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好奇是成才的催化剂》,完成小题。

    ①远古的某一天,一个猿人由树顶俯瞰大地,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尝试着离开了一直居住的大树,来到了地面。这一小小的好奇,完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壮举。

    ②又是遥远的某一天,一位法国画家在多次描绘了一种果子之后,出于强烈的好奇,冒着中毒的危险品尝了一下,发现它无比甜美可口。这一小小的好奇,使人们的餐桌上多了一道佳肴——西红柿。

    ③明代的中国,一个叫万户的人远眺苍穹,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坐在椅子上,在椅子周围绑上自制的“火箭炮”想倚其“飞天”。虽然他以失败告终,但这一小小的好奇,成就了人类航天探索第一人。

    ④无数的事例彰显着一个道理: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好奇,或许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它来自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好奇心常与创造力挂钩。出于对一个崭新领域的好奇,于是开始逐步地深入其中,探索、发现、创造,最终完成壮丽的事业,这是许多科学家成才的轨迹。

    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不解之谜。”好奇心助人成才,不仅仅因为它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催生人对探寻研究、获取知识的热情与信心。正是出于对物质构成的好奇,才有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正是出于对生物进化的好奇,才有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是出于对大地资源的好奇,才有了李四光的油田发现。

    ⑥好奇不仅仅对人,甚至对动物的生活成长也有巨大作用。有研究表明,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生活环境充满了好奇,因而不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生存经验,最终成为了草原、原野上的强者。

    ⑦当然,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不懂得控制自己,任好奇心泛滥,那就是在任欲望泛滥。灯红酒绿的世界,有太多太多事物让我们好奇。而那炫目的糖衣,掩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珍惜好奇,珍惜每一瞬诞生的探索欲与创造欲;另一方面又要慎待好奇,有选择地分辨哪些是值得探索的,哪些是不能涉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卷入好奇的黑色漩涡,而是使其成为我们成长成才的催化剂。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捍卫母语
①【甲】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 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 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母语, 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②捍卫母语, 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乙】的确,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 一旦丧失, 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 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 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连接起了中华民族。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 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 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丙】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③发展母语, 净化母语, 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正确掌握汉语发展的方向。当年徐寿引进西方科学, 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 就结合汉语的特点命名元素。例如,固体金属元素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发音近似的汉字来为之命名。“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至今仍使我们受益。相比之下, 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的现象。而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新词使用泛滥,甚至连小学生作文中都出现由特殊符号和错别字组合生造的“火星文”。普遍存在的汉语用词不规范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捍卫母语 ,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④弘扬母语, 传承母语, 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 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丁】在这一点上, 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先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近年来,韩国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 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⑤“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 浸入我们的血液,长江黄河的波涛,在我们的血脉中翻滚。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感恩母亲节,回首略谈孝文化

叶小文

    ①明天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往往是萱草花,又名忘忧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慈母爱,不妨回首略谈孝文化。

    ②不可否认,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

    ③不必讳言,封建孝道将千年文明古国桎梏得万马齐喑。鲁迅说,封建礼教只剩下“吃人”的狰狞面目。

    ④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和“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找回其有助于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根本意义。

    ⑤何为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在被物化、被抛弃。如果失落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人,靠什么安身立命?

    ⑥安身立命即“生命的安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话题,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儒释道的通义。这一话题可演绎为关于生命的三条约定:热爱生命,追求幸福﹣﹣这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也是今天现代化的动力;尊重生命,道德约束﹣﹣这是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敬畏生命,终极关切﹣﹣这是追求幸福的未来约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不断放大、满足着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但也难免刺激、放任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和未来约定。 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反而在促进生活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

    ⑦“人,在发觉诊治身体的药石业已无效时,才能急着找出诊治心灵的药方。”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之合理内核,有助于找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两条约定,治疗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孝的本质之一是“生命的互相尊重”。孝文化所倡导的“善事双亲”、“敬养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父母的生命,也要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从而扩展为对上孝敬、对下孝慈、对亲友孝悌、对国家孝忠,将“亲其亲、长其长”的家人之孝升华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大爱。孝的本质之二是“敬畏”。人不应敬畏鬼神,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宗教的原理是敬畏神,孝文化的原理是敬畏人——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家有近祖,族有宗祖,慎终追远,直至始祖”。如果说金钱、利益可以洗刷和消解人伦道德,诱使民德“变薄”,那么,“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

    ⑧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选者注)写过《国富论》,也写过《道德情操论》,意在市场经济必须有道德约束。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唤回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今天,我们正多方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妨打开视野,有容乃大,包括回首孝文化,肃清其附着的污泥浊水,找出其相通之普遍价值,发掘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可用功能。

    ⑨爱乡方爱国,尽孝常尽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选自2012年3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面相与品相

    ①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赛,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

    ②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

    ③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曰“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曰“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曰“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语。

    ④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

    ⑤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她(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

    ⑥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活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

    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会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

(作者:于文岗,选自《广州日报》)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不求甚解(节选)

马南邨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链接一】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链接二】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熹《童蒙须知》

真是无语的

(一)自知与自胜

骆玉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中这句简短的格言,关系到人类生活中两个极其重要、古老而常新的问题。

先说“自知”。老子把“知人”和“自知”做了简明扼要的判别。所谓“知人者智”,是说了解他人,乃是智慧和能力上的表现;“自知者明”,是说了解自己,才是内心明澈的表现。换言之,必须克服某种障碍,才有自知的可能,否则,再多的智慧也不足以自知。

自知的障碍何在呢?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一位女性买了一件质次而价高的衣服,她其实已经很后悔了。但是,当别人指出这一点时,她却很反感;当有人说这件衣服其实还不错时,她会自然地生出赞同。并不是她喜欢这件衣服,而是她不能承认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再说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其实本质上也相通。项羽败于垓下③,不甘心地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他能够笑对死亡,却不能够承认自己在政治和军事等方面不及刘邦。司马迁对项羽颇多同情,但对他的至死不悟,归罪于天,仍然指斥道:“岂不谬哉!”

