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 题。

不可战胜的夏天(李晨)

    ①我对故乡的记忆,全部是夏天的。

   ②那是淮北平原上的一个普普通通、古古老老的村庄。虽然说那时候是穷年月, 但故乡之夏给我的记忆是丰盛的。那里有我平时不知道的世界, 目光所及,琳琅满 目。我几乎在用其他所有的时间在渴盼夏天的到来。我就知道,在我暑假抵达前,它们用整个春天、初夏为我备好了一切。

   ③    以往父亲带我们回老家,汽车转火车,再加上徒步,要花上一整天。伴着傍 晚的蝉鸣,天擦黑的时候我们到    了。我一回到老家就全然顾不得斯文,我迫切地等 待沉陷。我知道狂欢季开始 了,按捺不住的欢心开始盘算着今天晚上在哪个露天的地方睡,那是第一项在自由天地的体验。

   ④夏天村里人多半在屋外过夜,除了老人、妇女。木架子撑起的绳编床,篾席 往上一放,清凉又透气。或者干脆铺在地上,平整宽敞的打麦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 睡,蚊子不多的夜里,被单也不用盖。

   ⑤星空下,夏虫声浅,我蜷缩在故园的怀里。啊,这幸福无边的夜!

   ⑥直至次 日,幸福地被太阳晒到屁股。于是起身,篾席上常会留有人形。人睡的地方是干燥的,其他地方已经微湿。原来,一夜酣眠,竟有夜露涂抹了身体。

    ⑦白天,跟伙伴们无止地嬉游。父亲因为要帮着家里做农活,无暇他顾,所以我除了偶尔写作业,其余都在疯玩。草堆、粮垛、牛棚,还有蒙着眼睛的骡子不停 在磨坊里转圈……这都是我们的欢场。

   ⑧夏天雨也不少,一场过后,会有好几天都要踩泥巴地。水泥路是城里才有的稀罕物,那时候村里没有任何一块地面是水泥的,包括屋内。雨天大家都赤脚,我开始不习惯,觉得泥巴会滑得脚心痒痒,后来越来越觉得有趣,特别是脚掌踩下去的时候,软泥浆会从脚趾之间柔柔往上钻。跟现代人形容巧克力的滋味类似,那也是一种连着心的滑爽。

   ⑨饿了,有的是吃的,树上的果子,地里的瓜,信手摘来。蝉蛹、青蛙、蛐蛐 都是野味。作为豪华回报,我也会带他们去偷爸爸带回来的装在铁盒里的饼干或鸡 蛋卷,让他们一尝至味。

   ⑩任何一顿饭都可以在几个叔叔家随机解决,青椒、南瓜、豆角,都美味。大铁锅炒菜,满屋子蒸气 , 和着菜香气、柴火的烟气一起( A )    出来 , (    B    )    出灶 火屋,从房檐向上( C )走。灶火余烬里还可以埋上嫩玉米或红薯,饭后出去玩上一圈稍微有点饿的时候跑回来寻出它们,可作为零食点心。

   ⑪喜乐是有尽头的。夏日接秋,看着村里许多果子从红熟到光秃,已经有树叶 开始随风落下,心情为之黯然。我就知道,要开学 了,我要走了。

   ⑫我每天掰着手指头计算暑假结束的时间,谨慎期待每一个未曾谋面的美丽明 天。还剩四天、三天……直到要离开的当天早上,堂弟们坐在爷爷家的门坎上,看 我们收拾,去坐他们还没有见到过的火车。他们穿着长袖衣服来,纽扣总是扣得不 齐,衣服也不干净,好像去年穿完收起时就没有洗。

   ⑬ “等着我,明年再来。”这般孩童的豪言壮语,每年都在用。我知道是一

句临别时客套的废话,他们肯定等我,我也必定再来。

   ⑭可是,终于在某一年,他们没有在原地等我,我也没有再来。我出去闯世界, 他们也开始出门打工。

   ⑮后来,每每忆起在老家生活的 日子,便觉得那是最好的童年,无以复加。它 有不需要证明的强大。

   ⑯加缪说得极是:“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安放了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1)、 阅读文章第④~⑩段,说说在故乡这片自由的天地里,“我 ”有哪些难忘的体验。 请概括回答。
(2)、请将“流 ”“涌 ”“漫 ”填入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

