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让“精准”成为习惯》,完成小题

让“精准”成为习惯

    ①“精准扶贫的精髓是‘因贫施策’”“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精准性”。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话题建言献策,为脱贫攻坚贡献了不少智慧。为什么脱贫攻坚必须精准识别、因贫施策?“精准”,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论,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②《道德经》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大事者必以精准思维、精准做法为遵循,方见成效。《礼记》也有载:“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做事情一开始就要慎重,不能马虎大意,哪怕开始只是一丝一毫的差错,其结果也会事与愿违。0.99的1000次方接近于0,道理就是这样。

    ③精准,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追求。《庄子》里讲过“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些关于熟能生巧的故事提醒我们,穷尽所能,做到最好,是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精准就是这样一种力求完美的自我追求。

    ④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抱着“无所谓”“想当然”的态度,对情况了解停留在“大概是”“应该是”之中,能有多少成就?敷衍了事、毫无“精准”可言,既容易误事误人,也会迷失自己。从作风上砥砺精准的要求,万事无难。

    ⑤精准,是求真的延伸。共产党人是最讲认真的,精准就是一种认真精神。闭门造车、异想天开,吃老本、拍胸脯、拍脑袋,既不会有好决策,也不会有好成效。深入基层、接入地气,听得真言、听进诤言,谦虚好学、积极进取,方能从精准中出成就、出公信。

    ⑥精准,也是求实的升华。有些人在扶贫攻坚中不善精准,在改革发展中不愿精准,原因不外乎怕自己吃苦受累,怕事情繁复麻烦。精准意味着实事求是、敢于较劲,而不是浑浑噩噩、安于现状,畏惧不前、怕这怕那。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蛮,耐得烦,精准中充满了求实、务实的精气神。

    ⑦追求精准,就得要有胆有识、抓铁有痕。何为“有胆”?正确的敢坚持敢坚守;不对的,敢直言敢批评;错误的,敢纠正敢改进。何为“有识”?要有正确的方向,要有科学知识,要对实际情况了解透彻。何为“抓铁有痕”?做什么就有什么的样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⑧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精准化做事方法,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他就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让我们就从当下、从自己开始,把“精准”养成习惯。

(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本文作者的主张是我们要从当下、从自己开始,把“精准”养成习惯。

(乙)第②段引用《道德经》和《礼记》中的名言,论述了“精准”的重要性。

(丙)本文③-⑧段主要论述了“精准”的内涵和努力做到“精准”的深远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阅读这篇文章给你带来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 的 信 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

      ①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6日公布了科学家进行大象行为研究的结果。负责这一研究的科学家乔伊斯·普尔认为,大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记忆力,它们会在遭人类虐待多年后对人类进行报复。

      ②科学家介绍说,他们最初在乌干达发现,那里的象群数目从未减少,它们的食物种类更是日益繁多,但六象挡路和践踏村庄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举动看起来似乎并无任何动机缘由。

      ③通过一系列研究,科学家们推测,20世纪70—80年代偷猎者大肆捕杀大象的行为可能给当年的幼象们造成了心理阴影。在人们的肆意捕猎中,幼象们因为父母被捕杀而沦落为孤儿,它们可能还目睹了亲人惨遭屠戮的情景,受到精神创伤。此后,落单的小象不得不跟着经验欠缺的“少女妈妈”将就过活,加上缺乏成年象的成长指导,这一代小象们长大后极易发生 “青少年犯罪”。

      ④研究表明,缺乏长辈榜样指引的幼年动物对同类以及其他动物都存在暴力倾向。南非阿多大象国家公园就是一个例证,公园90%的公象都是遭同类袭击而亡,这一数字是正常数值的15倍。

      ⑤科学家认为,大象在饱经人类长年虐待后,很可能因此“记仇”,并袭击人类的居住区。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⑥乔伊斯说:“也许野外管理者们认为,击毙一些所谓的‘问题大象’比舒缓人们的愤怒更简单轻松,于是射杀了这些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对大象家庭成员的影响,这极有可能造成暴力的恶性循环。”

