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阅读《进度条,数字化时代的安慰剂》,回答问题。

进度条,数字化时代的安慰剂

①上世纪,家用电脑的加载进程没有任何提示。想象一下,你想玩个电脑游戏,但是点击图标之后,电脑没有任何回应,你感觉有点犹疑不安,考虑着要不要再点击一次。甚至怀疑电脑是否在运行,你能做的只有不知尽头的等待。如何解决电脑用户等待中产生的焦虑呢?1985年,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布拉德·迈尔斯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使用进度条。

②迈尔斯通过实验,让人们意识到看似不起眼的进度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找两组学生分别在有或无进度条的情况下操作电脑,最后有86%的学生说他们喜欢有进度条的设计,要么有一个指标在那里,要么可以让他们不至于在电脑前坐立不安。进度条可以化身为用户的安慰剂①。

③进度条还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更好。比如,研究人员将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其中一组提供进度信息。另外一组则没有。结果发现,提供进度信息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做任务时提升准确率,减少反应时间,并且更有干劲,所需的休息时间也会更少。

④进度条为何会起到这些作用呢?这还要从人对时间的感知说起。人体不存在直接感知时间的器官,身体内部的一些节律可以给人以时间感,比如心跳、饮食和睡眠等。这使得时间知觉的主观色彩极强。如果遇到无预期的等待,人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在使用电脑时,一般超过2秒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否则用户会失去耐心离开当前页面。

⑤进度条显然更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不同的进度条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研究者发现,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如把整个进度条平均分割成很多个小切块,进度条按照一个个切块向前推进时,在相同速度下,切块的长度越小,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也就是说,改变时间知觉后,进度条就能让人“忍常人所不能忍”。从而大大降低用户退出程序的风险。

⑥进度条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实际上它到底准不准呢? 几乎不准。因为程序加载进度很难计算,只能估计。事先估算好进度条时间,但最后实际加载时间比这个时间长,怎么办呢? 把进度条卡在99%就行。其实,进度条是“真”是“假”根本不重要,有个进度条在面前,人类就会安心很多啦。

⑦进度条的出现源于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难以忍受,和对掌控感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走向。面对不确定性,有人选择在人生里制造出自己专属的进度条:定下详细目标,树立里程碑。时时注意当下进度。还有人则选择拥抱全然的未知,鼓起勇气,忍着不适。迈入迷雾笼罩的黑暗荒野。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祝你好运!

【注】①安慰剂:指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片、丸、针剂。其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因患者对医生信任或对某种药物疗效的期望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1)、进度条有哪些作用? 进度条能起到这些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有86%的学生反馈说他们喜欢有进度条的设计。

②比如。研究者发现,相比较平整样式的进度条,螺旋纹路的进度条会让被试者觉得时间过得更快。 

(3)、有同学认为、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第⑦段是多余的,你认同吗? 请简述你的理解。
(4)、日常,我们经过十字路口时,会发现有些红绿灯有倒计时数字显示,有些则没有。阅读本文后,你认为红绿灯是否需要倒计时显示呢? 请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表达你的看法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至刚至柔而又轻盈的竹子
         ①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且因为竹林面积广大、种类繁多而有着“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
         ②在中国,用竹子作为建筑用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到了秦汉时期,竹子便已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民居的“担纲者”。在清代沈曰霖的《粤西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
        ③根据不同的种类,竹子还各自有看家本领,如斑竹拉力强,水不易侵蚀,在古代常用来制作拉船的纤绳;楠竹秆高直坚硬,是建筑上的好材料;墨竹则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竹子体轻,但质地却异常坚硬。竹材的收缩量非常小,而弹性和韧性却很高,若按单位质量计算,竹材的抗拉强度甚至比钢材还高2.5倍左右。
        ④竹子之所以亦刚亦柔,必须要提到竹子隐秘的身体结构。
        ⑤竹子拥有的木质素和纤维让它既刚也韧,而其内部结构之精巧还远不止如此。如果你细细观察,会看到竹秆的横切面上散布着许多深色的点状物,这是竹子的维管束,不仅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还有强化竹秆的作用,它们从外到内逐渐变大,排列也由紧密到相对疏松。从力学角度来说,物体边缘承受的正应力是最大的,故将优质材料布置在边缘是最优结构布置,竹子就做到了这点——表面的竹青的强度是整体竹子中最高的。
        ⑥从较大的结构来看,竹子是空心的,根据材料力学的原理,其抗弯能力比具有同样横截面积的实心结构要大很多,而诸多竹节中还有着起到支撑作用的坚硬“横梁”,就像“工字梁”一般。有了这些优点,竹材在身量轻盈的同时,也拥有了很强的抗扭、抗剪和抗拉能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一个谜,谜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②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脚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似的不费力气。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却是气力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来,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向飞虫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时,往往还会发吱吱的微声。但是小孩们常爱蜜蜂,不喜欢蜘蛛,如被他们看见,往往把蜜蜂救下来了。

