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年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2014年4月29日)

相关链接: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 B、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C、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D、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2)、为什么李小文被认为“神功盖世”?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之母”

①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当获奖消息传来时,屠呦呦已是一个耄耋高龄的老人。她不是院士,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博士头衔,甚至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②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当时的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在大学里,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

③1970年,屠呦呦参与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立项主要是由于战争需要。越战期间,美军和越南部队在印度支那半岛的热带战场上均受到疟疾的困扰。疟疾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四五倍,这使得军队战斗力严重受挫。越南方面求助于我国。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之下,1967年5月23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商请国家科委、卫生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此后,“523”就用以指代此次疟疾防治研究项目。按照部署,“523”项目分临床研究、中医药、化学合成药三组。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组。她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④2009年,屠呦呦出版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据此书记载,1971年10月她和同行们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取得中药青蒿抗疟的突破;经去粗取精,于1972年11月8日得到抗疟单体——青蒿素。1973年,青蒿素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后来,山东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也从黄蒿中获得青蒿素结晶。同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着手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工作。1975年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确定了青蒿素的确切结构,后又在1978年确定了青蒿素的绝对构型。1977年,《科学通报》介绍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1979年,《化学学报》发表《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一文,更详细地介绍了青蒿素的相关化学反应。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这种新结构的抗疟药解决了喹啉类药物催生的耐药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并在过去30年里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当年,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组长,重点负责中草药抗疟的研究。虽然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她仍坚持工作。无论是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室内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为确定药物对人类的有效性,屠呦呦和研究组成员充当了第一批以身试药的志愿者。虽然都知道这样做极有可能对自己的肝肾功能造成伤害,但是大家依然义无反顾。“我们需要尽可能快地证明这种好不容易发现的治疟药物的临床效果。”屠呦呦回忆起当年行为时说。经过长期研究,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终于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但她的成就一直没有被公众认知。

⑥2011年8月22日,由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等人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屠呦呦和另一位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张亭栋才开始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2011年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当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屠呦呦将一座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她陌生的面孔。拉斯克医学奖一直被业内誉为“美国诺贝尔奖”。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评审委员会表彰屠呦呦突出贡献时说:“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数亿人因此受益。这一数字未来还会不断增长。”在颁奖典礼上,台下观众对这位81岁的老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时,屠呦呦通过前来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⑧“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与医学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

 (选自《人物周刊》,作者林晓娜,有删改)

相关链接

屠呦呦读大学时选择了绝大多数人毫无兴趣的生药学专业。这让她的父亲颇感意外。但她此时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清晰的目标。她对父亲说:“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我认为只有生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这样的情怀支撑着她在提取青蒿素的路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在进行青蒿素动物实验时的那段时间里,屠呦呦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那是她亲自服药试验留下的味道,而这样的以身试药,最后导致她肝中毒。

   (选自高毅哲《屠呦呦:呦呦鹿鸣,一鸣惊人》,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飞向远方的“金孔雀”

    30岁的她,青春靓丽,自信阳光。祖国的蓝天,记录下她五彩缤纷的梦想——余旭,我国首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人称“金孔雀”。2005年9月,她考入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学员;2009年,她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驾机飞过天安门;2012年,她率先驾驶歼-10战斗机直冲云霄,成为我国目前4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之一;她2次驾机亮相中国(珠海)航展,向世界展示中国空军的风采……不难想象,她的未来,或驾机捍卫祖国边疆,或成为宇航员遨游太空,注定成为世人瞩目的巾帼英雄。

    痛!永不退缩的“金孔雀”蓝天折翼

    “空军女飞行员余旭同志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我们失去了一名好战友……”11月12日,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发布了这一消息。

    人们怎能相信,就在前一天,她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人民空军!67岁生日快乐!”可是,如今她却带着战机,带着挚爱的事业,把青春和梦想化作了永恒。

    2005年夏季,带着五彩的军营梦,带着振翅的飞行梦,余旭和35个女孩成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体能训练是第一道坎,跑步是每天必须课,一跑就是3000米。回忆“飞之初”的训练过程,余旭曾说:“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从来没有。”

    2009年,经过一轮轮考核,余旭最终和15名姐妹成为中国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毕业后,她参加的最为荣耀也最有挑战的任务,就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国庆阅兵。4个月后,余旭以娴熟的技术驾驶着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庄严检阅,并用彩烟把国庆盛典推向高潮。

