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拔尖特训】小语五上 第三单元 文体补充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木兰从军(节选)

佚名

    ①一日,夜深人静,木兰奉命巡营,忽见宿鸟惊飞,自北而南。她怀疑敌军会夜袭,便去找元帅商议。他们设计将人马撤出大营,四下埋伏,等候来犯军队入网。木兰又带领一队人马,埋伏在来犯军队回营的途中。

    ②对方这次发动了全军偷袭,心想定会马到成功。他们摸进大营来,却只见空寨一座,自知中计,想退回去时,四下伏兵已杀来。来犯军队死伤无数,好不容易退出营寨,又遭遇木兰拦截。来犯军队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木兰一边派人禀报元帅,一边进城安民,并吩咐士兵严守军纪,不得妄动百姓一草一木。

    ③作战中,木兰手臂上中了箭,在营中休养,贺元帅前来探望,并欲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木兰。木兰推说箭伤发作,请求返乡休养。这时几名将领也来探望,大家鼓动木兰答应亲事,木兰只好谎称自己家中有妻。

    ④朝廷宣召有功之臣,赏赐黄金玉帛,许多人来向木兰道贺。木兰却说道:“我不愿升官受赏,已决心还乡。”木兰向元帅说明自己为国立功,不图富贵,并执意回乡,元帅只好应允。

    ⑤木兰回乡时,百姓沿途招待,家中父母姐弟出来迎接。全家团圆人人欢喜。木兰脱去战袍换上女儿装又回到织布机房安心织布。

批注:木兰脱去军装回归家乡也寄托了人们对阖家团圆的渴望。

    ⑥不久,贺元帅又来为自己的女儿提亲。花父推说木兰受了风寒,染病在床。贺元帅执意要去床前探病。花父无法再推托,只得唤来木兰相见。木兰身穿衫裙,走上堂来。贺元帅仍说要见木兰。花父说:“就是她。”贺元帅看了很久,才恍然大悟。花父安排酒宴,向贺元帅请罪。酒宴过后,木兰将贺元帅请到织布机房说:“以前国家多难,我才代父从军。为国效力,不求名利。如今国内安定,我愿依旧勤于纺织,尽我本分。”贺元帅听了,十分钦佩,便回朝去了。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有删改)

(1)、下列与木兰相关的事件中,不是本文重点描述的一项是 (     )
A、妙计大败敌军 B、谢绝元帅家婚事 C、决定代父从军 D、谢绝升官受赏
(2)、宣传组准备把这个故事讲给一年级的同学听。为丰富故事情节,让故事更有吸引力,下列建议比较合理的是(多选) (     )
A、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适当添加人物心理活动 C、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D、变换故事情节的顺序来讲 E、增加与故事无关的搞笑情节,吸引人 F、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人物
(3)、【批注阅读】民间故事大多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文中哪些场景让你有所体会?请你仿照第⑤自然段的批注,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一处,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你的感受。
(4)、结合下面的资料袋,想想文中花木兰的言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写出理由。

【资料袋】花木兰的故事流传自北魏时期,彼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人民生活在战火之中,苦不堪言。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无法应征上战场,木兰无长兄,只能替父从军。

我读到了一个的花木兰,因为

举一反三
阅读《鲁迅的艺术人生》,完成练习。

鲁迅的艺术人生


    鲁迅逝世前夕,现代版画运动形成了全国性的规模,后来更是形成了抗战版画大潮。因此鲁迅被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7岁时进私塾读书,就极喜欢看带有插图的书,且经常加以描绘。保姆长妈妈见他如此痴迷,在告假探亲期间,买了套《山海经》给他,使得鲁迅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鲁迅于1898年4月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鲁迅曾策划“戎马书生”“文章误我”“戛剑生”三枚印章。1902年,鲁迅赴日本学医,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归国,在浙江高级师范学堂教书。在此期间,他设计的第一个美术作品是他的头像——猫头鹰,因为鲁迅刚回国的时候,不修边幅,又表情严肃,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猫头鹰”。民间不喜欢猫头鹰,觉得不吉祥,鲁迅倒是欣然地领了这个外号。他就想说一些让大家并不开心的事,好让一些人知道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1912年至1917年,鲁迅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这期间他设计了北大的校徽,“北大”两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1918年,他出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3年,小说《呐喊》出版,同年自主设计小说封面。封面简洁有力,静穆庄重,意味深长,独具匠心,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

    在这10年里,鲁迅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现代版画事业倾注心血。他收集版画原作、组织研习社、开展版画展览、开办科普讲座。到1936年10月版画界视为“新兴版画之父”。

我能读懂短文,并完成练习。

父亲的作品

    ①读四年级时,我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睡不好觉。

    ②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父亲从文具店买回来两本厚厚的日记本。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儿子,这两个本子,一个是我的,一个给你。从明天开始,我要跟你比赛。”

    ③我问父亲:“比赛你跟我比什么 ____ “跟你比赛写作文。”父亲郑重其事地说。

    ④我接着问:“您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____因为父亲只读过小学二年级,认识的字还没我多,怎么能跟我比赛写作文呢? 可父亲却严肃地回答: “不是开玩笑,我说的是真的。我俩每天写一篇作文,咱们写五年,谁坚持不下来,谁就输了。”

    ⑤我心想:比就比吧,反正父亲那点文化基础我是知道的。 ____

    ⑥从那以后,父亲在饭后都会只着弓着背,伏在桌前,一字一句困难地在本上写起来,不时还要翻翻字典;我呢,则坐在他对面,认真地写作文。他每写满一张纸,我也坚持写满一页纸。看着越写越好的作文,我心里十分高兴。

    ⑦每次我觉得累了,想放弃了,一抬头就看见父亲正在聚精会神地写着,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像他一样坚持下去。

    ⑧我和父亲的比赛,让我对写作充满了兴趣。中学的时候,我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作品了,电台里还经常播放我创作的诗歌。当人们夸我是个有潜力的作家时,我说:“真正的作家不是我,应该是我父亲! 我就是我父亲的作品。” ____

阅读。

枣核

ㅤㅤ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 )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ㅤㅤ拥抱之后,她就( )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 )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ㅤㅤ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ㅤㅤ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我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ㅤㅤ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座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ㅤㅤ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选自萧乾《萧乾文集》)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大江保卫战

佚名

①1998 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解放军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人民子弟兵更显出铮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立刻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两三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里,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⑤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没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线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女孩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选自《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