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2017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全真模拟(三模)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摘棉花

张丽钧

    ①坐在去石家庄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外面一大片棉花地,白花花的棉花一朵朵从“棉花碗儿”里膨出来,由不得想,这是谁家的棉花?怎么还不摘呢?这个想法一冒出来,竟满心焦灼,恨不得喊司机停车,奔到棉花地里,帮人家摘了那棉花。

    ②长这么大,只摘过一回棉花,却独自回味过一万回。那一年,我刚上初中,在一个叫南旺的村子里,哭着喊着要表姐带我去摘棉花。表姐拗不过,便带我去了。秋阳之下,好一片望不到边的棉海!在地头,表姐为我在腰里系了个蓝白格子的包袱皮儿,贴腰的那面勒得紧,外面则松松地张了口,以便往里面装棉花。表姐腰里也系个同样的包袱皮儿,边摘棉花边为我讲解摘棉花的要领——下手要准,抠得要净,棉花碗儿里不能丢“棉花根儿”。我一一记下,心说,这不忒简单!开始摘了,手却笨笨的,一摘就把棉絮抻得老长,棉花碗儿里还丢了不少的棉花根儿。为了摘干净,我不得不用左手牢牢托住棉花碗儿,右手一点点抠棉花根儿。表姐看我摘得拙,笑死了,跑过来为我示范——眼到手到,左右开弓,同时摘两朵棉花,指尖带了钩儿一样,轻轻一抠,棉花碗儿就溜光地见了底儿;双手各存了四五朵棉花后才一并塞进包袱……不一会,表姐的包袱就鼓起来了,怀孕一般,拿手托着包袱底,腆着肚子回到地头,把一包袱棉花倒在一个大包袱皮儿里,轻了身回来继续摘……整个半晌,我光顾得叫唤“这朵棉花大”“那朵棉花美”了,收工时竟没有摘满一包袱棉花,手却被扎得稀烂。

    ③离开那片棉田许多年后,我依然会做摘棉花的梦。我梦见自己弹钢琴般地弹着洁白的云朵,手指如飞地采摘着棉花。我腰间的包袱鼓鼓的,怀孕一般。即便从梦中醒来,我还会意犹未尽地缩在被窝里模拟摘棉花,鹰爪一样蜷了十指,试图一次钩净冥冥中那粘附在碗底儿的棉花根儿。我自信通过醒时梦时恁般不懈演练,我的摘棉技术定然已是突飞猛进,真盼着有机会再跟我那牛表姐较量一番。

    ④在远离棉田的地方,我带一群美术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讲到《棉花》时,我动情地说:“你们一定记住齐白石这幅《棉花》的题款——‘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在这个世界上,能画棉花的人很多,能说出这个妙语的却惟有齐白石。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对棉花唱出这么美妙的赞歌。棉花,是一种站在穷人的立场上对严寒大声说‘不’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涂脂抹粉的乡下女孩儿,是大地献给人类的至宝。”

    ⑤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去乡下,回来告诉我说:“我儿子摘了一朵棉花,举到我面前说,妈妈,我敢肯定,它是纯棉的!”我跟了一声笑,又蹙了一下眉,想起“的确良”刚面市的时候,我多么钟爱这种跟棉无关的神奇织物啊!穿了一件豆绿色的确良绣花上衣,美得不行。学校让搬砖,我把一摞红砖远远地端离了新衣,吃力地跩着走。偏偏班主任是个“X光”眼,一眼就看穿了我惜衣心切,伊的刀子嘴便派上了用场,在班会上对我百般奚落……的确良被丢在了岁月的辙痕里,今天的我多么迷恋纯棉,一想到身上的丝丝缕缕原是田间一朵朵被阳光喂的饱饱的花,心中就涨满暖意。

    ⑥一次跟儿子打越洋电话,我说心情差,他说:“去旅游吧,山水最能抚慰人。”我说:“我怎么突然就理解你三舅姥爷了——他心里一难受,就从广州飞回老家,跑到谷子地里去,跟谷子们说话儿。”儿子笑起来说:“哟,老妈,莫不是你起了归农之意?”

