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监利市等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2023年5月28日,这是中国民航史上一个值得标注的日子,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记住的日子。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航成功。这标志着大型客机C919走通设计、研制、取证、首航的完整历程,在今天完成了“成人礼”,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也标志着从今天开始,中国的蓝天上,有了自己的大客机,它的名字叫C919。C919中的“C”,既是“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也是肩负大客机历史使命的中国商飞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第一个“9”,寓意是天长地久,“19”则代表的是这种大型客机的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材料二

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綦琦说,“这次商业首飞对C919客机来说具有从‘产品’到‘商品’的里程碑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彦仲说,“C919客机它不仅仅是一款飞机,它带动了整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也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C919飞机的成功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

(1)、读报要善于概括。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读报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的异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学的开山之作,《茶经》第一次系统性地总结了唐及唐以前茶生产的技术与经验,书中内容涵盖与茶相关的历史文化,茶从生产、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技术,以及由此而来的品饮艺术等,让茶文化上升到一个全新阶段。

在《茶经˙一之源)中,首次把人的“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将茶的功能以药用、食用、饮用上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让其成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大众网”2023.3.5)

【材料二】

隋唐以后茶饮更为普及,上至皇室,下至百姓,无不爱茶,品茶论茶也成为一时风尚。

唐代饮茶方式与今日不同,多不用泡,而是煎煮。饮茶时,先将茶饼碾碎成茶末,起锅煮水并时刻留意水沸的程度,一沸时“调之以盐味”,二沸盛出一碗水将茶末投放到锅中煎煮,再沸时将之前盛出的水倒回锅内“育其华”。

宋元时期延续了用唐代以茶末制茶的传统,茶臼等形象在宋元诗歌、壁画中屡见不鲜。待明清煮茶之法兴起后,茶叶不再需要研磨饮用,茶臼便慢慢退场。不过,今天很多地方还保留了擂茶的传统,在擂茶的工具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茶臼的身影。

更为常见的研茶工具当属茶碾。《茶经˙四之器》中说“碾槽,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做。”近来考古还发现了不少陶瓷质茶碾,可见有唐一代茶道兴盛,以陶瓷、木石为材质的茶碾更便于使用和传播。

中国人爱茶,爱其清雅甘醇的品性、爱其余韵悠长的回味,还有理藏心底念念不忘的家的味道,正如林语堂先生曾经写道:“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2023.3.3)

【材料三】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的建议围绕“推动中国茶走向世界”展开。

“茶叶出口,文化先行。”谈及做深茶文化,做强茶品牌,石濡菲建议,一方面,加强中国茶的保健功效研究;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相关历史文化资源,推进茶园建设与生态乡村、健康养生及文化和旅游建设相结合,打造茶文旅景点,形成一批与旅游融合的发展基地。石濡菲认为,提升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可以在充分阐释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的内涵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重点瞄准华人华侨较多的东盟区域。同时,要用好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各种平台,加大海外推广,推动符合国际健康趋势的茶叶品牌建设。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2023.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ChatGPT, 是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 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相比, ChatGPT 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归纳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学习数据产生的模式,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全球用户正在乐此不疲展开的,就是用语音和它聊天,讨论从学术到娱乐的各种问题:或者在页面史直接打字,输入想让AL 帮忙完成烧脑的任务,请它帮自己写代码、写文案、翻译……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

【材料二】

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一方面革新了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因技术尚不成熟、相关规则制约的欠缺而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比如在学术领域,已出现利用AI作弊、进行学术造假等现象。眼下,探索制定 Al 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实属当务之急。

②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通过使用智能工具可以把作业做得又快又准确,但是这种跳过思考过程、直接索取答案的行为,显然不利于思维训练:而且过度依赖智能工具,也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更论原创性,将情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明确可以使用AI写论文,但限于辅助工作,诸如搜集参考材料、错误更正、常规结构撰写等,并禁止抄袭、剽窃、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北京烦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指出, ChatGPT 转变了一般性的知识生产,但不是原创性的。“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的技术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它利用神经网络、海量的语言数据和文本数据来进行训练,通过机器来学习文字和文字之间序列的概率关系,基于上下文背景信息,通过概率关系来预测输出的序列词句。它不是在理解你的语言,只是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找出语言最优的概率,本质上是一个词和句序列的输出。”②在余胜泉看来,判断 ChatGPT 该不该用,就在于用它时有没有认知投入。如果有自己的创造性,大胆用。“智能工具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要代替人的思考,而是要增强人的思考,尤其是学生。”余胜泉表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促进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成长,如果使用 ChatGPT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那就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支架,使学生能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思考以前无法思考的内容,站到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这种应用就是积极的,应该鼓励。

