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卷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低头”现象

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被成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

(材料二)

____。

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令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一个人“行动”机会却增多,导致不少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材料三)

____。

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选出下列说法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  )
A、街头行走的“低头族”容易引发各种安全隐患,呼吁大家少“低头”。 B、“低头”的前屈幅度超过30°,就会伤害脊椎,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C、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时间填满,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 D、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现代人成为“低头族”不可避免。
(2)、统揽三则材料,请参照材料一,分别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
(3)、怎样才能摆脱“低头”?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对“低头族”提出合理的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她还登上过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候晶晶就必须把腿方直,让 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的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当代人为什么能成为可爱的人?】

七(1)班龙华中队展开了一场有关“当代可爱的人”的研讨会,以下为研讨内容。

【案例呈现】

李广苏,自幼便对航天事业抱有浓厚兴趣。2006年9月,他毅然入伍,相继克服体能弱、理论知识欠缺等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军旅期间,他曾在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担任副大队长,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2020年9月,成功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开启了崭新的航天征程。2024年,他成功入选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与叶光富、李聪共同肩负起祖国的航天重任。在任务期间,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来源:央视网,2024年2月24日,有删改)

黄建度,5•1梅大高速塌方现场跪下拦车排险人。5月1日,黄建度一家7口从深圳驾车出发,梅大高速茶阳路段突发塌方。家人们随即用手机打开手电筒照明,挥手示意并大声呼喊前方的车辆不要驶来,一辆、二辆、三辆的车接连从他们面前的塌方位置掉了下去。眼看着一辆辆车掉下去,黄建度倍感无奈。情急之下,逆行前往通向塌方路段的车道,在下一辆车还有十几米就要到达塌方位置时,跪在路面上说:“求求你了,不要往前开了,直至停下。

(来源:人民网,2024年5月3日,有删改)

【自我反思】

李广苏:那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一次课堂上老师问:“你长大了想当什么?”我回答道:“我想当一个科学家。”

成为一名航天员,为祖国出征太空,那是了不起的英雄,通过了一关又一关近乎严苛的选拔。现在想起来,我还觉得跟做梦一样。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黄建度:那时候,我的心里太着急了,我只想救人,我必须跪下来,提醒他们

我当时跪下的时候,没有想过自己会怎么样、会不会被撞,事后回想起当晚的经历

如果再让我选,我还会选择再跪一次。

(来源:整合自网络资源)

【他人评价】

李广苏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和自我超越的故事。他的经历,向世人展示了在面对巨大挑战时,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李广苏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是追求个人的安逸,还是勇于担当,无疑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来源:公众号文章《神十八乘组李广苏: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蜕变》,2024年4月26日)

跪地拦车!在这生死时刻,这位六旬老人选择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拦停了后方的滚滚车流。

(来源:广州日报,2024年5月3日)

我的外公,是超级英雄。外公一直教我乐于助人,这一次,教会了我乐于助人的道理,没有话语

(来源:深圳要闻,2024年5月6日,有删改)

【人生模型】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元素的科技革命,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生态,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当前,各个领域正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科技赋能,助力科学的种子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萌芽,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②《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手机一直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使用率达91.3%,已成为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的主要渠道。形形色色的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当使用,“人机共舞”也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据报道,未成年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为25.5%。部分短视频创作者为博人眼球,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甚至专门“套路”未成年人。程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发现读中学的儿子使用某款私密聊天软件,聊天界面上有几张“阅后销毁”字样的图片和几个英文字母简写。他上网搜索这些英文内容,发现都是低俗用语的缩写。

③应用不等于滥用,合理使用,才能使“人机共舞”更加和谐、更为精彩。

【材料二】

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4269平方公里的奇幻王国,如今启动了“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以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为雨林生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智”护雨林。

②“咔嚓”,阵雨过后,护林员随即上山巡逻,路遇罕见草木,随手打开巡护App拍照上传。几乎同一时间,图片以及拍摄地点等信息被详细记录在大数据中心平台。

③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上正实时播放着大自然的一举一动——海南长臂猿从画面的一端荡出来摘取果实,灵巧的海南坡鹿群聚嬉耍……这些画面由架设在栖息地的“天眼”——实时监测摄像头自动抓取、实时传送。

④针对外来入侵,雨林也有“天罗地网”来守护。据介绍,公园的关键点位架设了卡口监控相机,通过多种技术交叉应用拉起了公园的“电子围栏”,逐渐实现对“白名单”以外的人、车24小时监控。

【材料三】

①海南省一所学校的教室里,同学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屏幕,“小时候,叔婆(朱昌英)给我们讲她们在枪林弹雨中的战斗故事,小小的我觉得她们好勇敢……红色娘子军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好日子,我们要好好珍惜,要将她们的精神传承下去……”红色娘子军战士朱昌英的后人蔡兴莲正在屏幕里给同学们讲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故事结束,屏幕又切换到XX歌舞剧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边唱边跳《红色娘子军》……40分钟的课刚结束,课堂智能反馈系统立即生成一份课堂热力图和报告。____。

②一根网线、一个平台,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汇聚海量课程资源。数字化赋能,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了新动能。

③中国教育数字化已驶入快车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2022年上线至2023年底,平台连接了51.9万所学校,辐射1880万名教师、2.93亿名在校生及社会学习者,访问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亿,浏览量超过367亿次。根据教育部要求,2025年底前,海南省将实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应用,成为智慧教育岛。

现代文阅读1

【材料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开展劳动教育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劳动帮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二是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三是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

(选自《中国教育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①劳动教育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空间,只有密切合作、三方联动,共同营造良好 的劳动教育氛围,形成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共同体,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和功能。②家庭是基础,重在开展日常生活自理、自助和自我生活管理劳动,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养 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现劳动教育的日常性、连续性和生活化。如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家长可通过与 孩子一同做饭、种植盆栽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和分担家务,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同时也 可以通过学习智能家电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③学校是主导,学校重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塑造基本劳动品质,体现劳动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制度化。 ④社会要支持,在政府统筹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对劳动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以充足的社会劳动资源支撑和保障育人目标的实现,使劳动教育贯通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真实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感受劳动价值。

(摘编自2022年6月《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今年2月27 日开始,我校全面开启劳动实践课程,各班同学陆续学习木工和织造技术。除此之外我校在社会实践课程和德育课程中也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以下是我校关于劳动教育的调研情况表。

年级

时间

地点

内容

学生心得

六年级

2月 25日

家里

做家务

“我为家长减轻了负担,感觉自己长大了!”        

七年级

3月11日

街道

清洁街道

“我体验到了劳动的不易,但街道因我们而变得整洁,很有成就感!”

八年级

3月 26日

社区养老院

志愿服务

“我学会了如何关爱老人,收获了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九年级

4月12日

学校木工坊

制作鲁班锁

“我不仅学到了基本的木工技术,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进一步感悟到工匠精神的伟大,我要为学        

校的劳动课程点个大大的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