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它能把某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使“公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享受信息资源。
      ②铺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材料,不是钢筋混凝土和沥青,而是光导纤维。一条典型的光导纤维,直径不足13毫米,其中却包含着32根用塑料包guǒ________的玻璃纤维。
      ③信息高速公路以光导纤维为媒介,激光脉冲束为数据载体来传输信息。光导纤维柔软而坚韧,传导能力特别强。经过处理的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输到远方。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钟可以传输30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1秒钟内传输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④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交互方式来传递信息的。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高速公路的“入网”十分便捷。用户(   )把电脑的专用接口卡接到电话线上,(   )可进入信息高速公路。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用户还可将电脑、电视、电话连成一体,以便多种通信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⑤有了高速传输功能的光导纤维,又有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再加上卫星通信的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便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⑥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诊所的医生,根据电视屏幕上显示的病人肝脏图象,指导远在2000公里外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肝脏的图象是那里通过人造卫星传送过来的。这是使用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的远距离医疗。除此以外,它还可以使远隔重洋的通信双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请最优秀的老师为自己上课,而且能够互相对答;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随时翻阅世界各地的图书资料……
      ⑦信息高速公路________。办公会议可在各自的家里进行;天南地北的贸易伙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商谈;复杂的研究可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进行交流……
      ⑧信息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提高幅度预计可达20%~40%。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美国12年内投入1美元的资金将增加6美元的产值。
      ⑨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球性的跨世纪宏伟工程,自1993年起步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始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缩短地域之间的距离,形成频繁交往的新型社会。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1)、据第②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用规范写法写在横线上。
包guǒ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部分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第④段中与“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____;说明“交互方式”的语句是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不仅……也 B、只要……就 C、虽然……但 D、只有……才
(5)、本文第②段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的铺成材料;第③段介绍了________;第④段介绍了________。(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第⑥段中画线的词“那里”指的是________的地方。从上文看,要进行“远距离医疗”,信息高速公路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7)、第⑥、⑦、⑧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概括第⑦段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并说说这句话在本段起什么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________。”作用________。

(8)、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

(9)、第⑨段中两个画线词语“全球性”“跨世纪”,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角度来强调信息高速公路的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点金术,高兴地跳了起来,满屋子奔跑,碰到什么东西就抓住什么东西。他抓住一根床柱,它立刻变成了一根金柱子。他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手刚一碰,嘿!它竟成了一捆薄薄的金片。他急忙穿上衣服,这衣服也变成了华丽耀眼的金衣服。国王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②“这算不了什么。”国王心想,“我指望大的好处 , 就不能不接受一些小的不便。”他想到花园去看看,在那里有许多盛开的玫瑰花,微风吹来,香气醉人。国王在花丛中来回走动,并毫不疲倦地使用点金术,一直点到每朵花,甚至连花蕊里的虫子都变成了金子为止。

    ③随后,国王就回到宫殿与女儿一起吃早饭。长桌上放着咖啡、面包、烤鱼等食品。国王倒了一杯咖啡给女儿,女儿接过杯子惊奇地叫了起来:“刚才还是个瓷杯,怎么一下子变成了金杯?”国王高兴地对她说:“我已有了点金术,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一边说,一边将一杯咖啡送到嘴中,可他嘴唇刚一触到咖啡,咖啡立刻变成了金液,随即就硬化成一片金子。看到这情形,他不禁大吃一惊。他随手又拿起一片面包,但还没来得及掰开,它已成了金块。国王几乎绝望地拿起一条烤鱼,不用说,烤鱼也立刻变成了金子。

    ④国王十分羡慕地望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面包和烤鱼,就走到女儿面前,一面抚摸着女儿,一面请女儿拿片面包给自己吃。突然间,他心爱的女儿也变成了一尊金像。

    ⑤国王发疯似的大声喊叫:“陌生人,快来呀!快来救救我的女儿!”

    ⑥不一会儿,陌生人就出现在国王的面前,说:“点金术一定给你带来了许多财富吧!”

    ⑦国王说:“现在我才真正明白,金子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你给我解除点金术。”

    ⑧“你比以前聪明了,美戴斯国王!”陌生人严肃地说,“我看得出来,你的心还没有完全从血肉变成金子,否则就无法挽救了。快去吧!跃进大花园旁的那条小河,在河中装一瓶河水,把水洒在你要它变成原样的东西上。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

    ⑨国王快步跑到河边,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就跳进河中,想尽快地将点金术冲洗掉。他装满一瓶河水跑回宫殿,把水洒向心爱的女儿,水一落到女儿身上,他就看到这可爱的孩子双颊又恢复了红润的颜色!