——嗯,反正要是能让我到甭管谁家的地里去摘上半晌棉花,我会乐。

(1)、本文从看到棉花地写起,还回忆了哪些事?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表姐的包袱就鼓起来了,怀孕一般,拿手托着包袱底,腆着肚子回到地头……(只是包袱鼓起来,作者为什么说“怀孕一般”?)

②我跟了一声 , 又了一下眉。(划线的两个动作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3)、有人认为,文中“我”穿着“的确良”绣花上衣搬砖这一情节与“棉花”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文末说:“反正要是能让我到甭管谁家的地里去摘上半晌棉花,我会乐。”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追求的“乐”是什么,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追求的“乐”又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既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行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跃了最远的冥王星轨迹,但它是否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际非常广泛,如果以太阳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足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展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和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的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几十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们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棕榈林里花趣鸟

    ①夜雨中,我登岛上岸,在享受过一杯香醇的鸡尾酒后,沿着竹子搭建的走廊,从花树的暗影中穿过,入住海边的小房子,在海浪的低吟中,很快便进入梦乡,不曾想第二天会惊喜地遇见这座小岛的宠儿——成群嬉戏的彩色鹦鹉。

    ②天空刚刚泛出鱼肚白的颜色,海浪仿佛还没睡醒,轻轻柔柔地抚摸沙滩与礁石。我沿着海岸线散步,赤脚踩在洁白的海浪上,留下一个个脚印,又很快被海水刷得干干净净。也就那么一晃神的瞬间,远处的海面有了闪亮的金红色光芒,光越来越亮,像一只巨大飞鸟的翅膀,在海面上越扑越近。终于,太阳出来了,水红色的圆球像是刚刚凭空点亮的火把,新鲜又明朗。

    ③我满心喜悦,却不知如何用言语表达,只能在树下沉默,却突然听到清脆的鸟鸣,一抬头,几只鸟儿迅捷地从枝叶间、从太阳前飞过,在光芒的映照下,只留下深色的影子。我连忙扭头看去,原来葱翠的树枝上,立着、跳跃着不少鸟儿。粗看尽是蓝色或绿色的羽毛,细看便能发现每一只都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因为与树叶、天空的颜色相近,竟被我忽略了。这些小小的鹦鹉,不知陪了我多久,等到这一场日出,才飞起来唤醒整座小岛的梦境。

    ④高大的棕榈树和白色沙滩交相辉映,闪亮的蓝绿色珊瑚礁石围绕着海岛。仔细看向阳树枝,便会发现一个个椰子壳凿空挖洞做成的圆形小窝,这就是岛上的人为鹦鹉们搭建的家了。如果耐得住性子,可以躲在一边静静等待。过一会儿,就会有小鹦鹉探出头来,响应外面同伴的呼唤。它们常常在低矮的树枝上跳动、飞跃,大概是游人见得多了,一点也不怕,常常歪头看着人们,很是好奇又亲近的样子,有种小孩子的天真神色。

    ⑤它们羽毛艳丽,全身羽毛由黄、黑、绿、蓝、青等好几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给人一种鲜而不艳、美而不俗的舒适感。脑袋圆圆的,鸟喙呈橄榄色或蓝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绿色或蓝色,通体羽毛为浅蓝色或是翠绿色,长长的鸟尾是褐色和蓝色,鸟爪也是蓝色的。这令我不禁感叹,果然是海风椰林里生活的鸟儿,带着海洋与丛林的色彩。

    ⑥每到鸟儿们的饭点,便是最热闹的时刻。小小的凉亭上下站满了缤纷的小鹦鹉,粗略算算也有一两百只之多。亮黄色、翠绿色、黄绿色、海水蓝、深蓝,偶尔竟还有通体白色的鸟儿出现在其中,它们跳着、扑腾着,欢快地吃着当地人准备好的食物,叽叽喳喳的清脆叫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望。手机、照相机齐上阵,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对着这些可爱的宠物一通狂拍。它们自是做惯了模特的,吃饱喝足便飞了起来,一对对、一双双绕着凉亭徘徊,一群群再纷纷起舞飞翔,煞是好看。

