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7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历史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

    材料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建设科技强国》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蒸汽机的出现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
    (2)结合材料一,二,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科技成果并说明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
    (3)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迪?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7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27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材料二:在19世纪期间,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比利时是第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因此,到1870年时,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城市,并直接依靠工业或贸易过活。继比利时之后是法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俄国。与此同时,非欧洲国家也正在进行工业化——起初是美国,随后是英国自治领和日本。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另一影响是人口的进一步增长。1914年时欧洲大陆的人口是1750年时的3倍以上。工业革命还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的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社会变化,因为在城市居住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工业革命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新消费主义,而且赋予了妇女新的角色。迫使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进入新的、家庭以外的工薪经济。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它们利用美洲的人口比较稀少,真正地使北美洲和南美洲欧化了。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一欧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已经看到,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族迫害进一步促进了迁移;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迁移。每过去10年,人口迁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长。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也自然地导致欧洲文化的移植。工业革命不仅是海外领地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埋葬了封建君主专制,创造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诞生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秩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法国革命的成果远播欧洲,成为近代欧洲一份重要的历史遗产。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九年级上册》2018年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大运河有效解决了中国南北走向河流少的问题,将司马迁时代的燕、赵、魏、宋、齐、鲁、徐、吴、越等这些较为独立的自然经济区连成了一片。隋唐大运河也进一步加强了陆地交通,解决了有些地区山川比较多所造成的通信困难问题。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发与利用,当时很多外国使者以及商人将海外产物以及海外文化利用海上丝绸之路输送到中原。例如在唐朝期间,新罗人先在沿海地区行驶,行驶到楚州地区转入隋唐大运河,最终到达长安等中原地区。扬州的考古中,唐代地层不仅发现了北方邢窑、巩县等地的白瓷,还发现大量来自湖南长沙窑的瓷片,中晚唐地层中还发现了源自西亚的孔雀蓝釉陶器。

    ——摘编自胡晓慧《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大运河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扬州考古出土众多瓷片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交通运输革命在俄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些进步工程师和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在俄国发展铁路业,保守势力则对这一新事物持反对意见。由于政府内保守势力强大,国库资金不足,铁路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到1855年,俄国仅有980俄里铁路,占世界铁路网的1.5%,其中绝大部分铁路是国库出资建设的。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使俄国政府深刻认识到铁路无可取代的战略和经济意义。在客观地评估被战争消耗殆尽的国库难以承担铁路建设的庞大支出后,政府主张用私人的力量修建铁路。1857年1月26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改革命令,利用私人资本在俄国兴修铁路,为了借鉴西欧铁路建设的丰富经验,倾向使用外资。这个命令也成为俄国铁路发展的转折点。

    ——摘编自张广翔、逯红梅《19世纪下半期俄国私有铁路建设及政府的相关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判断以下表述,你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认为不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涉及”。

    A史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来临。________

    B俄国保守势力曾阻碍了俄国铁路事业的发展。________

    C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俄国铁路建设改革,只主张利用国内私人资本的力量。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推进俄国铁路改革的背景。

    材料三:只有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即建立起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电力工业、燃料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基本化学工业等等,我们才可能供给农业以拖拉机和其它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供给农业以足够的肥料,使农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我们才可能生产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火车头、汽车、轮船、飞机等等,使运输业得到技术的改造;我们才可能制造现代化的武器,来武装保卫祖国的战士,使国防更加巩固。同时,只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显著地提高生产技术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自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4)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