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时练习

阅读《我为什么打你》,回答下面问题。

我为什么打你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④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⑤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⑥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⑦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⑧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⑨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⑩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⑪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⑫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⑬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我”发誓要保护孩子,为何还要选择殴打?
(2)、第⑦段中的“火”在文中指什么?
(3)、“我”在什么情况下才谨慎地使用殴打。
(4)、文末为什么说打孩子重要的是心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鸟坛大嘴大
                                                                                                             瘦驼
        随着《里约大冒险》在全球银幕热播,作为重要配角的热心的拉菲尔也好好地秀了一把。
        巨嘴鸟的大名是鵎鵼,生活在南美洲。全世界现存的34种巨嘴鸟,绝大多数只生活在巴西。
        因为大嘴的眼球效果,巨嘴鸟是最不容易被人认错的鸟。它们的嘴实在是太大了,长度几乎占了身长的三分之一。不过,你不用担心这给巨嘴鸟带来沉重的负担,它的喙里面是泡沫状的,非常轻,重量一般不会超过50克。
        巨嘴鸟为什么会长这么大的嘴?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很多年。起先,只看到标本的鸟类学家们曾认为,巨嘴鸟的大嘴是用来捉鱼的,就像鹈鹕那样。后来,鸟类学家发现巨嘴鸟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果子,于是又猜测,或许拥有一张大嘴比较方便啄食长在树梢的果子?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揭开了巨嘴的秘密:原来它们生活在热带雨林,在高温炎热环境下,大嘴可帮助它们散热降温。
        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还有巨嘴鸟的脚。巨嘴鸟有四根脚趾,两根朝前,两根朝后。这种脚型,啄木鸟也有。实际上,巨嘴鸟就是啄木鸟的亲戚,它们与啄木鸟一样,也喜欢住在树洞里。不过,它们并不自己凿洞,一些大型的巨嘴鸟喜欢住在树木腐烂形成的天然树洞里,而一些小型的巨嘴鸟则不客气地借住到亲戚家里,去抢占啄木鸟辛苦开凿的洞穴。
         巨嘴鸟是鸟类中的模范夫妻,大部分巨嘴鸟夫妻会相互厮守很多年。繁殖的时候,巨嘴鸟夫人会产下1~5枚白色的卵,大约经过16天的轮番孵化,小巨嘴鸟就会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非常虚弱,全身连一根绒毛都没有,双眼紧闭。这个时候,雏鸟的嘴还很短,完全看不出以后会变成一个大嘴巴。巨嘴鸟夫妇会喂刚孵出来的雏鸟吃小虫子,后来,水果逐渐成为小巨嘴鸟的主食。与其他的鸟相比,小巨嘴鸟长得非常慢,有的种类过了满月时身上还没有几根羽毛。
        科学家们最近还发现,有的巨嘴鸟会齐心协力一起抚养雏鸟,即便这些雏鸟并不是它们的孩子。科学家们估计,这些自愿出力的巨嘴鸟“保姆”可能是雏鸟的哥哥姐姐,也就是巨嘴鸟夫妇上一次繁殖的后代。
        经过两个月的悉心哺育,小家伙们终于可以离开巢穴了。这时候,它们除了嘴不够大、颜色不够鲜艳外,基本上跟爸爸妈妈一般模样。至于那张标志性的大嘴,至少需要一年才会完全长成。离巢的幼鸟会跟爸爸妈妈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这些小家伙们玩心很重:它们会把大嘴扣在一起互相推挤,谁先后退谁就输了,赢了的一方会再接受其他幼鸟的挑战。它们钟爱的另一种游戏是抛果子。这些游戏,对小巨嘴鸟来说不只是为了玩乐,更重要的是能从中习得生存的本领。那些从小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小鸟,长大后更可能成为头领。
        目前,大部分种类的巨嘴鸟生活还算无忧无虑,但由于人们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某些巨嘴鸟的家园遭到破坏,已经有一些陷入濒危状态。就像电影里说的,有些人喜欢把野生的鸟捉来做宠物,这种捕捉甚至形成了交易链(据说,一只巨嘴鸟的身价已经高达10万元),这就严重威胁到了巨嘴鸟的生存。
巨嘴鸟的大嘴闻名天下,绝对是它们种族的“注册商标”。但是,大自然中还是存在着“东施效颦”者,那就是犀鸟。犀鸟生活在亚洲和非洲,它不是巨嘴鸟的近亲,与巨嘴鸟的生活区域也并不重叠,可是,它们也长着一张大嘴!只不过尺码相对巨嘴鸟来说小一些。犀鸟的生活习性与巨嘴鸟很相近,也以水果为主食,偶尔吃些小昆虫、小动物做配菜。这种没有亲缘关系却长得类似的现象,科学家称之为“趋同进化”,也就是本来长得不像,由于生活环境近似,慢慢变成了一个模样。
        我们该如何区分巨嘴鸟和犀鸟呢?第一方法当然是看“出生证”,巨嘴鸟只生活在南美洲,而犀鸟只生活在亚洲和非洲;其次,请它们把脚伸出来,两根脚趾朝前、两根朝后的是巨嘴鸟,三根朝前、一根朝后的是犀鸟;最后一条是看“帽子”,犀鸟的头顶往往“戴”有一个“大头盔”,而巨嘴鸟没有。
                                                                                                (选自科学松鼠会网站 有删改)