阅读下面的义章,完成下列各题。

笑可以提高记忆力

       ①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

       ②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胞,可能给人的记忆力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③参与这项研究的李•伯克博士说:“道理很简单,人承受的压力越少,人的记忆力就越好。幽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人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笑增加大脑中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激素使人产生高兴的感觉。这些积极和有益的神经化学变化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好。欢乐的笑声立即产生的脑波频率和人在真正冥想状态中产生的脑波频率相同。”

       ④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向一组健康的人和一组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播放一段使人发笑的20分钟视频。然后,让这两组调查对象完成一个衡量学习、回忆和视觉识别能力的记忆力评估。他们的成绩与另一组没有观看有趣视频的人相比,发现观看有趣视频的两个组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记忆力评估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高血压病一组在皮质醇水平变化上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好处,而健康组在记忆力测试成绩上得到最明显变化。

       ⑤研究人员表示:将来,如能把这项有益的幽默疗法研究成果提供给临床,它将会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健康保健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自新浪博文2014年05月04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谢谢你,我的妹妹

彭悦

亲爱的妹妹:

       ①看到这封信,你一定非常惊奇。不过你放心,姐姐没那个闲工夫以这种方式欺压你。烦劳我的小公主抽一会儿时间听听姐姐的心里话。你也许读了不到一半便会放下它,跑开去看动画片,但请你千万别把它扔掉,哪怕给你的娃娃当床垫也好,总有一天,你会弄懂信里的所有字词。

       ②妹妹,说实话,曾经,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着实让我极度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你凭借你特有的公主身份,用肉鼓鼓的小手肆无忌惮地掠夺、虐待着我拥有的一切。于是,我的书总是残缺的,我的闹钟不断更新,我喜欢的东西会不断出现在你的抽屉里……然而,随着你的长大,事情似乎有了好转,我的“残兵败将”逐渐少了,抱怨逐渐少了,我的笑容与日俱增。

       ③妹妹,你知道吗,我曾经“恨”过你,但现在我要感谢你,因为你也教育了我,替我保留了某些离我远去的东西。

       ④你还记得那个飘着微雨的早晨吗?那天,我送你去幼儿园,路上你忽然停下了脚步。我奇怪地转过身,只见你正低头注视着什么,撑着的小伞移到一边,细雨飘洒在你头上、身上。走近一看,我才发现地上躺着一只死老鼠。“快走啊,”我不屑地说,“一只死老鼠有什么好看的?”你半天没应,许久才抬起头看着我缓缓地说:“姐姐,它好可怜。”那一刻,你的眼睛莹润澄澈。忽然记起儿时的我,也曾万分同情一只死去的老鼠。可是如今的我怎么了,那些简单干净的想法是在何时远离了我呢?突然间觉得,灰色的雨幕中,是你让我重见心中的彩虹。

       ⑤你还记得那个冬日的夜晚吗?你安静地躺在我身边,跟我讲巴拉巴拉小魔仙,讲你最喜欢的角色,一如我当年疯狂地追逐蜡笔小新、哆啦A梦、大耳朵图图时的陶醉。你说起你们班里可爱的男孩女孩,对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如数家珍。我这才意识到那些纯真的岁月里,许多带着微笑的脸已找不到配对的名字和事迹。有时你突然安静下来,眼睛盯着房门,我问你,你说门外有妖怪。在你眼里,一切都是真的,包括电视里的一切动画场景。我笑,伸手抱住你。我懂你的“妖怪”以及你的“一切存在”,因为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在的你像极了从前的我。半透明夜色中,你的眼睛如星星般不断闪烁,那么大、那么亮,世上的一切都可从你眼中呈现。那个夜晚,不断有纯纯的东西从我心底升起,阳光般的温暖洒满整个被窝。妹妹,有你,我的世界便有了暖意。

       ⑥妹妹,我真的想对你说声谢谢。在灯红酒绿的时代,在风尘仆仆走过烟雨花开的季节之后,除了你,我的身边还有谁能唤醒我遥远的单纯与天真呢?我想,你是一个赤子。你以纯真无瑕的水晶般的心灵守候着一方净土,并把清泉悄悄注入我沾染过尘秽的心田

       ⑦我似乎看到熟睡中的你嘴角微翘。今夜,陪伴着你的一定又是一个纯洁干净的梦。

       ⑧最后,祝我的小公主健康成长,每天都开心,越来越漂亮!

