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2

《藤野先生》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暗线是。本文按顺序组织材料。
举一反三
(二)

       ①明代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薄海内务,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②我可能是受了徐夫子的感染,汽车、火车,抵屯溪后鞍马未顿,就踏上了登黄山的路。

       ③乘黄山索道、攀始信险峰、登石猴观海,而后取道清凉台、莲花峰、天都峰回返。

       ④近视群峰巍巍,晴川历历;远眺天际耸秀,岗山隐隐。黄山以它豁达的气度和悠闲的情致向游人洞开着。

       ⑤也可能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是跟着这“感觉”走的,我眼中的黄山不如意象中的黄山。

       ⑥我一直在想:古人将黄山冠以“天下第一名山”有没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怎么解释“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呢?又如何解释“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这些疑问一直在困惑着我。

       ⑦我说这话绝没有贬低黄山的意思。黄山的确很美,很奇,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让人心醉,让人着迷。

       ⑧我也曾游历过许多的名山大川,它们都是亿万斯年天地造化之物,山山岭岭都涌腾着灵秀之气。每一座名山大川都有它独特的韵致,蕴寓了无穷的自然之奥秘,是多少人多少代也难以读懂弄清的。实在没法比较究竟哪个山该是第一。我不能欺骗自己的感情。“桃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不都是美吗?  

       ⑨下山了,我和几位不相识的人攀谈。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得更为直率:“只要是人们认可了的事,最好不要反对,否则,会被看作大逆不道的。”

       ⑩接着他给我讲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他当年在皖北插队的地方,一位老汉的孙子患病让当地的一位名医错诊而死了。这位老汉却说,连最有名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孩子的病,看来他该死。

       ⑾这则故事也许和黄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却道出了一个深沉的事实:闭塞、守旧、迷信以及门户之见的封建意识,千百年来一直束缚着炎黄子孙。好的一俊遮百丑,猛吹猛捧;差的当头棒喝,没有一点是处。这铁律一样的事实人们反而乐于接受。冲破这种羁绊该是多么艰难啊!在这如诗如画的黄山,本来我不该想这么多沉淀了的伤感和已经被世人感叹过了的感叹。

        ⑿但是,毕竟我亲眼见到了你——黄山,为了探索,为了追求,我还会再来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夜的灯光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⑪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⑫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⑬“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⑭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⑮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⑯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衣服上的补丁

    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个大款。

    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表皮。在等待车辆维修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过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他决定还是回去。为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他有些微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工作太忙,他回去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穿着那件缝了补丁的衣服在各种场所穿梭,还谈成了一笔久拖未决的大业务。一直忙到了晚上,他想起了身上穿的是件破衣服,就脱了下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第二天早上,他照例驾车到公司上班。不一会,进来两个警察,警察说明来意。原来,昨晚本市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绑匪绑架了跟他相邻的一家公司的老总。老总家里报了案,如今绑匪已被擒获。在审讯绑匪时,绑匪竟然意外地说,他们原来是想绑架他的,所以警察今天来提醒他注意安全。

    他吃了一惊,问警察:“那他们为什么没有绑架我呢?”他知道,如果他遭遇绑架,他百分之百不会报警,而会尽一切可能满足绑匪的要求。他以前曾经考虑过这种事的应对方案,他惟一想的是必须不惜代价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为你西装上面的补丁。”警察说。绑匪交待说,他们原计划是要绑架他的,可他们看到了他西装上面的补丁,便推想,他也许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有钱,因为有钱人怎么会穿打补丁的西装。还有一个绑匪说,他衣服上的补丁就像他母亲给他自己衣服上缝的补丁,因为他们有这样相同的母亲,所以他不支持绑架他,而中途换了目标。

    他一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意外的补丁竟然救了他。警察临走的时候问他,他衣服上的补丁是谁缝的,他说是他的母亲。警察说:“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

    上午,他昨天谈成的那笔业务正式签字,客户问他:“你昨天穿的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今天怎么没穿?”

    他不好意思地说:“换下洗了。”

    那位大客户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能跟你签约,都是因为你身上的补丁。从小小的补丁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你是个艰苦朴素的人,而一个艰苦朴素的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跨年地瓜就没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

       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躯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速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水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捡来的手机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只被解放的马来熊

①2022年12月31日,红山动物园的明星马来熊“老马”在熊馆内舍离世。在老马的补告中,饲养员们写道,“我们仍记得,老马第一次进入熊馆外场探索时,正是美好晴亮的春天,老马坐在油菜花旁抬头打量飞舞的蝴蝶,温暖的风从城市吹来又吹回到城市,在这里短暂停留时,它也会安静地陪在老马身旁。”

