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ㅤㅤ材料一 3月30日联合国“国际零废物日”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食物浪费指数报告2024》。报告说,2022年全球人均浪费食物132公斤,占消费者可获得食物总量的五分之一。目前,世界上仍有约7.83亿人遭受饥饿,这些被浪费的食物用“最保守评估”测算出的可食用部分,可为世界上受饥饿影响地区的每个人每天提供1.3顿饭。
ㅤㅤ材料二 倡导节约粮食,反对餐饮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消费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从消费领域着手,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有助于从观念和习惯的源头上减少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持续筑牢节约粮食的坚固堤坝。
材料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一:某年我国成年人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20.38分 | 12分 | 144分 |
(摘自网络)
材料二: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刊登载许知远的《电子时代的阅读》选文)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下面是同学们的追“星”之旅,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跟着电影去追“星”
【材料二】
致敬最闪耀的“星”
从扎根基层到治病救人、从海事研究到国防建设、从载人深潜到逐梦航天,他们在各个领域呕心沥血、艰苦钻研,点亮了时代的希望,无愧为国之脊梁!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致敬科技工作者。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粘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诺贝尔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败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
【材料三】
我的追“星”档案
姓名:董存瑞 生平简介: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13岁当选儿童团长,15岁参加八路军并参加龙关、赤城战斗,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就立下一次大功、二次小功,负伤不下火线。19岁那年在攻打隆化战斗中壮烈牺牲。 经典画面: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追“星”理由: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甘愿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深深鼓舞着我。 |
电梯安全
【材料一】
电梯是高层住宅和写字楼里的垂直运输工具,中国城市的电梯需求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乘坐电梯时,我们要认真阅读电梯使用安全标志,遵守乘用电梯注意事项,正确地使用电梯,让电梯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材料二】下面是电梯使用安全标志。
[材料三]电梯停电或故障困人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1.请保持冷静,电梯内不是完全封闭结构,没有窒息的危险。 2.通过电梯内紧急通话按钮或拨打电梯使用安全标志上的应急救援电话,联系外界专业救援人员。 3.请耐心等待,严禁强行打开电梯门,以免坠入井道或被电梯挤压。 |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