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香菱学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谎言

    这是去年春节,在朋友聚会上听来的故事。

    男甲和女乙,从南北两个不同的城市来到同一个城市,又同在一家商店的柜台前买东西,男甲无意中看见一只贼手伸向女乙的钱包,他毫不犹豫地擒住它。

    “谢谢你。”临分别时,女乙信任地递上自己的名片,她是南方某杂志社的编辑。当女乙主动问起男甲的工作单位时,他脱口而出:“我在××报社工作。”

    他撒了谎,直到后来他也说不清为什么撒谎。当时,他是××市一家书店的店员,只在市报发过一篇豆腐干文章。他说完谎话后就后悔了。他常常想起女乙目光中的真诚。

    “她该不会认为我是个骗子吧?”他被自己吓出一身冷汗,冥冥之中他感觉还会见到她。他变得不愿外出,躲在家里苦读。两年后,市报公开招聘记者,他竟考取了。

    上班的第一天,他给女乙写了封长信,并在信封里装入了刚刚印好的自己的第一张名片。他把信投进邮筒,仿佛投出了堵在心中的一块石头。

    当晚,部主任请新来的记者们吃饭。踏进部主任新居,男甲愣住了。女主人竟是她。他们相视无言。

    酒至半酣,一位同事透露了内情:“嫂夫人两年前写来几封信到报社,找一位叫××的家伙,谁知那小子是个骗子。再后来,她仍不甘心,借口出差来到报社,是部主任负责接待的,一来二去,他们很自然地恋爱了,结婚了。这段故事成了报社的一段佳话。”

    男甲低首无语,他真想找条地缝儿……

    告别的瞬间,与女乙擦身而过时,她对他轻声说:“你没有骗我,谢谢你。”

    他醉了,醉得一塌糊涂。

(1)、男甲本是店员,为何说“我在××报社工作”?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2)、“他脱口而出:‘我在××报社工作。’”这句话前用“脱口而出”修饰,有什么含义?
(3)、男甲撒谎后躲在家里苦读,最终考取了记者。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小说开头一段“这是去年春节,在朋友聚会上听来的故事”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人们称小小说是“结尾的艺术”。这篇小说到男甲寄出信去,借此洗刷自己两年前说谎的过错,原本也是个不错的结局,但作者后面又加了一个尾巴。请你简要分析一下这个结尾的妙处。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小题。

范进中举(节选)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①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②“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众人扶起,借庙门口一个外科郎中的板凳上坐着。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范进看了众人,说道:“我怎么坐在这里?”又道:“我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众邻居道:“老爷,恭喜高中了。适才欢喜的有些引动了痰,方才吐出几口痰来,好了。快请回家去打发报录人。”范进说道:“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③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④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真情

蒋育亮

    ①那年,爷爷病得不轻,喝水吃饭,都需送到床前。我当时正读初三,面临中考,周末都在学校紧张复习,难得回家照看爷爷。

    ②我们几兄妹中,爷爷最疼爱的是我。他常抚摸着我的头说:“小新子,好好念书,将来跳出农门,为爷爷争光!“那时,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把奖状带回家,爷爷总小心翼翼地把奖状贴在堂屋那面凹凸不平的土墙上,爷爷非常珍惜它们,定期给那些奖状大扫除。