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②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百度百科:蒋勋

【百科名片】

中文名

蒋勋

代表作品

《蒋勋说<红楼梦>》《汉字书法之美》《孤独六讲》等

民族

汉族

个人荣誉

1995年 中兴文艺奖

1997年 吴鲁芹文学奖

2003年 九十二年图书金鼎奖

2005年 第四十届广播金钟奖

2009年 第十三届台北文化奖

2010年 九十九年度散文奖


出生地

西安

居住地

台湾

出生年份

1947年

【艺术人生】

      蒋勋,是台湾文化圈里公认的全才。

      1972年,蒋勋到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求学。1976年返回台湾后,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东海大学。2000年,他辞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他驰骋于文学领域,以诗歌吟诵激情,用散文细说生活,用小说反映人性。其文笔清理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种。

      他翱翔于书画天空,多次举办画展。第一次画展,就以六十多件水墨作品,深获各界好评。他深谙书法,书风兼具颜真卿的气势宏浑和魏碑的苍劲明快,认为书法的顿挫点捺,就是生命的一种实践。

【人物写真】

      大红围巾、黑上衣、牛仔裤,深秋北京,64岁的蒋勋坐在人群中从容“布道”,他的声音富含磁性,“有能让人安静下来的神效”。他的“布道”帮助了很多人。有人每晚听着他的声音入睡,有人因为他讲《寒食帖》开始练习书法,还有人决定无论多忙都要出门看看月亮,松弛心情。

      近年来,蒋勋游走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在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美学热,被媒体誉为“美学布道者”。

【人物轶事】1.在东海大学时 有一天,蒋勋经过学校草坪经过学校草坪,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书了?于是突然下了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2.有一次,蒋勋谈起离职一事,说:“为什么我要离开大学,我忽然很想做的一件事是社会大众的美的教育,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做,我们有再多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家,其实是没有用的。”

【个人语录】1.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是,美是回来做自己。2.每个活着的生命都要找到自己,美是一种拯救。3.美在生活中,要学会从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力度。4.我们都有一个误解,认为美是看画展、听音乐会,其实美不只在艺术里、在画廊里、在音乐厅里。我一直提倡,美是一种布道。我希望有一天在这个社会里面,我们走出去看到的事物都是美的。5.美的力量能呼唤心灵,进而改变自己。6.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社会平价】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台湾作家  张晓风

      蒋勋的文章里有太多的硬伤。如蒋勋讲红楼梦,在讲北静王初见宝玉那一段,他引用了唐玄宗写的《鹅鸰颂》,却说成是唐高宗写的。我们平常开一个讲座,大约事先总要做点功课,但蒋勋讲一个东西好像从不需要找一个注释参考一下。他对具体文字的解释,真是毫无根据,强悍无比。

                                                                                                                                                                  ﹣﹣浙江大学教授  江弱水

      蒋勋先生能用十分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原本深奥的道理,让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他的文字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些真相。他的文字让人安心宁静。                                                                                                                      ﹣﹣网友  淡水寒烟

