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试题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丝绸之路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丝绸之路的(    )


    A . 形成朝代 B . 路线 C . 东西方互传物品 D . 作用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图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从宋代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自《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鲁教版)

    材料四:“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29-1453年,明朝政府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五: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大国崛起》

    材料六: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

    材料一:

    时期

    人物

    游历及成就

    时期

    人物

    游历及成就

    春秋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他思想的核心是①________。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了很多国家,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②________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法,并将沿途的风土人情等情况介绍到中国

    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意义是③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英国海滨旅游最初局限于贵族和上流社会人士。工业革命后,随着收入的增加,资产阶级人士也开始参与其中。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资本家不得不增加工人的工资井给予他们帯薪假日,1840年以后,铁路的修建使交通费用降低,工人也开始到海滨旅游。海滨旅游在英国逐渐蔚然成风。

    ——摘编自马婕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体闲生活》

    材料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旅游的乐趣,1984年中国人均出游仅有0.2次,到2015年超过3次,次年则达到37次。除休闲娱乐外,开视野、陶冶性情、学习知识也成为旅游者的追求,旅游己是人们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夏杰长、徐金海《中国旅游业改基开放40年:回顷与展望》

    材料四:历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部分)

    序号

    年份

    口号

    2001年

    旅游业:为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工具

    2003年

    旅游业:一种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驱动力

    2008年

    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11年

    旅游——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2013年

    旅游与水: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2016年

    旅游促使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