    ③说起爷爷对我的爱,还有许多往事让我记忆犹新。

    ④当年家里很穷,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爷爷长年到几十里外的山里打柴挣钱。

    ⑤那是一个冬日,爷爷担着百十斤的生柴,赶到镇上卖。凛冽的寒风吹打在爷爷的脸上,如刀割刺扎。或许是天气过冷,或许是生柴过生,直到天黑,仍然无人问津。

    ⑥掌灯时分,爷爷担着柴,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恰逢我感冒发烧,爷爷急忙丢下柴担,赶到床前,轻抚着我的颜头,气喘吁吁地说:“小新子,看爷爷给你带什么回来了?”我睁开无力的双眼,看见爷爷的掌心中,有两个皱巴巴的油豆腐。一阵淡淡的油香沁人心脾,我精神为之一振。晚上,爷爷用那两个油豆腐,加上一把葱,撒上几个酸辣椒,煮了一碗酸葱拌豆腐,让我美滋滋地享受了一顿。说来也怪,那晚我的感冒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⑦第二天早上,爷爷担着柴出门时,奶奶叮嘱道:“把柴卖了,别忘了还给人家豆腐钱。”听到这句话,我心一惊,忙问奶奶缘由。原来,爷爷昨天带回的两个油豆腐,是趁着天黑卖豆腐的商贩没注意时,夹在手心里头带回来的。我心里明白,那是因为爷爷没卖掉柴,身无分文,但又惦记着我……

    ⑧记得一个周末,恰好重阳节。我从学校赶回家看望爷爷。久病的爷爷,身体很虚弱,他拉着我的手说:“小新子,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去爬村后的状元山,好吗?”我心想:爷爷虚弱的身体,怎么能去爬山?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拍拍胸脯说:“爷爷能行,重阳节登高,能祛邪避灾!”听了这话,我还能说什么呢。

    ⑨村后的状元山,虽不高,却很陡,少有人攀爬,山路长满了杂草,很难走。我用镰刀砍断杂草,在前面开路。爷爷拄着拐杖,气喘呼吁地挪行,好几次滑倒在地,在我的搀扶下艰难前行。

    ⑩那天我们虽然劳累,却欣赏到山顶的美景:鸟儿不时飞过,留下清脆的呜声;葱郁的灌木丛中,几朵不知名的野花绽放;远处,潺潺的溪水声,犹如动听的音乐,时高时低;偶有小松鼠,摇着尾巴,在好奇地看着我们。爷爷说:“小新子,好风景在顶峰,继续走。”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们终于爬到了顶峰。爷爷极为兴奋.满脸洋溢着喜悦。

    ⑪“这叫什么山?”爷爷突然问我。“状元山。”我脱口而出。爷爷一把抓住我的双手,高高地扬起,用嘶哑的声音,对着群山叫喊:“我的小新子登上状元山山顶啦!”瞧着爷爷喜形于色的样子,我心里也感到十分高兴。

    ⑫没想到几天后,爷爷便溘然长逝。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上了心仪的大学,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直到如今,我也弄不明白,爷爷当时极为虚弱的身体,怎么就爬上了状元山山顶呢?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云上的饭店

袁省梅

    张六九跳下三轮车,手里举着根麻花,说:

    要是有钱了,我要在这里开个城里最好的饭店。

    话是说给他媳妇王凤凤的。王凤凤知道这是张六九的第一句话。每天到了麻花铺前,张六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好像这句成了他一天的开始,好像没有这句这一天就没法开始。每天早起,张六九骑着三轮车收破烂时,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街头的这个麻花铺,买一根麻花给媳妇吃。刚炸出来的麻花,油乎啦啦的,飘着白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闻上了香。王凤凤喜欢吃麻花。王凤凤说,这世上没有比麻花好吃的了。就她的这一句话,结婚八年,张六九给她买了八年的麻花。

    张六九说了第一句话后呢还有第二句。张六九的第二句话是:

    开一个最有羊凹岭特色的饭店。

    羊凹岭有凤凰岭,有状元坡,有百鸟朝凤和江山庙。王凤凤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今天,王凤凤嚼着麻花,想叫他别说了,天天就是这两句话。话说三遍都淡如水了,有这力气,多跑几个地方,年根了,家家扫尘,说不定能多收个东西多挣俩钱。可她嚅嚅唇,没有说,一声悠长的叹息却藤蔓般在心头爬,也无奈,也伤感。嘴上说说跟云在空中飘有啥两样?由着他吧。

    说到饭店,张六九的眉眼飞扬开了。他说,肯定红火,你信不,凤?肯定人人都喜欢。他的饭店在云中热闹了好一会儿,才骑了三轮车,叫王凤凤坐好,猛猛地大吼了一嗓子,走咧——王凤凤在车厢的编织袋上坐着,手边放着个拐棍。一次车祸中,王凤凤丢了半条腿,张六九坏了一只脚。肇事车至今也未找到。

    张六九又指着麻花铺旁边的羊汤馆,说,咱可不开这种店,羊肉羊汤,呼呼啦啦的一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有什么劲?

