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拔尖特训】小语二上 第六单元 15 八角楼上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李时珍亲尝曼陀罗

佚 名

李时珍是明朝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曾踏遍各地寻找药材。

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一了解,原来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关于这种草药的记载。可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李时珍决心找到它,进一步研究它。

后来季时珍在采药时找到了曼陀罗。他按山民说的办法,用曼陀罗泡了酒。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口尝一尝,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报了一口,觉得味道很香;又抿一口,舌头乃至整个口腔都发麻了;再报一口,人昏昏沉沉的,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一旁的人都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了过来,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醒来后的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这种草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有人埋怨他太冒险了,他却笑着说:“不尝尝,怎么能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就这样,又一种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选自《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有删改)

(1)、【思维导图】李时珍是如何发现并一步步研究曼陀罗的?请排序。

①查阅药书   ②发现“山茄子   ③亲自尝曼陀罗   ④记录曼陀罗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⑤找到曼陀罗

(2)、从文中加点的“又”字可以知道(填序号)( )
A、之前已经有其他用于临床麻醉的药物被人发现了。 B、曼陀罗是唯一能够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 C、所有的临床麻醉药物都是李时珍发现的 D、曼陀罗是最早被发现可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
(3)、【语文要素】请你给文中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做一张名片。

姓名

朝代

职业

事迹

品质

举一反三
请你阅读唐朝著名书法家怀素的故事,并回答各题。

怀素种蕉练字

①唐朝是中国佛教大发展的时代,当时有许多僧人,不仅精通佛学,而且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湖南零陵人怀素就是这样一位和尚,他以书法著称于世。他的草书造诣很深,运笔连绵奇逸,结构富于姿采,字形、大小富于变化,然而法度严谨,布局一气呵成。他留传至今的《自叙帖》等一直被历代书法家奉为草书中的瑰宝。

②怀素家境贫寒,年少时就出家到永州镇绿天庵做了和尚,诵经坐禅等佛事之余,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买不起大量纸张,就找来一块木板,涂上白漆书写。写满后,抹去墨迹再行重写。但是漆很光滑,不易着墨。怎么办呢? 怀素想了个办法,他在寺院附近开辟了一块荒地,种植了1万多株芭蕉树。 芭蕉长大后,他每日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他写好一张后,就钉挂在墙上,与书帖仔细加以对照,分析哪些地方像,哪些地方不像,从中找出不像的原因。这样一张张练下去,直到熟练掌握了,才取下堆放在空室里。天长日久,他练过字的芭蕉叶竟堆了满满一间经堂。

③由于怀素日夜不停地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不能摘,摘光了树要死。于是他又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树前,在悬空的鲜叶上书写。盛夏,太阳就像一个火盆,晒得他汗流浃背;严冬,刺骨的北风卷着鹅毛大雪,冻得他双手皲裂,十指麻木,但怀素还是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练字,写完一丛叶子,再写一丛。悬空的叶子,必须悬腕悬肘提笔才能写上,对笔力要求极高。他的字一天比一天飘逸苍劲。

 (选文有删改)

课外阅读(一)。

我和战友黄继光

有令峻

①敌人调来了一个营的兵力集中冲锋,在上午11点多的时候占领了597.9高地,然后,敌人就抓紧在交通沟的沟口上修起了一个碉堡。

②敌人的碉堡位于我方阵地的东南方向。碉堡的前边一直到我方阵地,是一条100多米的开阔地。碉堡的右边是一道高高的山崖,左边是一道深深的山沟。从左右两边都过不去,无法从侧面把这个火力点打掉。当时营里也没有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一类打碉堡的武器,没法远距离地摧毁它,只好在机枪的掩护下,由战士们冲上去炸毁它。但我们的机枪对敌人的机枪形成不了压制和威胁。敌堡的射击孔位置比较低,也比较小,我们的机枪子弹打不进射击孔里去。

③就在这时,黄继光站了出来,对营长秦长贵说:“营长,我去!”接着,六连连长万福来的通讯员吴三羊也说:“我去!”教导员申维恒的通讯员肖登良说:“我也去!”

④营长秦长贵大喊了一声,说:“好!你们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由黄继光任组长,马上出发!”又命令机枪手,“机枪掩护!”

⑤黄继光背上背了一支带刺锥的步枪,背个黄挎包,腰间扎了一条皮带。他们三个人出发后,左手拿手雷,右手和小臂撑在地上匍匐前进,开始行进得还比较顺利。但又行进了三四十米,也就是离敌堡还有四五十米时,敌人的机枪一个劲儿扫射,吴三羊、肖登良就中弹倒下了。黄继光往前又冲了十几米,在离碉堡还有20多米时,也中弹倒下了。营长秦长贵把拳头往前边的土坡上狠狠地一砸,大叫了一声,哎呀!我就想,该我上了。刚才我就在琢磨从哪里往上冲,既能隐蔽自己不被敌人的子弹射中,又能尽快地接近敌人的碉堡。也就过了十几秒钟,只见黄继光趴在那里,双手在身子前边动了一下,原来是他把手雷把上的盖子拧开了,又把手雷的弦一拉,右手用力在地上一撑,身子随即站了起来,在敌人机枪扫射的子弹中往前猛扑了过去。扑到敌堡前,左手把手雷从射击孔塞了进去,并用胸膛堵住了两挺冒着火舌的机枪。