    ⑩国王拥抱着女儿说:“孩子,是爸爸害了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点金术了。”

(作者为美国小说家霍桑,内容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刷鞋匠的妙招

    ①公共汽车的门开了,一大群赶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投币声和刷卡声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人机械地重复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或投币….”

    ②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

    ③小个子的乡下人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一眼司机,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

    ④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只盯着刷鞋匠。刷鞋匠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是纸币!”“哼,纸币,这些乡下人....”

    ⑤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

    ⑥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你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

    ⑦司机出乎预料的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来准备认真地和刷鞋匠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坐车可以不给钱? 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你们不成?”

    ⑧刷鞋匠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

    ⑨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

    ⑩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匠,刷鞋匠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

    ⑪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

    ⑫刷鞋匠两眼血红地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

    ⑬很快,接到报警的110来了,警察对刷鞋匠说:“就算你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

    ⑭刷鞋匠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

    ⑮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

    ⑯司机说:“钱箱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能打开。”

    ⑰警察给公司打了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一个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刷鞋匠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

    ⑱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了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宣布你是投了币的。”

    ⑲刷鞋匠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哽咽

    ⑳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匠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匠说:“如果你

遭怀疑地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

“你这可是毁损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

“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刷鞋匠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

(选自《南方周末》,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雪落菘叶

高 方

①第一次听说白菜的别名叫“菘”时,我心里跃起一个激灵。这让我想为新认识的“菘”写点什么。

②中国是白菜的原产地。古老诗集《诗经》中曾唱道:“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葑”逐渐变身为“菘”,是为白菜的古称。千百年来,当园圃里的菜蔬们渐次退场,只有白菜坚守到小雪时节,它更像是大地的呼吸,与松一般有不畏霜寒的傲骨。

③当第一场冬雪覆盖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准备要离开土地了。虽然最外层的叶子依然舒展如裙摆般松散,但内层已包裹紧密,捏一捏顿感踏实。如此瓷实便可承受长途运输之颠簸。

④别看白菜窝在垄间其貌不扬,叶子并无精致讲究的姿态,但是从离地几米的视角俯视它们,却有令人震撼的观感。一朵朵花芭葱葱翠翠、圆圆滚滚、层层叠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

⑤每年收白菜的季节,奶奶伛偻的腰更弯了。她将背拉成一道弓,面向泥土蓄力,拢起白菜外层散乱的叶子,拉住根部轻轻一拽。片刻前还直挺挺的白菜,立刻倒在一旁。

⑥爷爷有时会抡起锄头,把白菜根从泥土里钩拽出来,白菜顺势在地垄里打个滚,被爷爷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柳条筐。在手推车上摞起、坐稳,白菜们便跟着农人回了家。

⑦带着泥土的白菜要先晾晒三四天,直到外层的绿叶萎蔫,变得像纸一样皱而干,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那些秋虫的浅吟低唱、寒生露凝、弯月银霜等自然风物统统封进心里,从此缄口。

⑧晒过的白菜可以在室外任一处背风的地方堆放,不论放在何处都不需用纸张、棉被、塑料膜等物覆盖。它喜欢与自然天生天长,风、雪、寒霜才是它愿意接受的披风。

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户户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节受命,承担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长身体的我,总是不满足单一食物的摄入,于是在奶奶弯腰拾起一棵白菜时,便开始嘟囔着抗议:我不想吃炖白菜。

⑩拢上套袖,奶奶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双手交错间,便烙好一张酥香的葱油饼。有了饼的加持,炖白菜果然又变得别有滋味。有时,奶奶也会把肥肉炼成脂渣,和着白菜做成包子、饺子、烙饼,味道各有不同,味蕾再次沦陷。

⑪大白菜味甘性平,它与谁搭伴都可以。它愿意为任何一场厨房大戏充当配角,这不失为白菜迷人的部分,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⑫小小白菜,清白而淡雅,深得文人墨客的偏爱,始终占据一方纸墨。

⑬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也是资深美食家,曾作诗云:“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能从清淡的大白菜中品出如此美味,不失为阅尽繁华后的回归,表里澄澈,怎么都自在。

⑭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过大白菜:“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如今在大白菜的重要产地——山东胶州,刚收割完的白菜也用红绳捆绑,绳子上还挂着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它生长和运输的过程。

