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跨越时空,重温经典。

材料一:

牛郎织女(节选)

ㅤㅤ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 , 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注释】①机杼(zhù):指织布机。②劳役:劳作。③织纴(rèn):指织作布帛之事。

材料二:

《乞巧》赏析

ㅤㅤ《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ㅤㅤ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材料三:

七夕诗选

ㅤㅤ《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ㅤㅤ《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阅读材料一,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天帝其独处(怜惜) B、嫁后遂织经(荒废,停止) C、责令河东(返回) D、一年一度相会(也许,可能)
(2)、织女贵为天帝之女,因婚后废织经而被天帝所罚,对于织女来到人间的原因与课本中的说法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请写出你的理由。
(3)、仿照材料二,从材料三中任选一句诗,尝试进行赏析。
举一反三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留心生活,细致观察

 金秋十月,我们小学以“我是小小观察家”为主题,开展了生动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连续细致观察的乐趣,感受生命成长的奇妙。

[材料一]

实验准备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天天搜集了种植绿豆的相关资料,准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植过程:

1.把生长豆芽的花盆、透气性好的棉布等器具、材料刷洗干净,尤其不能沾染油污。

2.把干绿豆放入水盆中浸泡一天,让绿豆吸足水分。

3.捞出绿豆,放入花盆中,把棉布淋湿,盖在上面。将花盆放在室内通风背光处。

4.经常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最适合绿豆芽生长。

5.每天早晚向花盆中各浇一次清水,水温25℃左右。浇水时要浇透,浇水后仍盖上湿棉布保湿。

[材料二]

 实验记录

时间

观察绿豆的变化(颜色、形状大小等)

第一天

绿豆是墨绿色的,表面十分光滑,圆的、硬硬的,像小石子一样

第二天

绿豆长胖了,解开了绿色的外套,露出了白色的肚皮

第三天

绿豆钻出了小嫩芽,白白的,最长的大约有一厘米了

第四天

小嫩芽长长了很多,有两三厘米长,豆子的裂缝中,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小叶子

第五天

叶子已经长出了茎,而且绿豆的顶端也露出了它那大大的“耳朵”,豆叶是嫩黄的

第六天

它们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最长的绿豆芽已经有约四厘米长了

第七天

越来越多的绿豆都成长起来了,密密的、绿绿的一大片,花盆显得非常拥挤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航 天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完美升空:实现多个“首次”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的工位上,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正式点火升空。此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及其中的三名航天员送至天宫空间站。

此次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其中翟志刚担任指令长。三名航天员共同担负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火箭升空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次日清晨6时56分,神舟十三号成功完成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节点舱的径向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空间站。在随后的半年内,他们将肩负验证中国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的重任,为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任务奠定基础。

本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创下多个“首次”。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任务执行中,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并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与另外两名男性航天员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完成中国男女航天员首次出舱。

更为重要的是,三名航天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曾表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主要有五大目的,分别为: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材料二: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亲自授课!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亲自太空授课。

本次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了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三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同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王亚平重操旧业,担任第一位老师。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2013年神舟十号上她曾在聂海胜、张晓光的协助下,对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过太空授课。

这一次将是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首次授课,后续将会有更多的航天员来授课,这种太空授课模式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在一个个祖国的花朵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