       ③但是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但是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蜘蛛只能怅然地在网上望一望。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蠃。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剌剌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蠃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它用足抱住,迅速飞去。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

(节选自周建人的《蜘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地球可以装下多少人

龙学锋

    近日,美国人口资料局推出了2016年世界人口数据表。该机构预测:到2053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100亿。展望未来,地球对人类的支持会不会在某个时候达到极限?人类数量为何增长越来越快?地球的承载能力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能否一直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资源,让每个人都开心健康地生活?答案肯定是不能。

    人类是如何增长到72亿的?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布的一段视频描述了人类数量的增长过程。10万年前,地球上的人口数量还不到100万,而人类一直到近代才开始迅猛增长。人类用了将近20万年时间,才达到10亿人口数量。随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开始加速。到公元1世纪,地球上的人口数量约为1.7亿。但不久之后,现代科技和医学迅速发展,加上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口数量开始飙升。仅仅过了200年,如今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72亿。

    人类100亿,地球将变得像坟墓?

    许多专家认为,一旦人类的总数达到90亿到100亿左右,地球的状况将开始变得像坟墓。哈佛大学的杰出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在其《生命的未来》一书中说:“生物圈的限制是固定的。”除了有限的水资源,地球能够生产出的食物总量也是有限的。即使人类以最高效的方式生活,即所有的谷物全部供人类食用,而非低效地将部分谷物分给牲畜,之后再转化成食物能源——地球能够养活的人也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同意变为素食主义者,饲养少数或完全不饲养牲畜,现有14亿公顷的耕地也仅能供养100亿人,但实际上,这14亿公顷的耕地不可能养活100亿人口,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只吃素菜。因此,威尔森认为,从粮食的角度出发,地球养活的人数不可能达到100亿。

    人类已经透支了地球资源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增长,人类面临的资源困境会越来越严峻,诸多问题需要人类去认真面对。

当前,地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其中97.47%是不能直接利用的咸水。在占比不多的淡水资源中,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利用起来的只有0.34%。淡水资源分布还具有地区性、时间性差异。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40多个国家闹“水荒”。世界粮食组织预测,随着人口增加,人均占有水量相对减少24%。同时,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加,将加剧可用水污染和供水不足问题。

    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和现代工业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按照现在的产量生产及消耗下去,目前所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仅可维持80年左右,储量最多的煤也仅能供应二三百年。此外,地球上的非能源矿产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此前的一项统计显示,静态储量将在50年内枯竭的有锰、锌、锡、汞、硫、金刚石、石棉、石墨、重晶石、滑石等。

    除了“供给”枯竭危险外,地球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也在急剧弱化。监测显示,1992年到2013年,虽有42个国家的年均碳排放量在下降,但全世界人类年均碳排放总量增加了60%,达到980亿吨。由于森林被毁等因素,地球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科学模型显示,温室气体的累积,将导致地球温度在本世纪内上升2℃。这将对粮食产量、水资源分配等带来一系列影响,最终不可避免削弱地球的人口承载力。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底1期,有删改)

链接一:理论上地球能承载多少人?

突破百亿人口,是不是地球最大的承载量呢?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大体存在三种态度:一是最大容量说,如果用已知的先进方法耕作全部适于生产栽培的土地,那么地球足以养活五六百亿人。二是最小容量说,一些生态学家以人类能得到的植物能量为基础,认为地球所能养活的合理人口为75亿左右。三是中等容量说,世界耕地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约102亿。(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科学进步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回顾科学技术百年走过的历程,科技发明确确实实助长了人口增长。一方面,医学科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在短短100年里完成了医学史上95%以上的发明和发现,使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疾病得到有效抑制。在1940年,因感染而死的人,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5%;今天因感染而死的人,比率还不到3%。另一方面,营养学和卫生学的进展使人类找到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婴儿、孕妇和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

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发表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该报告预测,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50%,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森林物种减少15%。报告估计,如果按照目前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和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测算,未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透支”程度将以每年20%的速度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到2050年,人类所要消耗的资源将是地球生物潜力的1.8至2.2倍,换句话说,到那时,可能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摘自网络,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歌舞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4人受伤,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使其1分钟内连爆近10次。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的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空气污浊,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的同时或多或少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2012年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0.1微米的超细微粒。

    ④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⑤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可靠一些。