大铁锅炒菜,满屋子蒸气 , 和着菜香气、柴火的烟气一起( A )出来 , (     出灶火屋,从房檐向上(    )走。

A.(    )     B.(    )     C.  (    )

(3)、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这 ”字指代什么内容?
(4)、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写到了“我 ”回老家时的路途境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手机拍照“尝”百草》(有删改),完成小题。

    ①“沃历”,是一款加载了庞大植物种类信息的软件,它由哥斯达黎加理工学院与哥斯达黎加国家博物馆合作研发。用户下载应用安装之后,只需对着想认识的植物叶片拍一张照片,就能使用一键识别功能,获得这种植物的全部信息。

    ②哥斯达黎加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和国家博物馆植物标本中心的植物分类学者们,也在开发过程中提供了协助。整个研发过程从学者们采集不同种类植物的叶片开始,每一片植物叶子都被编号,录入相关信息,从而编制成一个复杂的数据库,便于用户查询。

    ③随后,微缩成像技术也派上了大用场。研发人员采用专门的设备将叶片的纹理结构等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以缩小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再通过复杂的算法,形成一套先进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这样用户只需通过给不同的叶片拍照,就能在应用软件上获得不同植物的信息。

    ④哥斯达黎加国家博物馆的植物分类学者阿曼德介绍说,一种植物的学名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致的,通过学名,就能辨别植物的“身份”。通过这款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及时了解一种植物的信息。只要知道植物的学名,人们就能知道它的用途、重要性以及禁忌。

    ⑤此前,与“沃历”功能相似的软件并不少,比如由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和密森博物馆联合制作的“拍叶”,就是一个能够识别树木的电子图鉴,可以通过树叶的照片识别树木的种类。

    ⑥研究人员表示,目前“沃历”软件辨别植物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0%,不仅在学术上可以使用研究,普通人也能够简单便捷地进行操作。未来,科学家们还将进一步开发出能够识别花卉以及种子的应用软件,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①我的汉语学生杰克是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的H国留学生。

    ②素闻H国人是苛刻挑剔的,择师条件也十分离奇:首先人要漂亮;然后才是中文要好。

    ③初次见面,简单的介绍后,杰克勉强地点了点头,就不再讲话。我知道,除了他本身固有的高傲外(这是这所公寓里所有留学生的通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远没有达到他所谓的“漂亮”标准。说真的,我确实跟美丽无缘,父亲给了我一张再平凡不过的脸。但我没有妄自菲薄 , 我并不认为美丽可以代表一切。我知道,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和荆棘不是美丽可以跨过的。记得《简·爱》中有一段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我能________(A.蔑视  B.歧视  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做得最好,让他的高傲见鬼去吧!

    ④4月的一天,雨哗哗地下了一整天。街上的水很多,路面低洼处水可没过脚面。舍友们都仰倒在床上,高唱着“下雨天,睡觉天”。在那样一个滂沱大雨的鬼天气里,谁愿意一脚泥、一身水地出门呢?眼看快6点,又该去上课了。舍友们都说雨那么大,路又难走,别去了,一次特殊情况,杰克应该能够理解。我笑着摇摇头,撑开伞,出了门。

    ⑤街上风裹着雨,手中的伞握不稳,身上湿了大半。路比想象的要难走得多。红旗大街正在扩建,路边的土被冲得到处都是,一踩一脚泥,裤脚上已溅了不少泥点子。红旗大街与新石南路的交叉处,已不见路,只有一片汪洋的水。鞋子里外都湿了,走起路来,噗哧噗哧地跑,一阵冷风吹来,我直打寒颤。

    ⑥到了杰克的房间门口,脱下鞋子抬起脚、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我飞快地脱下袜子,拧了拧水,又飞快地穿上。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然后敲门。

