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对经济体制变革的成果在于(   )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否定原有经济体制
举一反三
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的规律。

【制度创新】

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国家良性崛起的动力。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材料摘自杰里·格勒《新全球史》

【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有力保障,战争与和平是促进国家统一的基本方式。

【大国之谜】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材料二: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北师大《历史》九年级下册

俄罗斯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在多种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追溯它们的发展历程,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1856年6月,林肯在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