其实,要达到自知,从道理上说也很简单:把“自我”与“他人”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去看待,如此,用于“知人”的智慧和能力,也将在“自知”上发生同样的作用。只不过道理虽简单,要做到却实非容易。

再来说说“自胜”。顾名思义就是克制、战胜自我。战胜自我并不是表面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它需要一种内在的、根本意义上的强大。“自胜”比“胜人”更困难,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恶劣的习性,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是“自我”的构成因素。一个人性格暴躁,并不是他要这样,而是暴躁已经成为他对自己不满意的事物的自然反应。

《世说新语》中记载王述的故事,说王述吃鸡蛋,用筷子戳,不得,便发火把鸡蛋抓起来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团团转,他看了更气愤,于是用脚去踩;踩不着,大怒,索性从地上捡起鸡蛋放在嘴里咬破,再把它吐掉。这个故事把人受情绪支配的情形,描绘得淋漓尽致。当然,自胜虽然困难,但终究还是可能的。归根结底,人毕竟是理智的动物,能够塑造自己的人格。只是这种人格的塑造,需要很强大的内在力量罢了。

一般人说“胜”的时候,总是盯着某个对手,老子则认为这至多只能达到相比较的“有力”,而不能达到真正的“强”。“自胜者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胜”,也可以说是不胜而“胜”。在生活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说自己胜过什么人;不把他人看作对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承认他、尊重他。

老子所说的“自胜”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而且同样适用于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与其追求“胜人者有力”,不如追求“自胜者强”,后者才是真正的、根本的“胜”。“五四”前后,以鲁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激烈的态度攻击中国的“民族劣根性”,以警醒国人,求得自救,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有删改)

【注释】垓下(gāixià):古地名,在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在这里被围失败。

阅读

生命中的贵人

陈鲁民

①探寻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的踪迹,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在其人生中,都多多少少得到过 “贵人”相助。或被意外发现而一飞冲天,或受人资助走出困境,或被人赏识而得到重用提拔。 生命中的“贵人”,使他们的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引领他们走向辉煌。

② 姜子牙的“贵人”是望贤若渴的周文王;韩信的“贵人”,是知人者智的萧何;诸葛亮的“贵人”, 是三顾茅庐的刘备;白居易的“贵人”, 是慧眼识珠的老诗人顾况;文化新秀项斯的“贵人”, 是“到处逢人说项斯”的唐朝官员杨散之。若没有他们的礼贤下士,你就是卧龙凤雏,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要获得出头机会也没那么容易,说不定还会空怀奇才终老乡里。

③ 现代人里,“贵人”相助现象也时有所闻。早年的沈从文,身无分文,又无名气,大冬天里, 一个人躺在北京出租屋的床上生病,又饿又冷。若不是爱才心切的“贵人”郁达夫,在一篇来稿上知道了他的地址,并亲自探望,帮他治病谋生,走出困境,沈从文恐怕早就病饿身亡了。 哪还有什么妙不可言的《边城》《长河》,以及“乡土文学之父”的美名。

④1931年,青年画家傅抱石失业在家,生活窘迫,恰遇大画家徐悲鸿,徐非常赏识傅抱石的 绘画才能,可自己又没有能力资助他出洋留学,就屈身登门拜访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恳求熊式辉送傅抱石去国外留学,说傅抱石的画艺将来会大有成就。并且,向来不肯为权贵画画的徐悲鸿,破例送给熊式辉名画一幅,换得熊式辉资助傅抱石去日本留学。傅抱石在日本努力学习,观摩了日本和欧洲大量的古今名画,画艺突飞猛进,回国后很快就蜚声画坛,成为名家。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名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他与关山月的杰作。

⑤ 青年女作家萧红的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则与碰到“贵人”鲁迅有关。被誉为“30年代的 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的萧红,初到上海时,也是一文不名,生活困顿。幸遇鲁迅后,鲁迅不仅在创作上悉心指点她,在经济上资助她,还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关系,积极向出版社和编辑部推荐她的作品,介绍她进入上海作家圈子。1935年月12月,由鲁迅作序和推荐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⑥ 得“贵人”提携,受“贵人”恩泽,蒙“贵人”相助,确实令人美慕,让人向往。然而,“贵人” 往往可遇而不可求,能碰到,是你的福分,不能碰上,无须抱怨。其实,真正的“贵人”还应当是你自己,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如果把盼望“贵人”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练就一身过硬的本事,学成经天纬地的能力,怀有超群绝世的才华, 有没有贵人相助,你都照样会脱颖而出,成就自我。

⑦ 所以, 一定要坚定这样的信念,你就是自己的贵人,没人发现,你就自己发现自己;没人重用,你就自己重用自己;没人赏识,你就自己赏识自己;没人提携,你就自己提携自己。关键是你一定得是那块料, 一支真正的潜力股。否则,即使你和“贵人”住在一个屋檐下,即使贵人就在你身边也徒然。

( 有 删 改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