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学业水平检测卷

课外阅读

小刺猬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嘴上正滴着血哩。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地拍手。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它们的相同点是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俗语。请你再写一句俗语:
(3)、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刺猬的护身法宝是

A.刺猬的头 
B.刺猬的身子 
C.刺猬的刺

②这篇短文写的是刺猬的事。

A.偷枣 
B.散步 
C.击退大黑狗 
D.捉迷藏

举一反三
请你读一读下面的校园故事,体会镜头里的师生情谊。

举手的秘密

黄林

①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因为课程进度不同,老师讲的很多内容,我都听不懂。提问时,别的同学全都高高举起右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而我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敢举手。后来,出于虚荣心,有的问题我明知自己不会答,也举起了手。刚开始还蒙混过关几次,可不久就露馅儿了。

②那是在一节数学课上,一位刚调来的姓高的女老师给我们上课。高老师提问时,我习惯性地举起了手。那次,高老师偏偏就叫了我。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蒙了。我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我隐约听到旁边同学窃笑,眼泪很快流了下来。

③那一节课我什么也没听懂。放学了,我仍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伤心。就在我泪流满面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吃惊地回头,看见了高老师亲切的笑容。

④高老师耐心地问清了我的情况,微笑着对我说:“这样吧,当你真的能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就和大家一样举起右手。如果你不会,你就举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会还是不会了。”

⑤从此,每次提问我都可以从容举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举起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每与高老师的目光相遇时,我俩都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直到今天,我的心里仍然保存着一份感激。 (有删改)

孔子拜师

    春秋末,鲁国有位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儒家学说。

    一天,孔子等人驾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只见有个小男孩用土块垒起了一个大圆圈,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的学生上前请小孩让一让路,小孩指着大圆圈说:“我这是一座城池,你们怎么能过去呢?”学生急忙回禀(bǐng)孔子。孔子下车来到小孩面前,和蔼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让我们过去呀?”小孩一本正经的说:“我看您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不会不讲理吧?请问您,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呀?”孔子马上答道:“当然是车让城啦。”小孩指着他的土“城”说:“您看,我这是一座‘城’,您怎么能过去呢?”

    孔子觉得这孩子真顽皮,但一时找不到反驳的话,怎么办?(    )绕道,(    )要走不少路,从旁边过去又要碾(niǎn)坏庄稼。孔子一时没办法,只好再和小孩商量:“你看能不能先把‘城’拆了,让我们过去呀?”小孩摇摇头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哪有拆‘城’让车的道理?”

    这一下更把孔子难住了,急得他就地乱转。

    小孩见孔子着急的样子。笑了:“我刚才说了嘛,有理才能走遍天下。什么事都应该以理服人。您若是叫我老师,我可以既不拆‘城’,又让你们过去。”孔子想了想:“好,我就叫你老师。”说完,恭恭敬敬地向小孩鞠了一躬,叫了声:“老师!”小孩忍住笑,说:“其实这很简单。您在“城’外叫门,我把‘城’门打开,你们不就过去了吗?”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    惭愧    敬佩:“后生可畏啊,老夫拜你为师

展民族精神。

ㅤㅤ①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ㅤㅤ②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ㅤㅤ③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同志,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ㅤㅤ④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ㅤㅤ⑤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ㅤㅤ⑥我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同志。”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儿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ㅤㅤ⑦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了一大段。

ㅤㅤ⑧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ㅤㅤ⑨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ㅤㅤ⑩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同志,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ㅤㅤ⑪我使劲儿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

ㅤㅤ⑫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同志,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ㅤㅤ⑬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阅读理解

带白蘑菇回家

毕淑敏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 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④ 宾馆保洁员进来打扫卫生,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保洁员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保洁员的话,我把白蘑菇一个一个翻过来,摆放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⑤ 离开时,保洁员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⑥ 火车驶出青海站,我走进卧铺车厢,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 小鸭? 怎么没听见叫? 天气太热,可别闷死了。”

⑦ 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⑧ 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来说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

⑨ 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火车行至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大汉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 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⑩ 蒸笼般的车厢里,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⑪乘客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⑫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⑬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⑭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大汉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青海白蘑菇,炖鸡最鲜,增强免疫力。”

⑮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是啊,白蘑菇真好!

(选自《中文自修》,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