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文物修复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②文物修复要尽量保留和还原文物原有信息,尽可能降低修复对文物价值的负面影响,因此文物修复人员在工作中需遵循一些重要原则。文物修复要通过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最大限度地维系文物的原本面貌,保留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实现延续现状、降低保护性破坏的目标,这就是“最小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也是文物保护中的重要原则,意思是修复中采取的措施都是可逆的,也就是将来可以使文物回到原始状态。此外,还有“修旧如旧”原则,即增添上色、做旧等环节,使修复后的文物达到远观一致、近看有别的效果,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学习的需求。

【材料二】

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用于文物修复,文物修复人员掌握了与文物修复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发现了基于高科技的文物修复新方法。

②X射线探伤技术是金属文物检测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利用X射线能够穿透金属材料的特性,可以了解文物的内部情况。例如一件青铜簋(guT),仅凭肉眼无法判断其制作工艺以及底部是否有铭文。经过X光射线成像,可以看出簋底部有布局规则的小方块,这是铸造时支钉的位置,由此可知,其铸造工艺为整体铸造成型。从X光射线成像的放大图可以看出簋底部有铭文。这样,文物修复人员就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修复。

【材料三】

①2021年,《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标准,将推动文物修复向社会开放,对文物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2015年,文博系统首次开展关于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调研。参与调查的533家文博单位中,92%的单位认为文物修复人员配备不足。参与调查的2207人,近5年人均每年修复馆藏文物约15件。调研估算,全国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缺口约为26000人。因为①____,同时②____,所以③____。

③培养文物修复人才不仅需要完善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还需要在各级博物馆建立好“师承制”和“传帮带”等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快速成长。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重视文物修复基础知识的掌握。《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以“纺织品文物修复师”为例,要求必须掌握纺织材料、织物基本组织、服饰裁剪、织物染整工艺、纺织品清洁、手工缝纫等基础知识。

(1)、阅读材料一,下列没有遵循文物修复原则的一项是(  )
A、“清青花碗”的修复:用可去除的白胶补配碗的缺口部分,然后对这部分进行找平、做色、上釉等,最大限度地维系其原本面貌。 B、“清花鸟罐”的修复:打磨去除瓷器与生俱来的不美观的窑裂,并对整个器物重新补色,重新上釉,做出让人感觉十分完美的修复效果。 C、“清紫檀椅”的修复:用可去除的鱼鳔胶粘好开裂部分,用近似的紫檀木补配缺失部分。有些微小损伤部分不影响椅子结构,则保留原状。
(2)、根据下列图表信息,结合上下文,填入材料三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文物修复有了“职业标准”②急需修复的文物不多③培养文物修复师不能急于求成 B、①文物修复人员严重不足②急需修复的文物不多③培养文物修复师不能急于求成 C、①文物修复人员严重不足②待修复的文物极多③要重视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 D、①文物修复有了“职业标准”②待修复的文物极多③要重视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
(3)、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文物修复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①,②,③。(每空限10个字以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风云四号卫星(FY-4)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GEO)定量遥感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案,将接替自旋稳定的风云二号(FY-2)卫星,其连续、稳定运行将大幅提升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探侧水平。作为新一代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FY - 4卫星的功能和性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卫星的辐射成像通道由FY-2G星的5个增加为14个,覆盖了可见光、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等波段,接近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16个通道。星上辐射定标精度0.5K、灵敏度0.2K、可见光空间分辫率0.5km,与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水平相当。同时,FY-4卫星还配置有912个光谱探测通道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侧仪,光谱分辫率0.8cm-1,可在垂直方向上对大气结构实现高精度定量探侧,这是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单颗气象卫星不具备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首发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天气监测与预报预警将更为准确,而且也代表着中国在气象卫星这一高端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发射列表(含计划)

名称

发射时间

结果

定点位置

备注

01星

2016年12月11日0:11

成功

东经99.5度赤道上空

正式命名A星

02星

2018年

计划

 

 

03星

2020年

计划

 

 

阅读以下非连续性文本,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1】:

同学们好,我是这张语文试卷的命题者,今天非常有幸借这张试卷跟大家进行交流。我想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儿子,他今年三十岁。在北京一家传媒公司做纪录片导演,你们不要以为他与那些电影大片的导演一样“高大上”,那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他只是一个“打工仔”,是一个正在追求梦想的征途上奋进的青年人。

我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我说的“梦想”这两个字,是的,现在很多人都忘记这两个字了,虽然有人说“我的梦想是出国”“我的梦想是考研”“我的梦想是做个有钱人”等等,好像每个人都怀揣梦想,实际上相当多的人为自己确立的目标都是生存目标。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做生活的奴隶,而梦想是能带你飞起来的目标,是能彰显你个人存在的价值和帮你理解生命意义的,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会感觉到快乐和幸福。