    一次次高飞,记录着余旭的飒爽英姿;一次次任务,见证着余旭的永不退缩。她带着永不退缩的精神,和心爱的战机一起拥抱蓝天,一起挥洒自如,让生命之花在蓝天绽放……。

     “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飞行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的每一页中。”余旭在日记中写道。

    忆!激情四射的“金孔雀”蓝天翱翔

    由于会跳孔雀舞的缘故,余旭得了“金孔雀”的代号。军校报到时,她也曾带着五颜六色的布娃娃。但为了蓝天翱翔梦,她剪掉长发,把所有的颜色换成了空军蓝。

    2014年11月11日,广东珠海,在歼-10战机凌空而上的轰鸣声里,“八一”飞行表演队拉开了2014年第10届中国(珠海)航展的帷幕。队员们驾驶战机在机距不过几十厘米的“魔鬼编队”中俯冲、转弯、跃升、翻滚,赢得了观众们的啧啧称赞。在这次航展中,余旭作为女飞行员首次编入“八一”飞行表演队。我们看到的只是炫酷的动作,却不知道,她的身体要承受自身六七倍的载荷。今年11月,余旭再次亮相中国(珠海)航展,做出了更多花式动作:剪刀交叉、双机绕轴滚转……观众席中,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撩一下短发,回头一笑;酷酷的样子,充满阳光。人们记住了你的模样,那是中国女军人最美的风采。人们都在期待,下一届的航展上,依然有你熟悉的身影,看到你一飞冲天的自信……

    余旭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时候也会去羡慕身边的同龄人,但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职业也不一样,我们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我觉得青春真的是无悔的。”

    盼!人们怀念的“金孔雀”何时归来

    今年中国(珠海)航展,是余旭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面对镜头,她自信地说:“我会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大家。” 那空中的伞花,怎会是你最后的身影?      

    为了飞行,入伍最初的4年,余旭只回家过3次。过年时,母亲问她回不回家,她安慰母亲,“我迟早会回去的,我根在那里。”而如今,她突然离开了,再也无法回去。2014年中国(珠海)航展,是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现场看她的飞行表演。然而,她却很少有时间与母亲在一起,匆匆见一面,就又返回去训练了。更多时候,母女俩只能靠电话和微信联系。如今,天人永隔,怎能忍受失女之痛。

    余旭,你知道吗?有多少人在等着你平安着陆。

    余旭,你知道吗?你的战友,你的跑道,等待着你的返航。  

    余旭,你知道吗?你的善良和美丽,成了朋友们永恒的记忆。

    有人说,生命的最后,余旭一定是微笑的,因为她不惧生死,她把生命献给了最爱的飞行事业。余旭曾说:“要想飞得更高,就要把地平线忘掉。”可是,这一次,她却忘掉了地平线,再也没有回来。

    金孔雀,天堂中的你,也许正在酝酿着凤凰般的涅槃,重整行装再出发。等着你,换羽归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骆家辉并不因华裔身份而特殊

郭炘

    上一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以汉语流利著称,作为第一任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却不会说汉语。

对此,有评论称,“会讲中国话的美国面孔走了,不懂汉语的中国脸来了。”

    2011年 8月1日,骆家辉手按妻子李蒙捧起的《圣经》宣读誓言,正式就职。对这位黄皮肤、黑眼睛的美国人,舆论普遍关心,骆家辉对华态度是否会因其外表而更友善?早在2009年,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的骆家辉访华,曾有媒体记者就问他:“中国血统是否让你们在中美两国交流时获得某种优势?”

    “我们来中国,代表的是美国、美国总统和美国人民。美国的政策,不会因为谁参与了协商而发生改变。”骆家辉答。

    获得驻华大使提名后,他也一再表白,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会尽心尽力维护和争取美国利益。

    事实上,自从政以来,骆始终是美国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在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时,骆家辉数次访华,每次都安排议程推销自己治下出产的“华盛顿”苹果或“星巴克”咖啡。此外,微软、波音等美国商业巨头与中国的密切联系,他也被认为是背后不可或缺的推手。

    就任商务部长后,骆家辉在敦促中国继续开放市场、美国扩大对华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调门不低,甚至有些言论颇为刺耳。

    在此期间,美国国内出现贸易保护思潮,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制裁案件几乎每周都有。对此,骆家辉曾对中国记者解释称,这与政府无关,因为这些制裁案件都是美国企业提起的。

