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六上 49.垃圾分类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约有10亿吨,并还在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杭州市三年的垃圾可填满整个西湖。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垃圾的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支持其正常运转。
材料二:生活垃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可回收物,指未经污染的适宜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如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等;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易腐垃圾,指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等等;其他垃圾,指除上述三种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材料三:
投放指南 | |
纸类 | 展开—压平—叠放—投放 |
包装盒 | 剪开—冲洗干净—压扁—投放 |
瓶罐类 | 用尽/倒尽—清理干净—投放 |
玻璃类 | 袋装或用容器装好—投放 |
织物类 | 叠放整齐—归类打包—投放 |
材料四:生活垃圾的常规处理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综合利用,将可回收物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比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二是卫生填埋,把砖瓦陶瓷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三是焚烧,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的可燃成分充分氧化,产生的热量可用于供电和供暖。四是堆肥,将剩菜剩饭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可生产出有机肥料。对于有害垃圾的处理,则有别于上述四种情况,它需要经过特殊的方法处理。
①上述四则材料都与垃圾分类有关。
②光盘行动是减少易腐垃圾的一种有效方法。
③材料三是“可回收物”投放指南。
④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在填埋的时候,要把它埋得深一些。
A.鱼骨头 B.饮料瓶 C.废节能灯管 D.摔破的碗
【材料一】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有关介绍
中文名称 | 北京鲁迅博物馆 | 目录 | 1.基本资料 |
建立时间 | 1956年 | 2.展厅 | |
开放时间 | 9点~16点(周一全天闭馆) | 3.鲁迅传记 | |
适宜游玩季节 | 四季皆宜 | 4.文库工程 | |
5.美食 |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 19号 | 6.住宿 | |
7.交通 | |||
荣誉 | 全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博物馆” | ||
8.购物 | |||
级别 | 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 ||
9.小贴士 | |||
所在地 | 北京 |
【材料二】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背景链接】鲁迅于1919年 12 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今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小说。
校园消防安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火警电话是“119”,那你知道全国消防日吗?每年的11月9 日,是全国消防日,为顺利开展“119全国消防日”活动,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XX小学组织学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以下是同学们在课上学习的内容。
[材料一] 火灾发生时如何正确逃生
1.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 2.火灾刚发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用水浇湿身上的衣物,匍匐前进。 3.快速撤离,披上浸湿的衣物,跑向安全出口。
4.大火袭来,固守待援。 5.火已烧身,切勿惊跑。 6.发出信号,寻求救援。 |
逃生时要注意火势大小: 1.火势不大时,往下面楼层跑;若通道被堵,则背向烟火方向逃生,跑到天台、阳台处。 2.火势变大时,如房门已发烫,可关紧门窗,用湿毛巾堵住门窗缝隙,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 3.身上着火时,应迅速脱下衣服,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
[材料二]
____
灭火器名称 | 适用场景 |
泡沫灭火器 | 适用于如油制品、油脂等引起的无法用水来施救的火灾。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引起的火灾。 |
干粉灭火器 | 扑灭一般的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引起的失火。 |
二氧化碳灭火器 | 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及油类引起的火灾。 |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