阅读所给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树。

    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和尚满腹疑惑地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知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我怎么没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密码

       我有一位远亲,算起来应该叫我姑母,今年夏天的时候,我见过他一次。

       那是个十六岁的孩子,个头不高,又黑又瘦,看人的时候目光能够顷刻立起来,好像春天到来时的北冰洋上,那些隐藏在深深海水里异军突起的巨大冰块。实话说,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家境是很不幸的,父母智障,家境贫穷,所有的生活来源都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作为远亲,按说该对他有份怜悯体恤之心,可这个少年的所作所为,又让人齿冷。从十二岁开始,他就四处为非作歹,今天用砖头砸死邻家的鸡,明天又拿着水果刀刺伤无辜的小孩儿。十四岁那年,好不容易熬到小学毕业,他坚决不再上学。在爷爷奶奶无奈的目光中,拎着几件衣服从乡村来到县城,在洗车店当小工,去酒店端盘子,所有工作干不了几个月都会被老板以各种理由炒掉。

       春天的时候,他在一家打工的饭馆和顾客争吵了起来,拎起一把椅子打伤了对方的胳膊,派出所介入后,男孩儿的爷爷奶奶找到我。

       好在只是皮肉伤,所以,我托了几个熟人,这个孩子被放了出来。怕他继续惹事,我特意在单位请了半天假载他回家。

       刚一上车,少年大喇喇地上下打量一番,对车子开始评头论足,张口闭口都是我哥们儿那车怎样怎样。见我不搭理他,又开始摆弄手机,不时电话来去,一会儿老大,一会儿哥们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哪个霸气侧漏的江湖大佬。

       到了家,年迈的爷爷奶奶颤巍巍地迎上来,少年粗鲁地一胳膊:“给钱,我要去网吧。”

       爷爷奶奶无奈地对视两眼,掏出十块钱递过去,他风一样就跑掉了。

       看着他的背影,我委婉地劝说二老不该给他钱,须发皆白的爷爷长叹一声:“如果不给,怕是他又要造反了。”

       我这才知道,因为爷爷奶奶不给钱,那个少年已经动手打过他们几次。

       在两个老人的千恩万谢中,我心绪复杂地离开了那个村庄。路过村口的网吧时,默默觑了一眼,满屋子都是十六七岁染着黄头发、叼着烟卷的桀骜少年,我那位远亲,满口粗言秽语,正在一个大型网游里厮杀。

       很多人将孩子比喻成树木,肥沃旷野和贫瘠滩涂的成长环境怎可同日而语,可我总觉得,那些携带悲剧因子一路走来的少年身上,更大区别还不是成长环境,而是一些司空见惯的标签和志识。

       无一例外的,这些少年都有虚荣自大、好逸恶劳、单纯幼稚的倾向,总认为人世间有不劳而获的秘籍;他们都喜欢热闹和喧嚣,崇拜耀武扬威的江湖气派,视内敛、谦逊为窝囊和怯懦。对生活眼高于顶的热望和脚踏实地智慧的缺乏,直接造成扭曲灵魂的巨大黑洞。所有这些恶的特质都是时间长廊中的酵母,于贫穷逼仄的现实中慢慢发酵,先是一丝一缕的桀骜和叛逆,然后,越来越汹涌,越来越急不可耐,终于,在合适的时间节点上骤然爆发,一跃成为悲剧的制造者,而自己,也成了万劫不复的悲剧。

       追溯犯罪里程,很多人会提到是贫穷的家庭毁了自己,就好像我的这位远亲,不止一次憧憬做梦——如果我不是生在这个贫穷可怕的家庭,如果从小我就穿金戴银……

       事实真的如此吗?