    这块地方张六九早就看好了,说是来往的人多,饭店生意肯定好。

    当然是出事前。

    出事前,张六九是大富豪酒店的厨子,王凤凤刷锅洗碗。面案、菜案上的活儿,张六九都能拿得出手。张六九说是攒够了钱,就开饭店,最起码不用雇厨子不用雇服务员吧,这就省了一笔。王凤凤问他钱呢?一说钱,张六九就没话了。张六九就低了眉眼,继续在饭店给人家打工。王凤凤心疼他,就说,给人家打工也好,少操心。张六九却不同意她的说法。张六九说,不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人活一辈子,不能没个想法。他说,要是咱自己的饭店,我就会开一张我喜欢的饭菜单子,我还会看人下菜,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孩子,做出不同的口味来,不高兴的人我要让他吃出高兴来,高兴的人我要让他吃出满足来,你信不,凤。他们出车祸后,就再没去过打工的饭店。去,能干了活?可是,张六九还是想开个饭店。张六九说,等过了年,咱手里的活儿一倒腾,就把这个麻花铺租下开饭店,麻花铺要搬到街头,不远,你啥时候想吃我啥时候买。张六九说,咱的饭店可不是一般的店……

    寒风里,张六九突突地开着三轮车,和王凤凤说得也豪迈,也自信,是欢喜了。王凤凤呢,坐在车里,由着他云来云去,有时嗯一声,有时顾自看街上的热闹,也不理会他。张六九呢,满脑子都是他的饭店,走了好一会儿了,还在说他的饭店。

    张六九说,咱的饭店就是卖馒头稀饭、油条豆浆,也肯定比别人家的好吃,有羊凹岭的特色呢,少说一天也能挣个二三百吧。一天二三百,一月下来能挣多少呢凤?你算算。

    王凤凤没有算,她说,要是我的腿不坏,不至于二三百吧,咱还能多挣点。

    张六九呵呵笑着,不怕,没事,慢慢来。再说了,多了咱也不挣,人活着,不是只图了个挣钱,你说对吧,凤?

    王凤凤怅然地叹息着,那咱也得先把借人家的钱还了啊。

    张六九说,不急,急啥?过日子跟开车一样,低挡位起步,大油门爬坡,慢放离合,礼让三先,这样车才能跑快跑稳。

    王凤凤乐了,可她却撇着嘴说,看把你能的,好像你开过车。

    张六九说,三轮车不是车?

    王凤凤咯咯笑了。

    张六九听着王凤凤的笑声,他也乐了。街上人流车流,嘈杂热闹,可他看见自己的心哗地也豁亮,也轻松,是自在了。他就给自己也说了一遍,很重,很响。他说:

    不怕,没事,慢慢来。

    寒风里,王凤凤悄悄地擦了一把泪。

(原文有删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

桂  圆 

李春华

①家乡北边是蒙山,东边是沂河,距离临沂有30公里。村里有条古道,老辈人说,是古驿站。就凭大街两边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店铺,便知昔日的繁华。

②太爷爷从祖上接手“惠仁堂”中医大药房。家谱记载,先祖常给地方官吏看病。从先祖到爷爷这辈,都思想开明,医术精进,救治乡邻不计其数,“惠仁堂”的名号,在十里八乡叫得响。

③谁承想,国运不济,倭寇入侵,战火燃遍齐鲁大地,接着又是内战再燃硝烟。好在家乡有蒙山做屏障,深居深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兵家不愿光顾。

④每年春秋两季,爷爷都带着家族男丁,到十几里以外的蒙山采药。爷爷站在山顶,捋着花白的胡子说,蒙山四季分明,有山有水,是中药材的生长宝地。这里中药材有1005种之多,是天然的药材库啊。咱要用之于民……