⑮又是一年雪落时,雪霰排成长队降落人间,或随旋风急流而泻,或循着光线升腾。相比之下,白菜笃定多了。陈于墙角、铺于集市,不卑不亢地候在那里,为大地隆冬的洗礼而揭幕。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3日,有删改)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两平方米麦苗/张中杰

①北方的冬天来得又早又猛又冷。丈夫病故,刚过“五七”,田婶抱门抽抽噎噎地哭泣,来接田婶入城的儿子不知所措。直到儿媳灵机一动,小声嘟囔说租来的车一天五百,她才止了哭,拎着包袱跟着儿子上了车。老家老屋隔壁住着鳏夫壮叔,瓜田李下,儿子担心村子里人嚼舌头根子。

②田婶住进儿子家第一天,就把儿子雇的保姆赶跑了。田婶刚开始饭菜做的也可以,蒸馒头、手擀面,透着农家的香甜,让久居城市的儿子儿媳小两口吃得津津有味。可不到半月,粥常熬糊,菜非咸即淡,让儿子媳妇直皱眉头。

③城里房子像鸽子笼,邻居们也不常往来,哪像在乡下大宽大地,来个亲戚赶上自家没人,邻居都把客人给招待了。田婶心里有点儿莫名的失落。城里不知季节变换。这里的花草树木让她陌生,与老家的槐树皂角树仿佛不在同一个世界。

④她突然想种麦子了。

⑤从小长大,那足足十亩的麦田,带给她多少快乐。弯腰割麦,装车拉麦,上场碾麦,晒麦扬麦,装袋入仓,满满当当的都是勒入骨髓的记忆。

⑥儿子买了大冰箱。要扔掉长方形的白塑料泡沫包装,两个多平方米的塑料泡沫让田婶眼前一亮,一把紧搂怀里,生怕别人抢走似的。田婶从外面广场边的花池里背来两袋土,用手把小土疙瘩捏碎,用浇花壶淋上水,算是整好了麦田。

⑦儿子善解人意,从超市买回了麦种。田婶一见了,这分明是去了皮的麦仁,熬粥喝的,哪是麦种呀。

⑧她自己一声不吭,悄悄坐公交回家了。“你看东院你壮叔家的麦种多欢实呀!”田婶捧着溜圆的黄麦种,像是对儿子说,也像是自言自语一个人乐呵。撒上麦种,喷上水,望着两平方米的麦地偷偷。忙完一日三餐,田婶的世界只属于阳台上的两平方米麦子。麦苗从冒头到露尖再到青乎乎地疯长,抽穗。冬去春来。五月,即将满仁的麦穗溢满清香。她全身每个毛孔都透着熨帖和舒畅,连走路都轻快地哼着歌。

⑨周六早上,田婶贪觉晚起了会。见媳妇在厨房捣鼓,里边传出麦仁的醇香。她急步跑向阳台,青黄的麦秆上齐刷刷的空着。毕竟媳妇不是自己亲生的,她没吱声,心里堵得慌,一口饭也没吃,关上门哭了。

⑩壮叔从乡下又捎来麦种。田婶仍然在阳台种麦子。眼见又抽穗了,她这回看得更紧了。一天,她去超市买菜回来。多日不来的女儿来看她,见阳台上的麦苗,意外惊喜。用剪刀剪了麦头,用清水冲洗了放豆浆机里磨了青麦汁,说是去脂减肥好东西呢。

⑪田婶越发郁闷了。儿媳妇不是咱亲生的,女儿可是贴心小棉袄呢,不问青红皂白,这还是麦苗子呢!不给老娘打个招呼,说割就割了。女儿见犯了弥天大错,生怕落了不孝顺的名声,低眉顺眼一个劲儿讨好她。

⑫第三年,麦子快熟时,田婶把阳台门加了把锁。眼见肥嘟嘟的麦穗沉甸甸地几乎倒伏,田婶心想这回可是个丰收年,心中又一次溢满甜蜜

⑬可是儿子儿媳出去旅游,她去闺女家小住。阳台窗户忘关了,回家时麦子七零八落,倒伏一片,许多成了空壳儿。一只正在贪婪啄食的小麻雀被她堵住。田婶喂养,麻雀不吃不喝,望着窗外;另一只麻雀飞进来,像要救同伙儿出去。喂它们没两天都打蔫儿,田婶只好开窗把雀儿放飞。

⑭田婶做好一桌子好饭,告诉放学归来的外孙,她回乡下还壮叔三回种子钱了。之后没再回城。

⑮春节,儿女回老家看,遇到铁将军锁门。东院隔着院墙传来一阵爽朗的 , 母亲独有的笑声,在阳光下久久回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