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小白鸥-情境题】语文三上“美好品质”第八单元自测卷

聪聪给大家分享了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他身上的美好品质吧!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佚 名

①钱学森先生为祖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②1935年,钱学森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有一次,他和两个同学去影院看电影,身边的美国白人让服务员说:“先生,对不起,那位客人不愿意和你们坐在一起,你们可以换到另一个座位上去吗?”钱学森听了____,但他克制住了自己,只是起身离开了电影院。从此,钱学森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立志要发愤读书,振兴中华。他曾说:“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

③1949年钱学森历时五年,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每月工资只有350元,但他想到国家面临的种种困难,总是____,他曾获得“何梁何利优秀奖”,奖金高达100万港元。这笔巨款支票汇到后,他____把钱捐献给促进沙漠产业发展基金会,专门用于支援我国西部的沙漠治理。

④1960年,中国的导弹事业刚刚起步,钱学森一心扑在导弹事业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攻克一个个难关。有一次,一位普通战士,因一件“小事”受到了钱学森的表扬。这位战士在进行弹体内外观察时,发现弹体内部有一根大约5毫米长的小白毛,担心因此造成通电接触不良,他用镊子夹、细铁丝挑,都未能取出小白毛,最后用一根猪鬃(zōng)才把它挑出来。钱学森对此____,他慎重地把这根小白毛包好,作为典型案例教育全体航天科技人员。

⑤1966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让全世界为之瞩目。钱学森却说:“我只是一名科技人员,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我个人只是恰逢其时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

(1)、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成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填字母)

A. 毫不犹豫 
B. 气愤不已 
C. 赞赏有加 
D. 寝食难安

(2)、请你阅读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补充梳理出科学家钱学森的三个故事。

(3)、请你根据文章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⑴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终于”一词,说明钱学森回国特别不容易。

⑵战士将“小白毛”从弹体内取出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要严谨。

⑶1966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钱学森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4)、请你默读文章,说一说为什么说钱学森是“人民科学家”。

⑴钱学森的贡献:

⑵钱学森的担当;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抗日英雄杨靖宇(节选)

郭红婴

1940年2月23日凌晨,乌云密布,狂风肆虐,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盐粒似的细碎的雪,打得人脸上生疼。借着微弱的亮光,杨靖宇边打边走,来到了濛江县的保安屯附近。但不幸被敌人发现,一大股敌人将杨靖宇团团围住。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上来的敌人。敌人吓得不敢上前,缩在远处猛叫着:“杨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过来就让你当东边道司令。”杨靖宇回答敌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

听到敌人的吼叫,杨靖宇会想些什么?

日本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齐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浸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号叫着蜂拥而上。这时杨靖宇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一个抗联战士为何如此英勇顽强,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肠胃,日本军官惊呆了:在这个只身与数千名日本兵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

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有删改)

课外阅读轩

我代表我的祖国

①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②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经常受到一些人的(忽视 蔑视 歧视)。

③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无论把他们送到哪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 激怒 激起)了,他走到这个外国学生面前,大声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④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每餐经常只是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动 轰动 惊动)了整个画界。

⑧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①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ㅤㅤ②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ㅤㅤ③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去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80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做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ㅤㅤ④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敌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