⑤家里的中药房是我最爱光顾的地方,我有事没事就去翻腾一层层的方格药匣子,摩挲圆圆的拉手。管家安叔人和善 , 笑眼眯成一条缝,透着暖意。他跟我挤眉弄眼。我淘得满头大汗,他拿毛巾给我擦汗,又拉开中药匣子,摸出几颗土褐色、圆圆的干果。拿着,桂圆好吃哪。桂圆?我眨巴眨巴眼睛,迟疑一下。他点点头,示意我尝尝。我三下五除二,剥了果皮,把褐黑色的桂圆肉扔进嘴里。呀!薄薄的果肉,真甜哪!我来回嚼着已是光溜溜的果核。嘻嘻,敢情药房也有好吃的。

安叔叹口气 , 唉!眼下,这算好吃的了。

⑦每次,安叔从山里采购药材回来,药房就来一队马车。爷爷和安叔老远把车队迎进大院。安叔探出头,四下打量,“咣当”关上大门,跟着一溜小跑进了后院。

⑧我顾不上那些事,药匣子太诱人了。我瞄着药房没人,溜进去直奔药匣子。拉开抽屉,抓一把桂圆,觉得不解渴。四下瞅瞅,又抓一大把塞进兜里,直到衣兜鼓鼓囊囊的,才跑出院子。我分给早就巴望着的小伙伴。我们嚼着桂圆肉,用桂圆籽砸着对方,桂圆籽撒了一地。我像个猎人,伺机瞅着药房,抽屉里的桂圆,成了我的囊中猎物。逮着机会就装满衣兜,跟几个伙伴共享“桂圆肉”。我暗自得意,安叔没发现。我的胃口也大了,拿的数量也成倍增加。蹊跷的是,药匣子像个魔法盒,总有满满的桂圆。

⑨安叔跟伙计赶着马车回来了。爷爷说,安叔去蒙山采药材,再送到临沂。当然,爷爷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就麻溜去了后院。安叔沉着脸,跟爷爷小声嘀咕。我好奇地跟过去,母亲拽住我,我不情愿地跟着母亲回了前院。

⑩我像不安分的鲤鱼,在炕上来回“打挺”。干脆蹬上裤子,披上褂子,刺溜下炕,穿过漆黑的前院,悄悄溜进后院。伙计拿着火把,后院灯火通明。安叔正吩咐伙计装药材,马车上摞起了小山包。我凑到安叔跟前,他吃一惊,刮下我的鼻尖,小子,半夜了,快去睡觉!

⑪安叔带着几个伙计上了马车,马蹄敲打得青石板嗒嗒响,不一会儿,马车消失在黑漆漆的夜里。爷爷说,药材送到临沂一带的敌占区。安叔他们回来时,碰上了国民党的散兵,要征用马车回乡。安叔和伙计哪肯,双方言语不和,那帮兵痞,举起枪托对他们一阵列乱砸。幸好来了武工队,缴了散兵的武器,安叔和伙计才得以脱身。安叔鼻青脸肿的,还有瘀血,胳膊也用纱布缠着,渗出斑斑血迹。我问,疼吗?安叔说,不疼,药材送到救急了,俺这不算啥!

⑫深秋,秋风抽打着树枝,树叶簌簌落地。安叔跟往常一样,唰啦唰啦地扫着落叶,但明显放慢了速度,像是留恋那些发黄的树叶。

⑬安叔要回乡了,我跑进后院。他笑吟吟地拉着我。安叔,你别走!小子,总要说再见的,没准儿哪天咱又见面了!他说的话,我似懂非懂,倒是桂圆的事儿,老在眼前闪。安叔说:天不早了,回吧!明儿一早,俺就走了。我边回头边迈过门槛。

⑭“桂圆甜吧?往后啊,好吃的多了,日子甜哪。安叔神秘地笑。我做个鬼脸,吐吐舌头,跑出后院。

⑮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地政府召开隆重的表彰会,授予爷爷一面“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的牌匾和一枚“支前模范”奖章。颁奖人竟是安叔