其实,我也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把梦想弄丢了,直到有一天,刚刚毕业去闯荡北京的儿子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他又打算换工作了,我问他:“是因为工资少吗?”他说:“不是,像我这种刚刚入职的大学生工资基本都是这个水平。我就是觉得目前这份工作离我的梦想太远了。”我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他认真地说:“做电影导演。”他还补充说,这是他从小到大一直坚持的梦!我被深深震动了。儿子的梦想虽然听来有点不切实际,但是他的坚持真是可爱至极,我突然意识到浮躁和疲累的生活快我们远离了梦想,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有人谈及自己的梦想了。没有梦想的世界多么黑暗,不做梦的年轻人多么悲哀啊!于是我鼓励他,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吧。虽然你一定会遇到现实的挑战。比如艰辛,贫穷,烦恼,困难,失败,但这些都是一路风景。一些怀有梦想的人一辈子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梦,但得到的共识是:也只有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才能收获丰满的人生。儿子现在做了纪录片导演。用他的话说:又离梦想近了一步。他正奔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材料2】: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材料3】:

据媒体报道,2023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474万人。录取率不超过20%。超过300万考研学子注定落榜,在考研面前,失败似乎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现阶段,不少同学将考研上岸看成一颗救命稻草。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近几年考研原因的调研数据。

考研原因调研

第一大原因

提高学历

占比82.5%

第二大原因

提高就业竞争力

占比70%

第三大原因

扩大人脉

占比57.5%

第四大原因

因为兴趣爱好

占比8.3%

第五大原因

对所学专业更深入了解的需求

占比5.8%

班级开展互联网环境对语言能力影响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文佳收集了相关资料。请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记者:说不出.口、词汇贫乏,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词穷"了,您如何看待该现象?
    郭小安:“词穷"更严重点讲叫“语梗”,即语言文字表达好像被梗塞住了,表达能力萎缩。“词穷”并非意味着日常词汇量的减少,相反,原有的词汇量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加上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词汇量还在不断增加。但是,年轻一代对原有词汇的熟悉度和掌握度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样的网络化表达方式,图像、段子、表情包、流行语等是他们重要的语言工具,而在离开网络环境时,他们就会变得局促不安,“提笔忘宇"“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等现象频现。
    记者:您觉得年轻人为什么会出现"词穷"问题?

    郭小安:语言背后体现的是思维,过去的文字表达需要调动个人的知识积累进行遣词造句。但现在不少年轻人迷恋短视频,习惯了用浅白的网络语言进行表。网络语言的复制模仿、随意改编、混乱使用可能会重塑青年群体的语言,进而影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习惯。

 (摘编自(没有思考何谈表达?警惕短视频语言破坏逻辑思维》)

   材料二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发布了一项有1333名青年参与的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三

    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社恶",这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虚拟社交。在线上,网"梗"及其他网络语言符号成为年轻人共同的社交语言,这是他们获得文化身份认同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精神世界的深度与广度。

“语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基础。"郑焕创认为,“欲说却词穷"的文字失语问题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现在的“火星文"“网络用语"很普遍,而且各个年龄层玩的"梗"不一样,也容易导致群体之间的交流障碍。“帮助年轻人走出*词穷*困境,需要从改善互联网语言环境开始。"郑烧钊认为,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内容的精品化建设,尤其是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丰富性和美感,打造内容优质的网络人文新经典;另一方面,要引导各类互联网媒体规范语言文字表达,承担文化引导和审美引导的责任,比如打造高品质的语文学习社交软件、节目等。

 (摘编自《文字表达能力下降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材料四

    “多进行深度阅读很有必要。"李欣然觉得现在AI 工具越来越发达,用这类工具搜集资料、写文稿越来越方便,但个人不能被工具“绑架”,要重新建立阅读习惯,在读书中提升文化素养、锻炼表达能力。

    王晨松认为,要想提高表达能力,一方面要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多看书,加强专业知识的输入,另一方面,要与周边的朋友多交流,比如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度讨论,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相比于线上,姚文进更喜欢在线下与朋友交流:"沟通交流是需要场景的,可以多组一些线下交友的局,积极参与线下活动,个人的表达会越来越清晰。"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赵菁认为,这些能力需要有意识地练习和培养,比如每天利用固定时间或碎片化时间,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日积月系就会有显著变化,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精细的理解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摘编自《年轻人交流张口忘词?专家分析为何出现"词穷"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