    由于在过往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处理中国事务的经验,骆家辉被称为名副其实的“知华派”,因而,有分析认为,在对华某些具体利益问题上 ,就任大使后,骆家辉将更善于讨价还价,更知道如何为美国争得最大利益。

    不过,这位“中国通”出任驻华大使亦有不少积极方面。乐观者认为,骆家辉的经验和才华有助于他胜任这一职位,同时,他的华裔背景也使他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处事方式,有助于两国在棘手问题上的沟通和坦诚对话。

    骆家辉自己也称,对于中美之间存在的挑战和分歧,他将努力确保顺畅的沟通渠道,清晰传达美国政府立场,并与中国最高层政府官员保持接触,同时会更加努力直接接触中国民众,帮助两国民众加深了解。

    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称,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其华裔和政客背景既有正面影响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的一面,因此,中美两国及国际社会不应对骆家辉寄予太高的期望。

    另有专家分析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可能因为一人一事就轻易改变,无论是作为商务部长还是驻华大使,骆家辉代表的都是美国利益,即便他想为中美关系发展做点贡献,也要取决于奥巴马政府的整体对华策略。在这一点上,他和历任驻华大使并没有差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

    ①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的翻译者、73岁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在莫言获奖之前,他已将好几位中国作家送上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苏童和毕飞宇都是凭着他的译本,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在将中国当代小说推荐给世界这方面,葛浩文堪称第一人。

    ②葛浩文1939年出生在美国加州。上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他就想:“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后来,葛浩文加入海军,并被派到美国海军驻台湾的司令部,成为一名通讯官。“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多年以后,葛浩文这样回忆道。

    ③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驻日本和越南,然后又回到中国台湾。经受过越战洗礼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轻狂,并拿起书本。“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看进书去”。他发现自己有学汉语的天赋。“我有一双好耳朵,能够区分复杂的汉字发音。”他向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老兵学习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位老师给他起的名字。退伍后他进入台湾师范大学汉语中心学习。

    ④回国后,葛浩文继续学习中文,他的博士导师是柳亚子的儿子、旅美散文家柳无忌。学习期间,导师向他提起中国有一对作家伉俪萧军、萧红,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葛浩文就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读了起来,那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而萧红则激起了他更浓厚的兴趣。他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5年后,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所写的《萧红评传》在港台出版,掀起了一股萧红热。

    ⑤葛浩文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小说是张洁创作的《沉重的翅膀》,译本在美国卖得不错,“于是我下定决心,这辈子我就干这个了!”此后,葛浩文“一发而不可收”,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20多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40多部作品通过他的笔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得到推广。“一部中国作品,哪怕中国人特别喜欢,但是如果我觉得在国外没有市场,我也不翻。我基本上还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葛浩文说。

    ⑥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非常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译刘震云的《手机》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小说场景始于30年前,然后闪回到现代,接着又回到30年前。“如果照这种顺序翻,看过40页后,美国读者就会说‘真没劲’,然后把它扔到一边。”他建议把开场设在现代,然后再展开回忆。这个建议得到了作者的同意。“我这样做并没有改变作品的质量,改变的只是它的销量。”

    ⑦多年笔耕不辍,葛浩文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说翻译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译戴乃迭这样评价他:“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曾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文小说翻译几乎是他一个人的地盘儿。”

    ⑧除了萧红之外,葛浩文翻译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将其10多部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

    ⑨1988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很震撼,写信给莫言,希望获得翻译版权。“当时莫言远没有现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个好听中国名字的学者。现在想起往事,我会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傲,而是为我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作家。”

    ⑩莫言的作品销路不错,翻译了其几部小说后,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见了面。后来,他们又一起去了很多国家,推荐莫言的新书。有一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推荐《酒国》时,几天之内,莫言几乎把客房书架上的中国小说都看了个遍。葛浩文和美国的出版商都对这个12岁就辍学,却写出大量美妙小说的作家惊叹不已。

    对于自己,葛浩文显得十分低调。“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肖培根: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下达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历史重担落在了26岁的肖培根肩上。“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 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肖培根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把植物室的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人和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组织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在此期间,肖培根等人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被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研究该国的草药。考察团深入到穷乡僻壤乃至撒哈拉沙漠边缘,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1979年,肖培根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技术官员,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不舍昼夜,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也找到了代用品。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

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究。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肖培根发表了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摘编自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