    ⑦开门的一刹那,杰克的脸上写满了惊愕。接下来一个半小时格外漫长。半湿的衣服贴在身上、粘粘的、潮潮的,感觉就像掉进了沼泽中一样。尽管如此,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笑。我知道我不需要无谓的同情,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击溃杰克的高傲和他对中国人的偏见。

    ⑧打那以后,杰克表现得不再那么难以接近。他的高傲像一只鸡蛋被我击开了狭小的裂缝。

    ⑨杰克的中文进步很慢,尤其是在念绕口令时,发音含糊不清,听上去像甜睡的小猫打呼噜。杰克的高傲随着他的一次次失败而一点点减弱。我无意也无暇嘲笑他。相反,我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每次,我在讲课时,总穿插一些文字游戏和课外知识,诸如名胜古迹、文化典籍、风味特产、天文历法等。课前我不断充实自己,课上我俨如一位真正的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我的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充实而富有趣味。终于有一天,杰克竖起大拇指说:“老师棒!中国棒!”语气中有着不可置疑的肯定。

    ⑩我笑了。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11]“杰克,给你这个。”一次课后休息,我伸手递给杰克一个外表光滑的苹果。凭我的经验,这个苹果肯定少汁、青涩,极为难吃。而我啃起了那个不太光滑的苹果。果真如此。“老师,为什么你给我的这个这么难吃?”他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我晃了晃手中带有疤痕的苹果说:“你不是喜欢外表漂亮的吗?那个苹果可是这一堆中最好看的!”说完,我和杰克相视一笑。“谢谢,”他友好地向我伸出手,“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至此,他的高傲被我彻底击碎。

    [12]初为人师,我深深地品味了其中的苦与乐。我知道我贫穷、低微、不美,但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它们会伴我跨过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让我得到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爷爷的黄豆

王琼华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玩耍。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爷爷的技艺越来越精湛,生意越做越大。于是,成了镇子里最大的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一谈到自己就笑呵呵,一谈到父亲就唉声叹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显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这笔活命钱,我一直没有拿,爷爷给予我的财富远比那些金珠子还要金贵。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根据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宫一号:控制中的“坠毁”

    ①近日,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天宫一号是我国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验性空间站),它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

    ②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自动对接。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就已全部达成,没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2013年底结束)。但是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断数据连接。天宫一号将会逐渐坠回地球。

    ③不可否认,目前的天宫一号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太空垃圾。

    ④一般来说,绕地球飞行的无用人造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具体有很多种。一种是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会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

    ⑤另外一种太空垃级是寿终正寝的航天器。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就属于此类。

    ⑥第三种太空垃圾是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目前估计,一共有1.7亿个直径小于1厘来的太空垃圾,有67万个1~10厘米直径大小以及2.9万个尺寸更大的太空垃圾在绕地飞行。

    ⑦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目前完全无法处理。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而对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位于200~600千米高度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历史上,美国航天飞机可以主动移除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所有像天宫一号这类的人类载人航天器,最终都会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⑧从1971年到1991年,苏联7个重达18.5~19.8吨的礼炮系列空间站先后返回地球,都成功焚毁在大气中。1979年,美国重达77.1吨的天空实验室返回地球,在地表发现了几十个碎片。

    ⑨除此之外,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比如中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但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是能安全着陆的,其它部分都会在空中焚毁。

    ⑩俄罗斯进步号、中国天舟号货运飞船等,都会整体返回大气焚毁。例如每年国际空间站任务都会焚毁大约4艘重达7吨的进步号。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

    ⑪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目前人类最常用的落区是巨大的南太平洋,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当然,即便是划定残骸落区,也只能尽力提前控制(发动机剩余燃料最后工作)让航天器落到这里,甚至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残骸会坠落下来。

    ⑫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到底会落在哪里,这换作是任何国家也都无法做到。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文摘报》2018年2月13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衡

