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里,费孝通先生提出过四种权力,分别是横暴权力、____、____、____。其中的“横暴权力”,我们从字面上便能看出这种权力所具有的冲突性和激烈性。费孝通先生在另一部著作《皇权与绅权》中提到的“皇权”就是非常典型的横暴权力。费孝通先生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位皇帝,雄才大略,很有抱负,他想要筑城修河,开辟疆土。从长远看,这也是能造福子孙后代的。可遗憾的是,有时候,国家的财政实力跟不上皇上的雄心壮志,而皇上又利用手上的权力一意孤行,这样一来,就民怨沸腾了。各种各样的起义随之爆发,打仗就要流血,一场战争下来,国家元气大伤,于是就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经济慢慢好转,新一任统治者又开始重蹈前任的覆辙,于是新一轮的横暴权力又开始了。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
(节选自《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有删改)
近年来,农村城镇化突进,村庄空心化严重,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呈现出“半熟人社会”的状况。每逢春节,“候鸟”归乡,在外求学回乡的乌庄年轻人庭荣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常有着这样的困惑:“我就是认识这张脸,知道他是谁的‘爷’,我也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可是我就是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辈分。”
春节里,庭荣也寻访过一位姓范的林场干部,他表示自己的家乡也是宗族性自然村落。“我认得你,却不晓得你的名字,也是经常性的。一个老人家站在你面前,你认得他,却不知道他的名字,经常性的,你不打招呼,又不好,你打招呼,可能常叫错了。叫低了,人家不高兴。叫高了,又把你自己降下去了,言重说,把自己的家族辈分降下去了。称谓的这个事情,看起来不是一个问题,没人计较。但是求人办事的时候,你要是把这个搞错了,后面所有事情都不屑说的了。”
[摘编自刘小峰《“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乌庄的历史表述(1949—2016)》]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