非连阅读

【材料一】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兴趣及占比

圈点批注摘录习惯及占比

联系实际评价质疑及占比

有兴趣

81%

每读必做

11%

经常做

8%

一般

19%

凭兴趣做

32%

偶尔做

30%

无兴趣

0%

从不主动做

57%

从不做

62%

【材料二】

日常实用的阅读习惯:

①我会努力记住书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

②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我会停下来查找资料把它弄清楚。

③我会在读后跟朋友分享阅读的经验。

④我会随手做点儿笔记。

⑤我会在书上做点儿圈点批注。

⑥我会拿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做些摘录。

(素材来源: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材料三】

“我叫董宇辉,之前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这位8年带过50万学生的新东方英语老师,因为双语直播带货走红。

董宇辉为何能走红?作为带货主播,卖货是“副业”、讲课为“主业”的他的确与众不同。在直播间,他孜孜不倦地输出知识,传统文化与生活哲学交替,妙语连珠,让人听着心旷神怡。没有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和秒杀的紧张,网友从奔商品而来变为奔知识而来。有网友留言:“我是来学知识的,顺便买东西。”也有网友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董老师的直播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很多人说,董宇辉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百姓生活,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是不是有副本?对此,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文案不需要提前准备,在镜头前张口就来的东西,取决于这些年你读的书。”说得多好!正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所读的每一本书,你多做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收获和回报!

(出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四】

读者的四种类型

表    现

海绵型

读什么吸收什么,随后又几乎原封不动地吐出来,什么都没有获得。

磨砂玻璃型

只满足于把书读完,为的是消磨时间,没有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过滤袋型

把阅读的内容进行过滤,留下的是残渣剩料。

钻石型

阅读时主动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思考来折射书籍的内涵。不仅自己读书受益,还使别人也受益。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健康成长,从情绪管理开始

①人体有一些器官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最易受影响的是消化系统。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在所有的身心疾病中,胃肠疾病是排在第一位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遇到紧张焦虑的状况就会胃疼或腹泻,压力大的时候觉得肚子胀吃不下饭。其实这就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人在心情郁闷、不愉快的时候会觉得头痛,有些人在情绪激动时会产生心绞痛、脑出血等症状。最后就是皮肤。有些人在心情烦躁时睡不好、狂掉头发,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②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更需要提高情绪管理能力,避免不良情绪造成的伤害。

③学校要正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的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孩子的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但是父母过分干预或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④青少年要掌握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一是深呼吸倒数法。情绪特别激动时,可以尝试着反复深呼吸,并倒数10个数。反复深呼吸、倒数 10个数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平和了很多。二是情绪日记法。情绪日记记的是每天自我情绪的变化,即每天发生了什么事,自己有什么感觉,甚至一些微小的感觉也要记录在案。有些人当时没有发脾气,克制住了自己,但负面情绪仍然存在,日积月累,到最后实在压抑不住,一旦发泄出来,就如同火山爆发,十分可怕,不但自己会受伤,对方更难以承受。三是暗示调节法。自我暗示是改变自己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做法是自己给自己输送积极信号,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情绪。比如,早上起床时,就开始给自己暗示:今天我很棒!今天我一定有好运气!这将对你一天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使你能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去从事各项工作。四是分析复盘法。每次发泄情绪之后,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可以做一次深入的分析和复盘,理智地分析负面情绪背后隐藏着什么,努力从产生不良情绪的源头去解决问题,这能够有效避免同类不良情绪的频繁出现。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文本二】

情绪失控90秒

①大脑研究者吉尔·博尔特·泰勒认为,所有情绪的持续时间都不会超过90秒,如果90秒之后,情绪仍不消失,那就说明我们的头脑里已经创建出一本“带插图的故事书”,我们越是频繁地重读这本故事书,就越是难以摆脱这种情绪。

②根据泰勒的说法,如果我们意识到任何负面情绪都只有90秒,我们就可以任由它发作,让它像一场台风一样自然地过去。但如果我们对这种情绪耿耿于怀,就等于是在头脑里制作“带插图的故事书”了。有了这本故事书,我们就会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负面情绪将会延时和加剧。

③因此,当负面情绪发生时,我们可以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如运动、呐喊等,或者保持冷静,控制自己,让自己理性思考,剔除掉头脑里的消极想法。

④只要我们能在90秒的“天灾”发生前发出预警,及时做好心理准备,有意识地以疏导的方式释放和消散它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减少损失,并在90秒之后迅速恢复宁静。

(选自《知识窗》2022年第 3 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