①岐黄:岐伯和黄帝,相传为中医之祖。后以“岐黄”为中医医术的代称。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3月3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一阶一梯一声咚

刘诚龙

①一身臭皮囊,十余年前生了贱恙,大医小院都去过,只是难愈。前些年听人说,浮萍泡澡可缓解,但我没上心。

②今年夏日,烈日炎炎,城里过不得,遂赶回老家。一日,往老院子走,但见一丘田,做了浅水塘,上面密布浮萍。于是回家拿来竹筛,打了一筛。

③回到家,端了浮萍到三楼,煤气灶现成,开了火,烧了汤,更衣澡裳,一夜无话。翌日,采阵后清洗泥腥,碰到母亲,问我。我答浮萍泡澡。母亲听后夺了竹筛,说去烧水。我赶紧夺回,说楼上有煤气,拧开火就泡成了。母亲却说,中药需柴火慢慢泡,才起效的。于是又把竹筛夺了过去,一步一挪。挪到披舍(搭在正屋两边的建筑),架起铁锅,泡起浮萍水来。

④也是我有些偷懒,享受母亲给予的现成,成习惯了。我也想,母亲给我烧水,到底算是轻活,比她扛着锄头,去菜园子里挖土、锄菜,要好些。母亲性子犟,她要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⑤我也佩服,母亲生命力比我强多了。去年肺炎,我至今没完全恢复。母亲又骨折(去年,母亲摔了一跤)又流感,一两个月后,竟没什么事了。而去年自我住院,母亲特别挂心,夜不成寐。如今,母亲抢着烧水,想来也不完全是因中药效力,更多是想给她的崽做些什么。

⑥整个暑假,我多次站在三楼阳台上,看到母亲蹲在披舍,把木柴塞进土灶,面色被映得通红。正是酷暑,居通风处都热得要死,母亲又要烧火,怎能不热?好几次我下楼跟母亲讲道理,说用煤气灶烧水,次次被母亲顶了回去。最担心的,不是母亲烧火,常常是,母亲背起背篮,拿起锄头或镰刀,到山边田野,去扯糯米草,去扯马鞭草,去扯蛇不过,这些草,中医说都清热解毒,母亲晓得一些。

⑦水烧好了,倒入一只水桶里。母亲先前喊我,我多在书房,没听见;或是听到了,大声应了,母亲听力差了,没听到,就自顾提着几十斤滚烫的中药水,往载三楼提。咚;半分钟后,咚;再半分钟后,咚。一声接一声的闷响,一声接一声的咚,好像铁锤打桩,打在我心瓣瓣上。母亲脚骨折后,不能上楼梯。堂客(湖南方言,指妻子)做好饭,喊她上来吃饭,她不来,说是脚上楼疼,堂客只好把饭送下去。如今,母亲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水桶,上一个台阶,把桶放下,休息半分钟,再往上提。我听到,咚,不响了,过一会儿,又是一声咚。母亲把水桶垂放楼梯,好像一块夯石击我心底。

⑧后来,堂客早晨去捞浮萍,母亲下午给我泡中药。有时,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就把水烧好了那一声咚也就猝不及防地随之响起。这几天,隔壁在砌房子,不时传来一声咚,午睡正酣畅入梦,忽听得一声咚,把我心脏都吓得蹦出来。腾地下床,下楼去看,没见母亲提桶来,虚惊一场。睡不着了,可睡不着好啊,可以尖起耳朵听。一时半刻后,咚,不让响第二声,堂客咚咚咚咚下楼去,把母亲的水桶接上来。堂客也不让我下去,她晓得我心率不怎么样,急走,提重走,心率噌地上去了。

⑨居乡下一个暑假,每日听得众声喧哗,人语、鸡鸣、狗吠,还有杜鹃、喜鹊、画眉等百十种乌类,成日里或清歌或欢唱,人声天籁声声入耳,却不曾入心。唯有午后,我家楼下的那一声咚,响我耳,惊我心,动我魄,感我魂。

(选自《智慧人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