曾饱受你“摧残”的姐姐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3期,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照相的故事

    回想20世纪70年代,我姑姑的一双儿女都全照相,都开照相馆,那时候,能开照相馆的可不是等闲之界。相片在当时是个稀罕物。能照个全家福的绝对是小康人家。

    表哥表姐到我家走亲戚的时候,常常带着照相机,借看望我父母的机会,顺便给姥姨门上的亲朋好友照个相。红布一蒙,黑里透红,站好别动,一分钟就成。表哥表姐把自己的头盖在红布里,调好照相机,然后再把头从红布里抽出来,右手扬起,左手握住气棒一类的东西,说道:“往这里看!”随着“嚓”的一声响,人像定格,照片就照好了。

    我家不算大的院子仿佛成了集市,村里人常常在这个时候到我家串门,有照相的,有看照相的,有赠茶水、嗑瓜子的,也有不少借机相亲的。我父母拿出瓜子、糖果和茶水招待他们,他们喝着茶水,嗑着瓜子,聊着天,有说有笑。母亲从里窄屋内进进出出,一会儿去端糖果,一会儿去倒茶水。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见谁几乎都要打招呼,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跟人家说中午或者晚上别走了,有现成的看盅,坐下来一起喝酒。这些来的村人,有的摆摆手,说一声:“大爷爷,您快去忙吧,我们照个相就走!”家里所有供村人享用的糖果和瓜子,包括烟酒,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自己不吃不喝,也不让我们这些儿女吃喝。母命私下对父亲说:“你和孩子对这些烟呀酒呀糖果瓜子呀,连个牙印都没有沾过,省了一年的东西都让这些串门的和外甥外甥女吃了,我心疼得很呀!”父亲却说:“咱家四五个跟牛犊子一样的男孩子眼看着一个个长起来了,有人能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福气。

    能给儿子个个讨上媳妇,是我父母最大的心愿。可在1979年,我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老人家至死也没有看到儿子个个找到媳妇,更没有与后来都有老婆孩子的儿子们照上一张全家福。

    因为对照相有着神圣和美好的记忆,我军校一毕业,就用第一个月的工资天了一款买了一款傻瓜相机。等到相机,我如获至宝,轻易不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箱子里翻出来,一遍又一遍地把玩。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后来,认识妻子后,我才买了第一盒胶卷,记录起我的生活。

    在这款相机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最深刻,它是拍摄于山东聊城环城湖上的一张生活照。1998年的春夏之交,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个上午,妻子没有班,我向单位领导请了假,带上两岁的儿子和七旬的母亲去环城湖上过周末。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我在船头划船,母亲和儿子坐在船中,妻子在船尾注视着他们。船在我的操纵下,时而急驶,时而缓游。母意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下船时,妻子立在一旁,母亲探着头、拉着儿子的手正要离船,得空的我连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我看来,照片上的船仿佛是我和妻子组成的小家,母亲照看看我的儿子,而我经常漂泊在船的外面,生活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

    自此之后,妻子也爱上照相这一行,从我那台傻瓜相机开始,到2006年的数码相机,再到后来的手机相机,妻子走到哪里拍到哪里,生活在哪里拍到哪里。2018年3月,我帮她换了一台内存128GB的华为手机。妻子高兴地说:“这么大的内存够我用两年了!”

    世事沧桑,时代变迁,照相的故事,见证着不同的时代,记录着不同的人生,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永远的向往和追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