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怎样的思想路线

举一反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此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农村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请列举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3642亿元1607亿元30477万吨343元
2007年246619亿元107367亿元50150万吨13786元

(5)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从这一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实际教训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之后,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许多原来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思考,通过不同的途径,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的奠基时期;1978—2012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的走向成熟时期。

——摘自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老师分享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阅读笔记。

笔记1

笔记2

笔记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一些有识之士试图向西方寻找救国方案,仿造“坚船利炮”,引进铁路、机械、电缆等近代生产力,传播君主立宪、宪政、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搬用总统制、议会制、多党制,等等,几乎把西方国家搞现代化的整套方案都在中国试验了一遍,但无一成功。

——摘自《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问题并提供了正确方向指引和坚强组织保障。

——摘自齐英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雄辩地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植根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道路。

——摘自鲁保林等《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底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