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材料一:
①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国人心中也构想着不同的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还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鲜衣少年,还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酒后诗仙,每一句都能勾勒出这位盛唐传奇人物的剪影。因此,想讲好李白的故事,并不容易。
②最近上映的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的火爆出圈,似乎成功地做到了。不同以往主人公式的讲述方式,这部电影以大唐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用旁观者力求客观的身份,追忆式地铺开他与李白跨越数十年的友谊与交往,为观众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立体鲜活的文人形象。但是,电影想表现的绝非单单是诗人的生平经历,在168分钟的时间里,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大唐诗史和想象建构的结合,万里诗卷和独属中国人浪漫情怀的碰撞,跃然于屏幕,在每一位观影者心中埋下一粒“长安”的种子。
③影视作品为求创新灵动,往往无法完全避免会出现有悖史实之处。尽管《长安三万里》在零星细节的处理上有不符合李白等人实际背景的地方,但无论从审美、典故还是历史背景上已力求真实还原。在将基于史实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想象建构的浪漫主义色彩结合的同时,影片多处埋下细微的历史伏笔,展现了创作团队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创作素养。
④在人物造型上,中老年李白的建模大体遵照《唐名臣像册》中的李白相,而在船上纵情歌舞的舞姬婉罗姑娘脸上的桃花妆则借鉴了《簪花仕女图》中的唐代妆容,展示出唐代中晚期妇女审美的流行趋向。
⑤在剧情设计上,岐王府设宴颇具看点。席间,王维与李龟年的相遇其实暗指王维曾作诗《江上赠李龟年》,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而少年杜甫的出现也是《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典故借用。实际上,杜甫写这首诗时已是安史之乱之后,岐王府昔日繁华不见。此时二人在江南的落魄重逢,也是对世道衰落的追忆。
⑥在有限的篇幅中,影片还是较完美地呈现了基本遵循史实的主要事件,在不破坏真实性的情况下,又以戏剧性的人物塑造和艺术感、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制作,发挥想象,将历史人物以影像化和立体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厚重历史与趣味演绎相结合。
⑦因此,国产动漫要拍的是中国人,是中国文化,是中国审美,也是延绵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
(摘编自吉嘉洁《长安三万里:一封写给中国人的浪漫“情书”》)
材料二:
①《长安三万里》的逆袭,是近年来国潮动画崛起的一个缩影。2015年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近年来国潮动画崛起的开端。当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在怀疑声中一路收获超过9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国产动画影史票房冠军。2019年7月,《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第5天,累计票房已超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9.56亿元,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新晋票房冠军。最终,《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当年众多国内外动画电影中杀出重围,牢牢占据动画影史票房榜首。
②有业内人士这么解释《长安三万里》的成功:作为暑期档爆款电影,它吃尽亲子观影红利,并且充分聚焦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持续破圈。许多观众好奇于《长安三万里》里角色腿短身长的形象。于洲解释,这是因为制作采取了唐风造型,参照了唐代绘画和唐俑雕塑,就连很多片中的马都有原型设计。
③“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用现代观念和技术手段呈现中国美学、讲好中国故事。”上半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介绍国潮动画《中国奇谭》时如是说。
④近年来受欢迎的国潮动画一直在探索当下动画片的中国风格。谈及近年来国潮动画崛起的强劲势头,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贾云鹏表示,这让国人重新“温习”了以《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动画高峰时期的作品。视觉方面,国潮动画的人物造型力求表达中式神韵,拥有或唯美或个性的五官特征,身着充满中国文化符号的服饰装备,彰显独特的本土特性;场景方面,影片的背景由中式建筑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构建了富含中国特色的视觉奇观;画面氛围方面,创作者格外重视意境美和人文自然和谐气质的表达。这些特征,无疑是对“中国学派”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中国动画应该坚持的艺术创作重点。
⑤“从近几年国产动画创作来看,国产动画依靠中国独有的文化积淀,从神话故事中起源,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内心活动、情感诉求、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有了深度融合。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曾说。
⑥“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可供动画电影创作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只要影片的切入点有独特之处,表达方式上能与观众形成互动、与现代价值观相匹配,就会有市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
(摘编自邓崎凡《国潮动画崛起的密码正在被破译》)
初(1)班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性学习,文佳收集了中医学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
①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中医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②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中医学以天人合一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疾病及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再以并证论治原则,制定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阴阳调和平衡而康复。
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健康和长寿的需要,也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⑤新时代人类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关注生命、重视生命、研究生命,寻找生命的密码,把握生命的规律,延长寿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质量。
(摘编自汪金友《给中医更大的用武之地》)
材料二:
①“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
②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惟有采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③传承精华,就是要让中医药发扬光大。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中医药的精华,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散落在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中,这是中医药学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传承不足,让多种中医技艺面临失传,让中医医道艰难延续。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必须培养大批中医“专才”,这样才能使“国宝”代代相传。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投。师承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才之基。
④守正创新,就是要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当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⑤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必将让中医药获得无限生机,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
(摘编自白剑峰《守正创新,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
材料三:
①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打造2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水创新中心,2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0个左右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00个左右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形成一批中医优势专科。在国家的引领和大力支持下,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
②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在全世界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治,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中医药作为一大亮点备受世界瞩目。
③要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就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建立符合其特点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同时,要加强研究论证,总结摸索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切实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让中医药文化在中华大地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摘编自侠克《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
材料四:
2022年6月1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医药传承创新蓝皮书: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报告(2021)》(下称“蓝皮书”),对我国省际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行了评级和分析。
我国31个省份中医药事业省际竞争力排名前五 | |
第一名 | 北京 |
第二名 | 重庆 |
第三名 | 广东 |
第四名 | 浙江 |
第五名 | 四川 |
在排名前五的省市中,北京市在两年中稳居第一,在教育、科研、文化与对外交流方面的排名中均具有绝对优势。广东的排名校去年提升了2位,且在产业发展上连续两年占据首位。在中医医疗资源分布上,东部地区中医医疗资源占有量最多,广东省、河南省和山东省外中医医疗资源总量上名列前茅,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是人均中医医疗资源拥有量较高的省(区、市)。上海市依旧是全国中医医疗效率最高的地方。
(摘编自黄锦辉《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哪家强?广东排名全国第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