阅读《父与子》,完成各题。

父与子

    ①淅淅沥沥的雨,不紧不慢、没完没了地敲打在灰色的街道上。高大宽厚的城墙像一位沉默不语的长者,稳稳地矗立在古城周围。也许是因为它目睹了古城千百年来大大小小无数的风风雨雨,所以,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②溅着水花的街面上,移动着一双男人的大脚。解放牌胶鞋,被雨水浸得湿漉漉的,鞋尖的胶皮处,泛着两处油汪汪的光亮。这种迟缓的移动,与其他人匆的步伐形成巨大的反差。往上看去,老人脸上几乎没什么肉,头发如同枯草,稀疏而又衰败。此时,他停下脚步,从短小的雨披里伸出右手,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吃力地走向不远处的“阳春酒店”。

    ③没到营业时间,胖老板用眼角扫了一眼老人,轻声问道:“您有事儿吗?”“大雨天,没事我来这儿干吗。”“您是吃饭吗?””这不废话嘛!想按摩我能来贵店吗?”这洪亮的嗓音,听起来是那么耳熟。“是谁呀?”胖老板心里这样想着,又问道:“您几位?”“就我一位,怎么啦,猪八戒摔耙子吗?”一定是熟得不能再熟的人了,胖老板抬起头,仔细辨认着,突然大声叫道:“白薯王!您是白薯王吗!”饭店的员工闻声全都过来了。大家上上下下把老人打量了一番,最后确认这就是他们的老朋友白薯王。

    ④薯王可是古城名人啊!不同的薯种,不同的方法,白薯王可以烤出十多种不同风味的白薯,或是糕点糯,或是栗子香,或是……古城人欢,外地来的客人也喜欢。古城有名气的酒店,都有“白薯王烤白薯”这道名吃。

    ⑤薯王其实姓高,父母早年给的大名叫高达权。古城的小买卖家没有字号,为了方便记忆,有个区别,就在行当的后面加上个姓氏。比如挎篮子卖茶叶的叫茶叶李,挑担卖豆腐的叫豆腐张,推小车卖瓷器的叫瓷器刘。但是,当某人把所从事的行当干到让古城人公认最好的时候,古城人才将他的姓氏换成这个“王”字,这个字是古城人心中的金杯。

    ⑥白薯王在失踪前,一直把烤白薯的炉子放在阳春酒店的门前。有一天胖老板忽然发现白薯王消失了,便向人打听。有人说,白薯王得了肺癌,住院好几个月了,没准儿这时候人都走了。还有人说,得了肺癌不假,但是白薯王有个好儿子在美国,是个医学博士,人家是不是到儿子那里去看病了?众说纷纭,除了得病这点儿信息相同外,其他的话都对不上茬口。

    ⑦白薯王朝大家摆了摆黑瘦的大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沓文件,对大家说:“没错,我是肺癌晚期,被医生判了死刑,上个月就该执行,托老天爷的福,又缓期了。”

    ⑧窗子外面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雨点也暴躁起来,噼里啪啦地打着玻璃。这样打还不解气,远远地又送来轰隆隆的雷声,炸弹一样的闪电给阴沉的天空撕开了一道口子,之后又迅速跑掉了。

    ⑨“我炒几个菜,大家边吃边聊。”胖老板拉着白薯王坐下,趁人不注意,偷偷抹了把眼泪。胖老板心里藏着个秘密。这个阳春酒店有一半儿是白薯王的,初入这行的胖老板贪大求快,不知深浅地大笔大笔地赊欠,经管人年底跑路了,酒店因无后续资金支持就要停业时,白薯王拿出自己的积蓄为胖老板解了围,这才保住了阳春酒店。

    ⑩白薯王站起身,把刚刚掏出的那沓文件抖了抖,说:“我一是想和大家告个别,二是想给你添点乱。”白薯王把手搭在胖老板的肩上,使劲按了按。“別说什么添乱,有事儿您说吧,只要我能做的。”胖老板说到这儿,又看了看大家道:“其实,这么些年,我一直拿您当父亲,就是不知道您能不能要我这个儿子。”

    ⑪白薯王的眼眶湿湿的:“唉,也不怕你们笑话,其实我还真有个混蛋儿子在美国,为了不给他添堵,上个月才告诉他病情。没想到,他除了给我寄了点儿钱,发了个短信问候一下,就没下文了。我缺钱吗……”白薯王说着,剧烈地咳嗽起来,瘦弱的身体不停地上下跳动摇摆。大家心疼不已,连忙上前抹胸捶背地安慰他。

    ⑫白薯王把一张写着“赠与合同”的纸给胖老板。“我把这三十万元给你……”白薯王的话刚刚出口,就被胖老板拦住了:“这么多钱,我不能收。”“你别急,不是给你的,是让你拿这钱给我办理后事”“这个老张,在医院陪我半个月,一分钱没要,所以,这四千块钱你交给他。这个老李,那天从五楼把我背上背下跑了三過,腿都累肿了,这两千块钱交给他……”

