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同步练习试卷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青少年情绪管理

材料一: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以下是两个有关情绪失控的典型案例:

八年级学生小方(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小方急眼了,对老师大声喊叫,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

八年级学生小红(化名)特别爱玩手机,妈妈暂时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还把门一脚踢坏了……

针对青少年不擅长管理情绪的情况,中学教师卓秀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青少年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冷静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学会和同伴交流沟通。教育硕士李莉也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随情境的变化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被人所接受的情绪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材料二:

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3~20岁青少年的常见情绪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结论:

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焦虑、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女生的积极情绪类型明显多于男生。在积极情绪类型中,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此外,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

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数据 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材料三:

万文昌: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沉默会抑制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材料四:

个人情绪调整常用方法举例:

  

与朋友沟通 听音乐 做运动 深呼吸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天宫课堂”的第二课开讲!你看了吗?

“液桥”实验:液桥就是连接着两个固体表面之间的一段液体。其实背后原理是水的表面张力。我们在地球上也能做出液桥,但由于表面张力很弱,尺寸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而在太空微重力状态下,物体处于“漂浮”的状态,液体表面张力大显神威。

水油分离实验:水和油存在密度差,所以水会沉降到下面,油浮在上面,如果摇晃则会看到水油融合一起。但静止一段时间,水油恢复稳定状态后,又会“自动”分离。但在太空上微重力状态下,即使静置很长时间,水油并不能分层。但由于水、油的物理性质未变,利用密度不同,通过旋转,运用离心力就能神奇地实现水油分离。

冰墩墩太空运动:在地面抛物会看到物体下坠,并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而在太空中,王亚平老师抛出冰墩墩,它并没有下坠,而是沿着抛出方向匀速前进。这就完美诠释了牛顿第一定律:当合外力为零时(微重力状态下),静止的物体将继续静止,运动的物体则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揭秘第二次“天宫课堂”四项实验原理》广东科技报,2022.03.24)

【材料二】

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航天员王亚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6月20日在太空,我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当了一回物理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在失重环境下的奇特的物理现象。你们学会了怎样在太空中测体重吗?还记得那个美丽的水球吗?

我是一个山东女孩儿,高考那年,空军到我们学校来招收女飞行员。那个时候女飞行员八年才招一批。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我去报了名,竟然通过了所有的体检和测试,并且幸运地走到了最后,成为了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2003年在神舟五号杨利伟首飞的那一年,我记得发射的当天,我是和飞行部队的战友们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的。当火箭发射的那一刻,我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那年我23岁,就在那个时候,那个在我心里早已扎根的关于蓝天的梦想变得更加迫切。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当火箭点火伴随着巨大的推力,我感受到了梦想实现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梦想和中国的梦想融合在起的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得到。相信不远的将来,你们一定能拥有最美丽的飞翔。

(《有梦就有动力》,有删改,王亚平,“2013年开学第一课”)

【材料三】

星辰大海的征途上,让世界听见中国梦想的声音,“天宫课堂”闪耀着拼搏奋斗、努力追梦的中国精神。从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再到如今“天宫课堂”的开设,中国航天一步步跨越星辰大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天宫课堂”让世界听见中国梦想的声音》,国际在线,未来漫评,2021.12.11)

“天宫课堂”彰显着中国科技自信。世界上最高的“天宫课堂”,顺畅的天地互动交流,实时身临其境般地面向全球的开放直播,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自信、开放和强大,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具体体现。

(《“天宫课堂”展现中国科技自信》,荆楚网,东湖评论,2021.12.11)

“天宫课堂”点燃了探索来知的科学梦想,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激发了新时代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就如同一座飞架在太空与地球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我国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爱国情》,荆楚网,东湖评论,2022.03.27)

【材料四】

以下内容为“百度百科”网页词条检索信息——

中国式浪漫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3,800,000个

中国式航天浪漫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杭州第 19 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改“实物烟花”为“数字烟花”,以此传递绿  色环保理念。相比传统实体烟花,数字烟花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具有成本低、灵活多样、安全等优  点。而造出数字烟花的,是多种计算机数字技术(以下简称数字技术)。数字烟花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燃放” 的电子烟花。技术人员会用到数学模型、模拟算法、图形渲染、粒子系统、随机性生成、物理模拟和交互控

