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初三中考模拟历史卷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一“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D、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

材料一   1927年以来,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更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最终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材料二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从最初的约4万人,……就发展到近百万之众。除了中国共产党战略战术运用的成功之外,中国共产党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至为关键。

——摘编自杨奎松《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材料四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俄乌冲突仍在继续,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近代中国人民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进行了不懈抗争。

材料一   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条约是否平等取决于两个因素:条约的缔结形式和程序是否平等;条约的内容是否对等,是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近代不平等条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以下是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部分)统计表

类别

政治

司法

租界

军事

边界

铁路

工程

矿业

电信

商贸

传教

数量

57

14

59

18

19

24

6

11

9

100

8

——摘编自侯中军《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及其评判标准的探讨》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质。

材料二   下图内容是1919年6月法国路透社电文,“(巴黎)和会决议以山东德(国)人权利让给日本,已引起全国抗议之情形。中政府为舆情一致反对之故,被迫拒绝受纳和约中之山东条款。”6月24日,美国驻华公使说:“过去三个星期以来的运动,已经在中国产生了一种有组织的公众舆论,能对中国政府施加具体的压力,并实施具体的行动……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

——摘编自熊志勇等《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2)依据材料二,写出“全国抗议之情形”所指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谈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材料三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向世界各国发布《对外宣言书》,其中对外政策有: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943年是中国抗战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国民政府与美、英签订新条约,取消了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使馆区及驻军、租界、特别法庭、军舰行驶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特权等。中国能够在国际上取得发言权,是全体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结果。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等

(3)依据材料三,比较近代两个时期中国政府在处理不平等条约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原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