    ⑦这些鸟儿经常是成双成对地出现。走在岛上,听见悦耳鸟鸣,抬头就能看见一对鹦鹉立在前面的树枝上,一只的脑袋正搭在另一只头旁,正卿卿我我地不知说些什么情话,又像是正在亲吻的情侣。不一会儿,两只鸟儿一起飞了起来,一只跟着另一只,翅膀轻轻碰在一起,此刻才知道比翼鸟的含义所在。

    ⑧我想,岛上的人们饲养这些鹦鹉不仅吸引了许多的游客,也保持了热带岛屿原生态的风貌,恰恰是生态与旅游的统一,是多妙的双赢局面。这些色彩斑斓、可爱活泼的小鹦鹉,又何止是岛上酒店、居民的宠物,更是众多游客的宠物,为这舒缓的海滩度假地带来了无尽的灵动气息。

(选自《环球时报》2013年1月30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向日葵

尤今

    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于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园。天很冷,刺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都凝结了。到了7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仍不见踪影,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寒风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了一层青苔。

    “天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呀!”

    “唉,”老公叹气,“伦敦的工作压力真是太大了!”

    7点40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我被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我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点了各种美食。刺身、鳗鱼饭、酱渍豆腐、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的一些趣事,我没有搭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裤子蒙头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我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空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9点多了!奇怪的是,客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进客厅,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桌上放着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捧大捧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山遍野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展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太阳。”

    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我匆匆坐计程车赶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还得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的,才会迟到的呀!”

    说着,她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还起来浇水呢!”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都是泪。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薄荷

    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看薄荷一眼。

    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厌烦。

    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竞有几分相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至于腻烦。

    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的乡村岁月。

    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点不娇贵,好养得很。

    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之前,家里的窗台,上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从前慢》。

    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院子里种菜种花,  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

    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阅读

小偷

苏童

①小偷在箱子里回忆往事。如此有趣的语言总是有出处的。事实上它来自于一次拆字游戏。这些人挖空心思在一张张纸条上写字,堆了一桌子。后来名叫郁勇的人抓到了这四张纸条:小偷在箱子里回忆往事。郁勇说了一个别人无法打断的故事。

②我不是小偷,当然不是小偷。我母亲是个中学教师,我父亲是空军的地勤人员,很少回家。谭峰是我在四川小镇上的唯一一个朋友,他跟我同龄,那会儿大概也是八九岁。谭峰家住在我家隔壁,他父亲是个铁匠,母亲是农村户口。他们确实宠爱他,但是只有我知道谭峰偷东西的事情,除了我家的东西他不敢偷,小镇上几乎所有人家都被他偷过。有一次谭峰偷了人家一块手表。谭峰嘴举,他大叫着我的名字,要我出来为他作证,我就出去了,我说峰没有偷那块手表,我可以证明。

③假如不是因为那辆玩具火车,我不知道我和谭峰的同盟关系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谭峰有一个宝库,其实就是五保户老张家的猪圈。谭峰让我看他的宝库,我毫不掩饰我的鄙夷之情,然后谭峰就扒开了那堆药瓶子,捧出了那辆红色的玩具火车。那辆红色的铁皮小火车,有一个车头和四节车厢,车头顶端有一个烟囱,车头里还坐着一个司机。

④我发誓这是我第一次对谭峰的行为产生嫉妒之心。说起来奇怪,我当时只有八九岁,却能够掩饰我的嫉妒,我冷静地问谭峰,火车能开吗?火车要是不能开,就没什么稀罕的。

⑤谭峰向我亮出了一把钥匙,他用钥匙拧紧了发条,然后我就看见小火车在猪圈里跑起来了,小火车只会直线运动,不会绕圈,也不会拉汽笛,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⑥我觉得我脑子里的那个念头越来越沉重,它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可是我无力把它从我脑子里赶走。我跑到卫生院去找到了何医生,告诉他谭峰偷了他女儿的小火车。铁匠怒气冲冲地来到我家,问我谭峰去了哪里,我不说话,铁匠又问我,谭峰是不是偷了何医生家的小火车,我还是不说话,我没有勇气作证。