制等诸多计算机数字技术。

在数字烟花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来创建烟花的 3D 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包括 烟花的形状,还包括它的颜色、纹理和爆炸效果等;此后通过物理模拟技术,模拟烟花的爆炸过程,包括烟 花粒子的运动、碰撞和能量消散等。为了使数字烟花在视觉上更加逼真,在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使 用实时渲染技术,将 3D 模型和物理模拟结果以图像的形式实时呈现出来。这种渲染技术需要使用高效的渲

染引擎,如 Unity 或 Unreal Engine 等。这些渲染引擎能够实时呈现图像的渲染效果, 并可以满足复杂的

物理模拟需求。最后, 为了实现数字烟花与现场视频图像的合成, 还需要使用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增

强现实技术,工作人员将数字烟花的图像与现场的视频图像进行合成, 使数字烟花看起来更加逼真。

总之,数字烟花是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物理模拟和实时渲染等多种数字技术制作出来的。这些技术 不仅可以模拟出烟花的爆炸效果,而且可以随时调整烟花的形状、颜色、爆炸高度等参数,使烟花更加灵活、

多样。

(摘编自《科技日报》)

【材料二】

亚运数字火炬手是真实用户在数字亚运世界的数字身份, 具有唯一性。亚运数字火炬手将现实世界的 “亚运火炬手 ”拓展至数字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直接参与到亚运会这一盛大的体育

文化活动中。

全球网民通过“智能亚运一站通 ”参加“爱运动、爱公益、爱绿色 ”等活动,就可以成为亚运数字火炬 手。成为亚运数字火炬手后, 可拥有代表亚运数字火炬手独特身份的数字权益, 包括个性化的数字形象、杭

州亚运会火炬手同款服装和“薪火 ”同款火炬的数字装扮等。

(摘编自夏亮《杭州亚运会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 ”)

【材料三】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阅读理解

“天宫课堂”:中国科普新高度

张保淑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 千米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近1个小时的太空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而且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课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频道和数个新媒体平台,此次“天宫课堂”向全球同步直播。

“天宫课堂”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时,“神舟十号”乘组成员、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和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为全国6000 多万中小学生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进行了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天宫课堂”开始成为中国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一大知名国家品牌。2022年 12 月和2022 年3月,“天宫课堂”两度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华丽转身为循循善诱的科学课教师,在九天之上向全球观众演示了一批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并揭示了背后的科学原理,激发了世界各国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科普事业也迈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A.____

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嫩”玩偶并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坠、落下,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做匀迷运动的感覺。一种过饱和溶液被从袋子中沿着短管挤出,在短管端形成液体球,而后基浮于空中、被一条超速毛动”微体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很快通体“结冰”,成为一个“冰球”。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交融混合后志不能自己分离开,而用绳子拴住一端,再用手臂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了….

“天宫课堂”不是教师自上而下单向讲解和演示实验的过程,而是有问有答的双向互动。王亚平老师给学生们留下这样的问题:从地面上来看,空间站上近似匀速直线运动的“冰墩墩”应该是什么运动状态呢?液态金属球在冷却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再辉现象?网友和地面课堂的学生也向航天员老师提出了多个问题。比如。在空间站里流泪是什么感觉?空间站无容器实验柜可以用来做什么研究?对这些问题,航天员老师给予了细致的回答和讲解。

B.____

“天宫课堂”无疑是自带“流量”,天然具有吸引力,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特别是实验演示、教学效果就可能会大打折扣。据了解,“天宫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精心选择航天员容易操作、实验效果容易观察并且与地面效果反差大的内容和项目。于是,人们看到“天宫课堂”呈现了一些在微重力环境下,与物体运动、液体浮力、液体表面张力等有关的实验,被“潜水的乒乓球”、倒影人像的“超大水球”、附着于水膜上的“中国结”等新奇的太空现象深深吸引。