⑬胖老板一算,还有二十五万没有去向,就问:“剩下的钱怎么办?”白薯王将胖老板拉到里屋,掏出一个小本本、小心地交给胖老板。上面记载着白薯王这十来资助古城十多位贫困家庭孩子的详细情况:通信方式、收款方式……“我大概算了算,这些孩子们,每人每年只给一千块钱,够补贴他们到大学毕业。我走以后,你可以把我的情况跟孩子们说明白,‘老小孩’走了,不能再更多地资助他们了。对了‘老小孩’是我汇款单上的签名。”胖老板这才知道,白薯王一直在暗中资助孩子们。

    ⑭“6号那天,你还得帮我办桌酒席、算是给我送行了。”

    ⑮白薯王又将另一份文件递到胖老板手里:“如果我儿子回来,就把这个交给他。”胖老板看上面写道“丧葬费共计二十万元,由吾儿高峰全部承担,交给垫付人阳春酒店老板×××。”白薯王接着说:“收到钱,你就替他把这些钱捐给养老院,也许他会补上不孝这一课。如果是其他情况就是不知者不怪了。”

    ⑯窗外又是一声雷响,风还是那么急,雨还是那么大,可是阳春酒店里却出奇的安静。

    ⑰白薯王要走了。胖老板小心地问:“6号我们几点去接您啊?”“不用了,6号我自己来。”白薯王的嘴角向上提了提,勉强笑了笑。

    ⑱5号中午,本市新闻报道,一位八旬老人在市殡仪馆去世。工作人员发现了遗书,遗书中,他自称肺癌晚期患者,对自己实施了安乐死。胖老板听了新闻,急忙赶到殡仪馆,果然是白薯王。凄凉淹没了胖老板,就算你白薯王不愿去麻烦别人,也不必这样残忍地对待自己吧!你让我们这些朋友和亲人,心里多么惭愧,多么难受啊!

    ⑲这几天胖老板都变成瘦老板了,心很累,也很痛。刚进店,就看到一位西装革履、戴着眼镜的男人左臂上着“孝”。胖老板心里“咯噔”一下。“我是给高…对了,就是白薯王吊孝来了。”接着,那人回手指了指另一位男人道:“这是我的同学,陪我一同来的,叫…

    ⑳胖老板心头的怒火,瞬间从脚底一下烧到了头项,不用说,一定是白薯王那个“混蛋儿子”了。“给找打!”胖老板一挥手。“他不是高老师!他不姓高……他是替高老师来的,高老师两个月前就去世了!”旁边陪同的人听着大家数落混蛋儿子不孝,连忙大声解释着。

    ㉑ “停!停一一”胖老板拦住大家,“到底是怎么回事?”“高先生,就是你们说的白薯王的儿子,是我们的老师,他患了肝癌,两个月前就在美国去世了,唉一”停了停又道:“老师去世前把我叫到床前,说无论如何在他父亲去世后,替他回去祭奠一下,并给我们留了一笔钱。”

    ㉒胖老板忽然觉得心里有些发酸,一转身就跪在烤炉面前,大声地说道:“白薯王,您听着,您的儿子是个大孝子,您错怪他了!”

    ㉓轰的一声响,又下雨了,雷声和雨声淹没了胖老板的哭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桥名谈往

茅以升

①万物皆有名。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题名时,受西方影响,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就可以了。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关系,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化的丰富。

②先来谈谈单字命名的桥。较著名的有:苏州的“枫桥”,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西湖的“断桥”,明朝莫仲巧有《断桥残雪》词。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

③再来说说双字命名的桥。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如“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液河上,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第二类是“纪事”,记载关于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祎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第三类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第四类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第五类是“纪念”,多指名人故事,如“留衣桥”,在江西南城,清咸丰间有知府治郡有功,卸职时郡人饯行,留衣于此,遂改名留衣桥。

④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因此,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⑤____ 。比如唐代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就是一例。这到底是一座桥还是说有二十四座桥呢?千年来不少人为这问题作了考证。

⑥杜牧的原诗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用很少的字,表达出对扬州的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之感。这首诗中,只有二十四桥这几个字指出往事的遗迹,因而这几个字就要能充分反映出昔日的繁华。如果这只是一座名叫二十四桥的桥,它如何能体现全扬州的繁华呢?扬州的桥很多,而且从隋朝起,就分布在全城。因此,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定然不只是一座桥。正因为这个缘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为这二十四桥,考订出它们的名字,并且指出,在那时(约1064年),二十四桥中存在的有六座了。

⑦二十四桥逐渐减少,就出现一种传说,认为这仅仅是一座桥的专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引南宋姜夔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谓“仍在”“桥边”,似乎应当是指一座桥,否则如是很多桥,难道每座桥边都有红药吗?尽管沈括所见的是六座桥,经过金人南下,到姜夔时,也许只剩下一座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