②饲养员彭培拉至今仍记得初见老马时它的模样:那是一头32岁的马来熊,身上的毛发褪色脱落,眼神浑浊,视力退化严重,吃东西时口水就从嘴角流出,脖子两侧的赘皮拖得老长,背也弓了起来。一天里,老马只会起身两三次,其他时间都躺在草堆上半梦半醒。她试着在糊糊里加一些苹果,但苹果总是被剩下,她这才更加确认老马的牙齿已经掉光了。

③彭培拉和老马独处时曾反复问自己,“如果一天到晚只吃糊糊,也不能享受阳光,那它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就是让老马走出内舍,享受新红山的生活。

④前两年,彭培拉为了考察红猩猩的生活环境去过一次马来西亚,那里是老马和它的伙伴们的故乡。在保护区里,有两三人才能合抱的热带巨树,有自然倒下的朽木,三三两两的小马来熊在树林里穿梭,要很努力才能发现它们的身影。马来熊的长爪子弯曲而有力,是爬树的一把好手,它们经常在树枝上休息,或者在倒木和树皮间嗅闻寻找昆虫。在当地,马来熊也因为它们胸前美丽的金黄毛色被叫作“太阳熊”。

⑤当时,老马已经很难让彭培拉把它和那些一口气能爬上几十米高大树的“太阳熊”联系在一起。第一次见面时,她呼喊老马的名字,但老马几乎没有反应。连日常打扫笼舍也要看运气。打扫猛兽笼舍之前,饲养员需要严格按照“人兽分离”的操作规范,用声音或者食物把动物引诱到另一个安置笼里。但它视力不好,找到另一个笼舍的入口都要大费力气,如果太久都没找到,当天只能放弃打扫。

⑥更严重的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老马左前脚总是一跛一跛的,不能着地,彭培拉曾以为是老马年纪太大得了关节炎,但地仔细观察终于确定了老马不爱起身活动的真正原因:由于长期缺乏运动,它爪子上的长指甲已经倒着扎进了肉里,左前脚被指甲戳破的伤口已经感染发炎,只要一用力就病。指甲一天不剪,老马就要在这种坐立难安的状态里受煎熬。

⑦此后一段时间,在彭培拉的照顾下老马的状态逐渐好转,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在确定老马已经没有牙齿,爪子内翻失去攻击力,几乎不能站立之后,她开始在其他饲养员的监护下尝试接触老马。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工接触照顾,彭培拉为老马剪指甲的提案终于被通过。2022年1月底,地和其他饲养员一起把老马引诱进压缩笼,老马已经习惯了和她接触,心态平和。随后,四个爪子的剪指甲作业在一小时内迅速完成。

⑧剪完指甲之后,老马终于开始有了“熊样”。有一天,彭培拉在食谱里加入了一整条新鲜的鱼,正准备把鱼切碎时,老马的鼻子一皱一皱,寻味而来。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一整条鱼都给了老马,没想到的是,“老马在吃鱼时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它先用爪子把鱼摁碎,吃掉相对柔软的内脏,再用嘴巴把鱼一点一点碾成小块,缓慢吞下。不到半个小时,一条鱼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⑨她看着老马努力吃鱼的样子看到入迷,第一次感受到老马是一头货真价实的熊。

⑩红山的新熊谷于去年年底建成。熊谷东侧地形错落,几棵巨大的雪松在场地中间拔地而起,投下一大片树荫,落叶覆盖在柔软的木屑上,就像真正的森林一样。西侧则植被茂盛,一处细细的兽道在红山原生的小山坡上蜿蜒而过,如果熊不愿意被游人看到,就可以躲在山坡的植被后面。

⑪为了鼓励老马探索熊谷,彭培拉精心布置了外场。她自己带着羊奶、蜂蜜水,草丛里藏着老马最爱吃的熊猫馒头,取食器里装满了水果和美味的面包虫,可能会滑倒的地面上铺了稻草,老马每天躺着的小床也被搬了出来——她希望老马闻见熟悉的气味能更安心。

⑫在几位饲养员的保护下,老马小心翼翼地踏出了第一步。从笼舍到熊谷外展区的几十米距离,老马走走停停,休息了两三次。熊谷的花开得正好,老马慢慢踱步到一片油菜花里,小蝴蝶在它身边上下翻飞。它先是迷茫地四处张望,接着像是闻到了什么香味似的,开始对着树干摇头晃脑,在草丛里用鼻子拱来拱去,寻找掰碎的熊猫馒头。彭培拉觉得,虽然以老马的视力不一定能看到黄色的花、白色的蝴蝶,但是它一定能感受得到阳光的照拂,脚下潮湿的泥土,偶尔停在它身上的小蝴蝶,还有春天的气息。

⑬“太阳熊终于站在了太阳下。”彭培拉觉得眼前的一切只能用如梦般美好来形容。

(选自《读者》2023年第7期,作者:邢逸帆。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