    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车前草,流淌古老的诗意

①阳台的花盆还空着一个,怪可惜的,思量着养点植物放在里面。娇嫩的花卉养不起,也养不活,见着小区的荒地上,长着不少车前草,便想——不如,就养几棵车前草吧。

②车前草是乡村普通的植物,它普通到低微,无人关注,任由牛羊践踏,被路人嫌弃。在犄角旮旯,在荒地滩涂,默默生长,与世无争。春天,顶一片葱绿,默默地长叶;盛夏,竖一茎花杆,偷偷地开花;秋天,带一分坚韧,慢慢地结籽。它与命运抗争,用它宽宽的叶片、密密的须根和不怕风吹雨打的顽强,告诉世人——我静默,质朴,但是却一样精彩、自由、肆意。

③老家的房子东边,也长了一片车前草。靠着乱石堆,它长得肆意。叶肥嫩,椭圆,厚实,先是一棵,接着一片,倚着乱石嶙峋,绿汪汪的,生机勃勃,肆意快活。我们常在空地上游戏,也常常忽略它。奔跑时,踩踏它,无聊时,扯它的叶片,甚至有时候,将它连根拔起,当作沙包一样,扔来扔去。对这样的践踏,车前草自然伤痕累累,不是匍匐在地,就是枝散叶落,我们以为它活不了太久,没想到,过了些许时日,它又发芽、长叶,长得绿意团团。

④母亲患肾结石,住院归来,医生叮嘱要用车前草泡水喝。我没有料想到,这朴素的植物,原来还是宝——它能清热,解毒,利尿,明目,祛痰、平喘,还可以治疗感冒,高血压、目赤、痄腮,尿血、小便不通等多种疾病。帮着母亲采车前草时,我仔细观察了它,甚至掰开了它的叶片,仔细嗅闻了它,才发现,它是真正的药,叶片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的药味。母亲将车前草洗净,放入水中,熬成了车前草汤,我偷偷地喝了一口,有着苦苦的味儿,还有涩涩的甘甜。认识了车前草,母亲便常常给我们煮车前草汤,秋干物燥,喝一碗,去火明目;感冒咳嗽,来一碗,解毒消炎。夏日炎炎,母亲还把车前草做成消暑解热的糖水,加一点糖,摊凉,喝一口,胜过“王老吉”。车前草淡淡的青草味,混着几许温暖与甘甜,就这样沁入了我的心尖,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深处。

⑤其实,车前草是地球上最早的物种之一,它的身影,曾出现在《诗经·周南·芣苢》里。“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就是“车前草”的前称。吟咏诗句,你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天——风很轻,天很蓝,草野横铺,野花间杂,蜂蝶飞舞,三五成群的农家妇女,弯着腰,挎着篮,采着“芣苢”。轻快的动作,配合着偶尔的闲谈,自有一番无忧无虑的野趣。歇息时,她们唱起了歌,余音袅袅,若有若无,宛若深深浅浅的绿草,荡漾着,在春风浩荡中,奔向远方。

⑥这颠覆了我对车前草的认识。我以为它普通、朴素,原来它坚韧,顽强,它的其貌不扬,流淌的不仅仅是奉献,还有古老的诗意,它让我穿越历史,看到了祖先的生之艰难与快乐,看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诗意,那是一种怡然自得的诗意,也是一种安于平淡但是拒绝平庸的诗意。再见它时,我再也不敢践踏它了,甚至,还有一些暗暗的敬佩——那一汪绿意,不是沉默,而是生命的飞扬。

⑦再次遇见车前草,是离开故乡的十几年后。

⑧我居住的小区里,有几片绿油油的草地,散步小径,我惊喜地发现了几棵车前草——它还是原来的样子,如菠菜一般,叶片肥厚,翠绿,躲在荒草丛中,青翠欲滴。这是我在故乡见到的车前草,这也是我在异乡见到的车前草。它,几十年来,容颜未改,依旧如故,默默地躲在一隅,仍然坚韧、葱绿、肆意、自由,无论生在故土与异乡,无论身在天南与海北。

⑨蹲在车前草前,我凝视了许久。顺手摘下了几片车前草叶,放在鼻前,猛地一嗅,那青草的气息,从我的故乡,从两千年前的《诗经》中,扑鼻而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