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新中考】练测本语文素养综合训练十四说明性文本阅读
从手指到 AI,人类如何算数
①人类是如何计算的?
②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小朋友们掰着手指数数。 对于进化程度尚不高的人类祖先,手指为人类计算历史写下了里程碑式的第一页。
③不久前中国第一家综合收藏型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携手合肥子木博物馆,以“运筹”“机巧”“掣电”3个单元,展示了80件东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计算器具。
④其实,博物馆目前已经收集到4000多件科学仪器藏品,并对历史上实物已经失传、带有文字记录的中外著名科学仪器和技术发明进行研究性复原。此次展览的80件计算器具中,博物馆研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复制了古巴比伦数学泥板、战国竹简《算表》,复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里程计、宋代的计里鼓车,用乐高搭建了古希腊安提凯希拉装置,研制了席卡德计算器、帕斯卡计算器和莱布尼计算器的互动模型。
⑤计数是算数的基础,人的10个手指成为最简单方便的计数工具,这大概也是十进制计算的根本原因。在古代世界,“手指计数法”被发挥到了极致。 现在的人们可能想象不到,欧洲中世纪的手指计数方法,甚至可以用两只手来表示多达99的数字。 直至今日,手指计数仍然在口语、手语和手势交流中广泛使用。
⑥作为人类早期计算实践的起点,除了手指,我们的祖先还利用绳结、算筹、算数等来代表离散数的单元,以移动和排列这些单元的方式来实行简单的运算。对于较为复杂的运算和函数,人们会将计算结果排列成表格或用比例规、计算尺、列线图等模拟计算装置,这些早期的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手动,没有分化出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装置。
⑦在我国,2017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发现了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算表》,并在同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算表》呈表格形态,核心部分是由“九”至“一”及其积“八十一”至“一”构成的九九法表。 《算表》还可以通过丝线交叉,运用交换律将两位数乘法转为4个交叉点数相加,实现快捷运算。
⑧而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这样的计算器具已经不够用了。
⑨17世纪,机械计算器的构想首次付诸实践,19世纪中叶真正实现商用。 机械计算器的广泛使用,符合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差分机和分析机是机械计算器发展的顶峰,分析机已经具备了程序制的思想,也预示着未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⑩但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电子计算机则是科技史上的一次伟大综合。把电力引入计算机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计算速度。从此,计算不再只是算术,而是智能活动,计算机也不再只是计算工具,而成了人工智能。
⑪如今,到处可见的智能手机不再被称作“计算器具”。这种对计算的遗忘,恰恰证明了计算已经深陷在人类活动的每个角落。世界的数字化也让一切问题都化为计算问题。
⑫计算器具无处不在,但却隐而不彰,预示着人类或将进入智能计算的 AI时代。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 11月 3 日 12版,作者叶雨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