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蜂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矾,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

    登览者,辄厌倦,思含是而他游。

    而四望①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百秋,金坛②王中子访予于家[5],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島,烟村云舍,沙鸟风忛,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鸶远而遗近 , 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①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

【注释】①四望:四望矶,山名;②金坛:县名,在江苏省西南部:③不暇知:顾不得去了解,即不在意。

(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居庙堂高则忧其民是楼起于岑山 B、是楼起岑山之巔泛舟后湖 C、物喜,不以已悲何加此 D、虽有得亦不暇知矣杂然前阵者
(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斯人微:如果没有 B、芙蓉极:至、到达 C、之所谓奇胜乡:乡人、同乡 D、呈于几席 毕:全、都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深厚,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简洁而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B、乙文“起于岑山之巔”、“近接城市,远挹江岛”从方位的角度来状物,景物的概貌给人清晰之感。 C、甲文中最后一段,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遇亦恍”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给人印象极深。 D、乙文中“烟村云舍,沙乌风帆”,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扫叶楼的壮丽景物,于平淡中见雅趣。
(4)、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②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

(5)、甲、乙两文分别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