试更新经典美术作品传播手段,使其与大众审美习惯、思维方式对接,滋育年轻人亲近经典的旨趣和能力。把美好的思想与情感传播给大众,才能在融入当代气息的同时承古开新,承嗣中华传统艺术渊雅精微之美。

    ⑧我国公众,包括整个青少年群体,与博物馆、美术馆的常态化亲近程度,还有深化、提升的空间。同时,目前还存在地区、城市之间美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面对这一现实困难,艺术类院校众师生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美育普及工作,部分院校可以积累一些经验,如成立美育实践基地、开展美术等艺术专业支教活动。

    ⑨努力构建一个崇美、知美、弘扬美、实践美的社会环境,让美育突破学院围墙,拓展到整个社会。近年来,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在硬件上为普及美育提供了一定支撑。但以美术全方位滋养民众身心,营造宽宏的美育空间,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⑩林风眠曾说:“艺术的第一利器,是他的美。艺术的第二种利器,是他的力!”这美与力,也是中华美育传统给予当代美术的一份殷殷希冀。以美术之美化育个体的醇雅人格,以美术之力推动全民族的文化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9-3-24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