⑥手雷比手榴弹引爆的时间短,也就两秒钟。手榴弹拉了弦之后要过四秒才爆炸。黄继光显然是算好了手雷的引爆时间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尽全力冲到敌堡射击孔前的距离,才做出了这个重要的决定。

⑦手雷“轰”的一声爆炸了,敌堡顶上升起了一团烟雾。营长秦长贵一看,大喊了一声:“司号员,吹冲锋号!”冲锋号响了,战士们一跃而上,冲出了工事。几股队伍一起冲杀,快速来到敌人占领的交通沟上,冲沟中的敌人一顿扫射,打死打伤了许多敌人,重新占领了阵地。

⑧敌人这个碉堡,从垒起来到被黄继光炸了,一共也就六七个小时。

【注】本文是作者采访抗美援朝战士李继德而创作的一篇纪实文章,通过李继德老人的视角,享实、生动地再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母 亲

肖复兴

①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②她是我的后母,我从来不喊她妈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③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 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不疼就好,没事就好!”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④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闺女嫁到了内蒙古。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闺女大了,早寻个人家好啊,好!”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又叫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⑤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我总是深情地望着她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不是亲娘又怎么样?

⑥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有改编)

阅读《撒尿小英雄于连》,完成相应练习。

撒尿小英雄于连

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已打败了外国侵略者。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

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派出一个坏家伙溜进市政府的地下室去搞破坏。这个地下室里放着好多好多火药,( )一颗火星溅到火药上,( )会引起巨大的爆炸。那么多的火药能把整个市政厅和附近的房屋都炸坍,欢庆胜利的人们也都会被炸死。

再说这坏家伙堆好炸药,用一条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里,一点火,他就慌忙溜走了。这着了火的导火线,还“咝咝”地向地下室延烧进去,人们谁也没发现这危险的火花。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偏巧有个叫于连的男孩来到小院子里玩耍,他在墙角边发现了那闪着火花的导火线,正在一寸一寸地变短。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火药,并且在战争中懂得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来,恐怕也不行了。忽然,他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跑到墙角边,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哇!真灵,这泡尿竟把火浇灭啦!

(选自《聪明少年故事•外国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课外阅读。

站在自己座位旁的小伙子

ㅤㅤ    ①回家过年,归心似箭。
ㅤㅤ    ②出了检票口,我登上列车来到硬座车厢,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倚着窗子坐了下来。刚坐定不久,一个头戴老头帽、满脸皱纹的乡下老汉提着一个蛇皮袋,一屁股在我身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老汉弯腰把蛇皮袋推进卡座底下,然后冲我笑笑算是打了招呼。老汉也许很累,一坐下便把头歪靠在椅背上眯上了眼睛,不一会便响起了鼾声。
ㅤㅤ    ③这时,一个20多岁、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提着一个拉杆箱,站在了老汉的座位旁。他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闭眼睡觉的老汉,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然后,他举胳膊把拉杆箱塞进行李架,手扶着椅背,站在老汉座位的旁边。火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空气闷得要死。
ㅤㅤ    ④火车开动了。我把头转向窗外,看窗外流动的风景。老汉依然闭着眼睛在呼呼大睡。小伙子站在过道里,身体被挤来挤去的旅客撞得歪歪斜斜。一开始,小伙子身体还能站得笔挺,过了一个多时辰,小伙子的腰便自然地佝偻下来,胳膊肘支撑着椅背,分担着整个身体的重量。
ㅤㅤ    ⑤不知过了多久,那老汉终于睡醒了。他揉了揉眼,看了一下四周,对小伙子说:“站累了吧,快坐下歇会吧。”小伙子推辞着:“我不累,大爷,还是您老坐吧。”老汉笑着说:“我马上就要下车了!其实这个座位也不是我的。我今天有点感冒,脑子昏昏沉沉的,所以一上车我想找个空座先歇一歇,等人来了再还给他,谁知我一坐下就睡着了,这个座位的主人也没来。”小伙子开玩笑地说:“大爷,看来这座位是上天特意给您老准备的!”老汉哈哈笑着,和小伙子快乐地交谈起来。原来老汉为了给念大学的儿子挣学费,跑出来打工。小伙子是个大学生,放假后也没有立即返乡,而是在城里找了份事做。
ㅤㅤ    ⑥没多久,老汉提着蛇皮袋下了火车。小伙子坐在了老汉的座位上,用手捶着腰部和双腿。我说:“你真幸运,站在了老大爷旁边,要不然一路站着可够你受的。”小伙子却笑着说:“其实这个座位本来就是我的。”说着,从兜里取出一张票,正是老大爷坐的那个座位号。我惊诧道:“那你怎么不跟老大爷说呢?”小伙子眼眶湿润:“看到老大爷,我想起了我父亲,和老大爷一样,为了供我读大学,他出去打工了。现在也许正在某一列火车上往家赶,只是不知道他现在是站着还是坐着……”我沉默了,为小伙子的行为深深感动着、温暖着。
ㅤㅤ    ⑦火车一路行驶着,车厢里越来越冷,而我的心却越来越温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