C.____

通过3次授课,人们注意到,“天宫课堂”形成了“'天宫’+地面课堂”的互动模式,地面课堂的设置每次都有变化。在第一次授课时,地面课堂安排在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第二次授课时,地面课堂进一步划分为地面主课堂和地面分课堂,前者安排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内,后者则有4个,分别安排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在第三次授课时,地面课堂沿用了主课堂和分课堂的模式,前者位置没有变化,依然在中国科技馆。后者则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地面分课堂的设置和调整变化无疑扩大了“天宫课堂”的覆盖面,让更多地方包括特别行政区的学生获得与航天员老师直接交流互动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天宫课堂”在努力扩大地面课堂覆盖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无限宽广的网络世界。比如,在第三次授课时,航天员在回答地面课堂学生的提问之前,首先回答了网友提出的两个问题,这将进一步激发网友们探求科学知识的热情。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3月28日,有改动]

阅读

材料一:以下是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

材料二:

游戏成瘾让人变蠢?(有删改)

赵仲鸣

你曾经被游戏成瘾困扰过吗?答案藏在多巴胺中。

    什么是多巴胺?它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你可能也听说过多巴胺一旦分泌,就会感到快乐,但事实上这种说法不完整。多巴胺带来的更多的是渴望,当你想或者需要做有利的事情时,多巴胺就会分泌,它能促使你产生行动,或者持续去做一件事。小到你吃饭喝水,大到探险者學登珠穆朗玛峰,都是由多巴胺驱动的。

    同时多巴胺也是我们习惯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习惯的大脑区城是基底核,基底核的位置是多巴胺释放的重要通道。习惯一旦被储存在基底核中,将终生存在。你每重复一次,这个习惯在你脑海中相关的神经元建立的连接就越强,再次运行就越顺畅。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说要戒掉游戏,过一个星期又开始沉迷的原因。

    你可能会觉得,玩游戏只是一个习惯,终身存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游戏让我们的多已胺浓度大幅提升,从而让我们对多已胺产生了某种耐药性,让我们不会再对现实中一些微小刺激产生的多已胺有兴奋和喜悦的感受了。你大脑中的多巴胺阈值越高,你就越不在意现实中的成就感和控败感。这就是为什么游戏成瘾的人,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经常会给人感觉很丧。

    而游戏设计者使尽浑身解数让你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击败一个敌人,释放一个技能,打开一个宝箱,语音提示“你超神了,做得真棒!”视觉、听觉、成就感、获得感,所有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渠道,全部被游戏利用。你每重复玩一次游戏,你大脑中相关的习惯神经元就会重复记录这个动作,继续加强它。所以,一回到熟悉的场景后,你就会更熟练地打开游戏。

    研究表明多巴胺具有改变前额皮质的功能。一项针对游戏成瘾的孩子的脑成像研究表明:长期游戏成瘾的孩子,大脑结构发生变化,额叶部分受到了损失。额叶受损意味着什么?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理性控制中枢,有着决策、理解抽象概念、对未来的规划、控制冲动等功能。一旦额叶受损,你的控制力、认知功能都会下降,包括语言、逻辑等神经元连接会越来越弱,你将越来越难以读完一篇长长的文章,难以耐心看完一部经典电影,难以做一些长远的规划。

    说得直白一点,长期沉迷游戏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蠢。

材料三:

(一)来自网络游戏爱好者的话

    我只知道打游戏使我脾气变得暴躁了,前一秒还是个安静的女生,下一秒拿起手机和队友互相嘲讽,周围人都被我吓一跳。感觉自己真的控制不住想骂人啊。(网友“风不留wo”)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我们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你们带来的书和文具我们不喜欢。谢谢。(某留守儿童)我的天啊,我一直以为四大刺客分别是李白、韩信、兰陵王、荆轲,在王者荣耀里他们就是这样的身份啊……在老师讲荆轲之前,我一直以为荆轲是女的。(某小学生王者荣耀玩家)

(二)来自专家和媒体的话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方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人民网)

    我曾去某省评估国家的一个政策,在一个乡里,孩子们本来也沉迷游戏。后来学校成立了足球队,一放假、一放学就训练,孩子们身体好了,晚上倒头就能睡。我们现在面临着如何让孩子从虚拟世界走到现实世界的问题。(北京法援中心主任、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工作顾问佟丽华)网络游戏的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参与其中的商家、厂家,必须想方设法在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设备和游戏的音乐、故事环节的设定、晋级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尽最大可能地抓住游戏玩家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专业化设计,使自己设计出来并在线运营的游戏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的喜欢和尽可能多的用户在时间、精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节选自《数据、社交绑架与来成年人健康成长研究报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