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最近,ChatGPT火热“出圈”,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小深也积极参与其中。下面是他在网上搜集的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探究。

材料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爆火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RLHF),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

(选编自《光明网》2023年1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二:2025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结构预测

(数据 中国电子学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既有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形式上,教育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好其便利性的一面,同时规避其有害性的一面,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内容上,教育需要思考未来社会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核心素养,有哪些是机器可以替代的,又有哪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这实际上是对教育职能的再定位、再认知、再深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未来ChatGPT如何改进,它带给教育的不是危机而更多的是契机。从人类历史发展看,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不断更新迭代的进步史,更是一部人类自身不断解放、不断完善的进化史。科技进步不仅促进了人类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更增加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可选择性、便利性,提升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这与教育的使命和价值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

ChatGPT全称为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即可以聊天的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实质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其工作的原理是,先给它提供一个庞大的语料库(通常是直接从互联网上抓来的),让模型通过上千亿个参数对这些文本进行打散、标记、学习,构建起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然后再依据这个预测模型,推定任何给定句子中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

换句话说,它给出的结果是概率性的,而不是确定性的;它回答的方式只会忠实地按照内在的预测模型进行。如果对其进行诱导性提问或者其依赖的语料库被污染,往往会给出错误乃至是偏离道德伦理的回答。这就是为什么它有时候表现得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有时候又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更为致命的是,在面临价值或伦理选择时,它无法像人一样把握分寸、权衡利弊,进行深度思考和价值判断。而这些正是人类所独有且无法被机器代替或超越的地方,也是教育的价值或契机所在。

(选编自《现代教育报》2023年3月3日,有删改)

(1)、下面对相关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是基于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的能力。 B、2017-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大幅度提升,到2025年预计公共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占比最大。 C、ChatGPT对教育的内容上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教育职能的再定位、再认知、再深化。 D、如果对ChatGPT进行诱导性提问或者其依赖的语料库被污染,ChatGPT会给出错误乃至是偏离道德伦理的回答。
(2)、用并列复句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3)、材料一的画线句子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4)、有媒体和机构整理了“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10大职业”,其中包括“教师”。小圳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因此面对ChatGPT很是恐慌,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对话。

小圳:ChatGPT功能太强大了,让我很有危机感。我以后还想成为老师呢,老师都要被取代了,这可怎么办?

小深:小圳,你不用担心,ChatGPT虽然功能强大,但不会取代老师的。

首先,通过材料三,我们可以知道(1) (2) 

其次,通过材料二,我们可以知道(3)

因此,ChatGPT是无法取代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况且有了ChatGPT的助力,以后的教育会更加高效的。你这么细心,又非常努力,我相信你一定是可以实现梦想的!

举一反三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各大电视网作了整天的特别报道。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纽约市通常灯火辉煌的帝国大厦今晚熄了灯火,以示哀悼。

       里根总统在白宫内电视机旁观看到爆炸时,“震惊得一语不发”,里根夫人失声喊道:“天哪,不可能!”在同国会领袖们商议后,里根决定把原定于今晚发表国情咨文讲话的时间推迟到下星期二,并派布什副总统前往佛罗里达太空中心慰问死难者家属。正在开会的众       议院中断了会议并随即宣告休会。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为死难者哀悼的钟声。

       今天在卡纳维尔角观看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悲剧时,由震惊而转为悲痛,不少人失声痛哭。

       今天晚上,里根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七名宇航员不幸罹难表示哀悼。他把这一事件称为“全国的损失”。他说:美国将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将有更多的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进入太空。

       …………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她是第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1万1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今天,兴高采烈的学生们在教室里观看载有自己的教师的航天飞机腾空实况时,突然陷入混乱和悲哀。

       美国共有四架航天飞机,迄今共进行了24次飞行,这次失事的“挑战者”号已进行了十次飞行,是历来技术故障最少的一架航天飞机。宇航局已宣布,在查明这次事故原因之前,将中止一切航天飞机的活动。

       今年美国原定将有15次航天飞机的发射,是“太空时代开始后最重要的一年”。宇航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今天发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损失七名宇航员的悲剧,而且是美国整个太空计划的重大挫折,将大大推迟各项太空活动,其长远影响尚难估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花朵,但实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②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1,1,2,3,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花朵有什么关联呢?请耐心点,答案马上为你揭晓!

    ③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在一定条件下,细致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虽然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中,这些嘤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往往不会超出34和55、55和89或者89和144这三组寂字,这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2个数,很有趣吧!这样排列的目的,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繁育更多的后代。

    ④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还有许多体现。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技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

    ⑤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呢?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刷脸支付”的历史与未来

    最近有报道称,即将试营业的微众银行将推出人脸识别业务。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刷脸”将取代数字密码。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自然》杂志就有文章讨论人类自身对人脸的识别能力,研究证明虽然大多数人能够通过面部特征区分身边的朋友、亲人,但极少有人能清晰描述这些人的具体特征,更无法准确表达对人脸进行识别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机器仿生人类的人脸识别能力可行性不大,尽管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能领域也逐渐发展,对于人脸的自动识别的研究逐渐兴起。最初人脸识别被当作普通的计算机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没有获得较大突破。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开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基本解决上述流程中的问题,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了可能。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的脸部特征来鉴别人的身份。和其他的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人的脸部特征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所以利用人脸来鉴定身份具有天然的优势。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搜集并初步处理人的脸部图像信息;第二步,从采集到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第三步,进一步处理已有信息并将它们保存;第四步,比对,把需要识别的人脸与已经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和甄别。

    这一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包含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脸的构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脸部特征时,究竟该如何取舍?再比如,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脸部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太容易及时更新。还有,人的脸部经常会出现一些装饰物(眼镜、帽子等),这些东西会不会干扰最终的判断?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界条件稍微有变化,如光线强弱,拍摄角度,都会影响人脸成像,如何准确无误的辨识众多人脸,是一直以来困扰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科学家们的基本问题。

    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起步于90年代后期,并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等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应用到了刑侦、海关安检等领域。

    虽然人脸识别尚没有得到普及,但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2013年的下半年,芬兰、英国、日本等国家就相继推出了刷脸支付系统。不难想象未来的某天,刷脸支付的浪潮将席卷而来。

(作者:刘心霈《光明日报》,2015年01月30日10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ō)、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少年情绪管理

材料一:

①情绪管理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以下是两个有关情绪失控的典型案例:九年级学生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小军急眼了,对老师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

②七年级学生小霞(化名)特别爱玩手机,妈妈暂时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还把门一脚踢坏……

③针对青少年不擅长管理情绪的情况,中学教师卓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青少年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冷静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要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学会和同伴交流沟通。教育硕士李莉也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随情境的变化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能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被人所接受的情绪反应,那么,这样的表现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材料二:

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3~20岁青少年的常见情绪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焦虑、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女生的积极情绪类型明显多于男生。在积极情绪类型中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此外,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_(数据来源: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材料三:

①万文昌: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 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②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沉默会抑制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材料四:

个人情绪调整常用方法举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