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宇宙生命之谜》同步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 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 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 过程还将至少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 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 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 的,因为在4000万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 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 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 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 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 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 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 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 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⑥ 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哪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请简要概述。
(2)、作者说人类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想要知道他这样说的根 据,应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具体原因。
(3)、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阅读第④自然段,说说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是什么。
(5)、你觉得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会排队的毛毛虫

    毛毛虫是蝴蝶或蛾的幼虫。它们的头紧紧地藏在硬毛中,很难分(辨  辨)出眼睛和嘴巴,可是有一种会排长蛇队的毛毛虫吸引了我。

    这种毛毛虫的成虫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但是幼虫不但会排队,还晓得织帐篷居住。它们排队到哪里去呢?原来是要集结外出,大啃植物的叶子。大批毛毛虫一起用餐,轻而易举地就将一棵树的叶子啃个精光。

    这些幼虫都是“夜猫子”,在黄昏或夜晚出来觅食。通常是由一只队长带头,其他毛毛虫就头顶着前一只伙伴的屁股,一只贴着一只排成一列或两列前进,队伍最高的纪录是六百只。为了预防自己走岔路跟丢了,毛毛虫一面爬一面吐丝,这么一来,即使走丢了也可以找回原路。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毛毛虫诱上花盆的边缘。毛毛虫一走上花盆就不断沿着边缘前进,它们的速度有时快有时慢,平均一分钟走九厘米。;如果将队长夹走,排在它后面的那只毛毛虫就主动补位,成为新的队长,前进的队伍丝毫不受影响。令人惊讶的是,这群硬头毛毛虫不吃也不喝,就这么没头没脑地(连续  陆续)走了七天七夜,直到筋疲力尽才停下来稍作休息。终于到了第八天有一只毛毛虫突破困境,离开队伍爬下了花盆。当晚,所有毛毛虫在那只毛毛虫“英明”的领导下重(反  返)家园。

材料三

圣甲虫(节选)

——法布尔

圣甲虫用牙齿挖掘,又用强壮的前腿分拣,不一会儿便搜集了许多有用的材料。接着,它便把有价值的东西统统压到身子下面,用四条细细的后腿不停地搓动,使所有材料黏在一起形成圆圆的小球。劳碌的圣甲虫就这样持续地工作着,食物团眼看大了起来,一开始像个小胡桃,继而又堆得有苹果那么大。我曾见到过有贪吃的小家伙,把球堆到足足有拳头那么大。

完成食物球并不是圣甲虫唯一的工作,这些小虫们总是要①____劳碌,把刚刚完成的杰作运送到合适的地方。于是一趟不那么惬(qiè)意的旅程就此开始了。圣甲虫运送小球的方式很②____。首先,它趴在小球上,用后腿紧紧地抓住球面,接着小心翼翼地使自己的头朝向地面,用两条粗壮的前臂支撑在地面上,开始缓缓地行走。与其说是输送食物,这种倒立行走倒更像是一种滑稽的表演。头朝地,看不到前方的圣甲虫凭着感觉缓缓前行,所以它常常会误入歧(qí)途,踏上险峻得几乎无法攀爬的斜坡,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可圣甲虫的天性中似乎就有着倔强的因子,因此,它从没有任何回避或放弃的念头。它推着沉重的球,小心翼翼地登上陡峭的斜坡。即使是小小的砾石或枯老的草根也能绊住圣甲虫,使它失去重心,与沉重的球一同滚下斜坡。可屡次失败的圣甲虫越战越勇,十次,二十次,无论怎样艰辛,它总是耐着性子,果断地重新来过。许多时候它终究是能够成功地逾越所有的障碍,偶尔会有仅仅凭借自身力量无论如何也无法克服的障碍,小圣甲虫才会迫不得已绕道而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