⑦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谭峰不肯坦白。他不否认他偷了那辆红色小火车,但就是不肯说出小火车的藏匿之处。我听见了谭铁匠的咒骂声和谭峰的一次胜过一次的尖叫,铁匠对儿子的教育总是由溺爱和毒打交织而成的。我听见铁匠突然发出一声山崩地裂的怒吼,哪只手偷的东西?左手还是右手?

⑧我恰好看见了铁匠残害他儿子的那可怕的一幕,看见他把谭峰的左手摁在一块烧得火红的烙铁上,也是在这个瞬间,【A】我记得峰向我投来匆匆的一瞥,那么惊愕那么绝望的一瞥 , 就像第二块火红的烙铁,烫得我浑身冒出了白烟。我的心也被烫出了一个洞。我怀着恐惧和负罪之心疯狂地跑着不知怎么就跑到了五保户老张的猪圈里。

⑨谭峰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愚笨,他把小火车转移了。我迫切地想找到那辆失踪的红色小火车。母亲把门反锁了,我从窗子里跳出去,怀着渴望在小镇的街道上走着。我没有目标,我只是盲目地寻找着目标。我看见了玉米地里那座废弃的砖窑。我搬开堵着砖窑门的石头,钻了进去,我看见一些新鲜的玉米杆子堆在一起,就用脚踢了一下,你猜到了?你猜到了。我在砖窑里找到了成都女孩的红色小火车。

⑩我为小火车找到了安身之处,不止是床底下的杂物箱,有两处作为机动和临时地点,一处是我父亲留在家里的军用棉大衣,还有一处是厨房里闲置不用的高压锅。我藏好了小火车,一直坐立不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那把拧发条的钥匙,我得不到钥匙,一辆不能运动的小火车起码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

⑪开学了,我被峰堵在学校门口,谭峰的模样显得失魂落魄的,他用一种近乎乞求的眼神盯着我,他说,你拿没拿?我对这种场景已经有所准备,你不能想象我当时有多么的冷静和世故,我说,拿什么呀?谭峰轻轻地说,火车。我说,什么火车?你偷的那辆火车?谭峰说,不见了,我把它藏得好好的,怎么会不见了呢?你肯定不能相信我当时的表现,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会有如此镇定成熟的气派。

⑫说起来可笑,我把小火车弄到手以后很少有机会摆弄它,更别提那种看着火车在地上跑的快乐了,我只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偶尔打开高压锅的盖子,看它几眼,仅仅是看几眼。

⑬就是那年的寒假,我父亲从部队退役到了武汉,所以我们一家要从小镇迁到武汉去了。【B】离开那天小镇下着霏霏冷雨,我们一家人在汽车站等候着长途汽车。我看见一个人的脑袋在候车室的窗子外面闪了一下,又闪了一下。那是谭峰,我知道是他,但我不理他。是我母亲让我去向他道别,她说,是谭峰要跟你告别,你们以前还是好朋友,你怎么能不理他?我只好向谭峰走过去,谭峰的衣服都被雨点打湿了,他用那只残缺的手抹着头发上的水滴,他的目光躲躲闪闪的,好像想说什么,却始终不开口,我不耐烦了,我转过身要走,一只手却被拉住了,我感觉到他把什么东西塞在了我的手里,然后就飞快地跑了。

⑭你们都猜到了,是那把钥匙,红色小火车的发条钥匙!我记得钥匙湿漉漉的,不知是他的手汗还是雨水。我感到很意外,我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结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结局仍然感到意外。有谁知道谭峰是怎么想的吗?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