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判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
①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③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材料二
林则徐 邓世昌 左宗棠
材料三 在国家危亡、民族蒙耻之际,中华民族积聚已久的爱国激情猛烈迸发,以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展开,并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中城市。据统计,运动波及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城市,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山东、东北和上海郊区等地的农民也参加了斗争。与此同时,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声援五四运动。
——摘编自李东朗《五四运动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时间 | 事件 |
1865年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1872年 | 轮船招商局 |
1878年 | 清军成功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
1894年 | 黄海海战 |
1895年 | 签订《马关条约》 |
1895年 | “公车上书” |
1898年 |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1899年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
1900年 | 八国联军侵华 |
1901年 | 签订《辛丑条约》 |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