       送那位远亲回家后没过几天,我参加了一个捐资助学的大会。会上有个少年的发言,让所有人都落了泪。他很小就没了父亲,在和妈妈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他一直在勤工俭学——捡垃圾、易拉罐,糊纸盒,凡力所能及的,只要有机会,必会一一去做。和妈妈一起担起生活担子的同时,这个孩子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名列前茅。考上大学后,昂贵的学费让他几欲放弃学业,村里人看不得一个有出息的孩子丧失机会,遂将他的情况报到县文明办,很快得到批准,可以资助他的大学费用,前提是需要拿到早逝父亲的死亡证明。

       少年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清晨,带上一兜子干粮,骑上自行车开始出发。他的父亲十年前死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工厂内,要得到死亡证明,必须去远方。贫穷的家里拿不出车票钱,亦或,即便能够拿出,少年也舍不得。总之,他昼夜兼程了十几个昼夜,一千多里长路慢慢甩在身后。到达那个工厂后,少年的鞋子烂掉了,爸爸多年前的同事们看到他,一个个泣不成声。

       证明很快办妥,陌生的叔叔阿姨将少年的自行车送到托运站,然后给他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火车票。

       在发言的过程中,懂事的少年几次热泪盈眶:“这辈子,我都忘不了那些好心人,到了大学,我一定好好学习,多长本领,将来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

       在如潮掌声中,看着主席台上的少年,再想想远亲中那个凌厉的孩子,我心中一声长叹。老天给了他们相同的根系和土壤,可在成长的过程中,却南辕北辙,再也没有半点交集。

       是什么,决定了这份不同?

       家庭环境、基因遗传、性格特质,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答案,但我总觉得,这些都不够。上天造物造人时,会给每个生命以特定密码,这些密码如原子弹,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裂变。愿意向善向上的,自警自省努力发奋,核裂变出冲天动力,成就崭新人生;而甘心混迹泥沙的,如滩涂污秽中的蟾蜍,怀揣暂时安逸常做青蛙变王子的美梦,等到梦醒满心灰凉,要么匍匐进尘埃做一枚虫豸,要么歇斯底里徒劳挣扎毁己误人。

阅读

从百年苦难走向百年辉煌

金一南

〔A〕上课前,大家呼喊的口号中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不但追求胜利,还要“敢于胜利”,这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心中,都需要腾起的一团火焰和光明。

我常想,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 有一个最好的回答——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周恩来总理书写的,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二句话: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三句话: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们从1840年那苦难深重的时代走过来,东洋东洋打不过,西洋西洋打不过,当时的中国“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就在国家面临危亡、民族深陷苦难,却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经常讲,中国共产党“应”的这个“运”不是什么好运,那是国家最黑暗、民族最无望的时候。 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没有资源,二没有名望,三没有影响,四没有地位,就只有一腔热血。 他们就凭一腔热血浴血奋斗,民族救亡。

〔B〕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两万两千五百人,两个月后就剩一千;1927年,秋收起义,五千人,二十天后只剩不到一千。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怀疑,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毛泽东的回答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美国人托夫勒把人类的力量归结为三种:一是暴力,谁拳头大谁称王;二是金钱,金钱买通一切;三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托夫勒忘记了第四种力量——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表现出极大的、改天换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

〔C〕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道: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 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 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 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这就是我们先辈的信仰。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够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跨过鸭绿江,这支中国共产党锻造的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队伍,凭借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最初是一小部分人,几支火炬;凭着信仰,燃烧成熊熊大火,最终点燃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火炬,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在座官兵就是这支队伍的接续,你们就要像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就像毛主席讲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所以,你们说的“敢于胜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这么一句话,“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 真正的领袖、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少数人。 中国共产党因相信而看见! 他们坚信,所以他们最终看见了!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我们一穷二白,一颗钉子叫“洋钉”,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全是从外国来的。 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

〔D〕今天,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原先,世界制造业里我们只占 2%、3%;2009年,我们上升到18%;2016年,我们就已经占世界制造业比重26.7%,世界第一!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大类、191个中类、552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你看我们的追赶速度。

你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拼搏奋斗出来的!

我们第三艘航母的总建造师是 1980年出生的。我非常感慨:“80 后”开始担当国家建设的大梁,更厉害的是,我们还有“90 后”,以后,我们还有“00 后”“10后”,还有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成长起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回想一下,我们百年救亡、百年复兴:从1840 年到 1949 年的一百来年,无数的、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中国”三个字浴血奋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的命题开始——复兴!

1949年到2049年,这一百年,我们要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一次新的长征。“复兴”不是一句口号,而要凭实力,我们每一个人正在参与。

过去,长征就是信仰;今天,拼搏同样是信仰。追求胜利! 敢于胜利! 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

(根据《一堂好课百年苦难》演讲音视频整理,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