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阶一梯一声咚
刘诚龙
①一身臭皮囊,十余年前生了贱恙,大医小院都去过,只是难愈。前些年听人说,浮萍泡澡可缓解,但我没上心。
②今年夏日,烈日炎炎,城里过不得,遂赶回老家。一日,往老院子走,但见一丘田,做了浅水塘,上面密布浮萍。于是回家拿来竹筛,打了一筛。
③回到家,端了浮萍到三楼,煤气灶现成,开了火,烧了汤,更衣澡裳,一夜无话。翌日,采阵后清洗泥腥,碰到母亲,问我。我答浮萍泡澡。母亲听后夺了竹筛,说去烧水。我赶紧夺回,说楼上有煤气,拧开火就泡成了。母亲却说,中药需柴火慢慢泡,才起效的。于是又把竹筛夺了过去,一步一挪。挪到披舍(搭在正屋两边的建筑),架起铁锅,泡起浮萍水来。
④也是我有些偷懒,享受母亲给予的现成,竟成习惯了。我也想,母亲给我烧水,到底算是轻活,比她扛着锄头,去菜园子里挖土、锄菜,要好些。母亲性子犟,她要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⑤我也佩服,母亲生命力比我强多了。去年肺炎,我至今没完全恢复。母亲又骨折(去年,母亲摔了一跤)又流感,一两个月后,竟没什么事了。而去年自我住院,母亲特别挂心,夜不成寐。如今,母亲抢着烧水,想来也不完全是因中药效力,更多是想给她的崽做些什么。
⑥整个暑假,我多次站在三楼阳台上,看到母亲蹲在披舍,把木柴塞进土灶,面色被映得通红。正是酷暑,居通风处都热得要死,母亲又要烧火,怎能不热?好几次我下楼跟母亲讲道理,说用煤气灶烧水,次次被母亲顶了回去。最担心的,不是母亲烧火,常常是,母亲背起背篮,拿起锄头或镰刀,到山边田野,去扯糯米草,去扯马鞭草,去扯蛇不过,这些草,中医说都清热解毒,母亲晓得一些。
⑦水烧好了,倒入一只水桶里。母亲先前喊我,我多在书房,没听见;或是听到了,大声应了,母亲听力差了,没听到,就自顾提着几十斤滚烫的中药水,往载三楼提。咚;半分钟后,咚;再半分钟后,咚。一声接一声的闷响,一声接一声的咚,好像铁锤打桩,打在我心瓣瓣上。母亲脚骨折后,不能上楼梯。堂客(湖南方言,指妻子)做好饭,喊她上来吃饭,她不来,说是脚上楼疼,堂客只好把饭送下去。如今,母亲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水桶,上一个台阶,把桶放下,休息半分钟,再往上提。我听到,咚,不响了,过一会儿,又是一声咚。母亲把水桶垂放楼梯,好像一块夯石击我心底。
⑧后来,堂客早晨去捞浮萍,母亲下午给我泡中药。有时,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就把水烧好了那一声咚也就猝不及防地随之响起。这几天,隔壁在砌房子,不时传来一声咚,午睡正酣畅入梦,忽听得一声咚,把我心脏都吓得蹦出来。腾地下床,下楼去看,没见母亲提桶来,虚惊一场。睡不着了,可睡不着好啊,可以尖起耳朵听。一时半刻后,咚,不让响第二声,堂客咚咚咚咚下楼去,把母亲的水桶接上来。堂客也不让我下去,她晓得我心率不怎么样,急走,提重走,心率噌地上去了。
⑨居乡下一个暑假,每日听得众声喧哗,人语、鸡鸣、狗吠,还有杜鹃、喜鹊、画眉等百十种乌类,成日里或清歌或欢唱,人声天籁声声入耳,却不曾入心。唯有午后,我家楼下的那一声咚,响我耳,惊我心,动我魄,感我魂。
(选自《智慧人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