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对比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黑暗色部分表示的是:      国家,图中灰白色部分表示      国家。
(2)这两幅图反映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两幅图的现象,国际社会相关国家应该作出怎样的努力?

举一反三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构建适应全球化的国际关系进行了探索。

材料一:概括地说,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对比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核,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如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等等。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种宏观论述》

材料二:19世纪初,欧洲列强建立起欧洲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被称为维也纳体系。20世纪初的一场混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英苏三大国经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会议与会晤,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史称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战后世界进入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时代。在经历了90年代的巨大动荡和不断调整之后,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格局更加明显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发展特点与态势,是向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过渡,尽管世界多极化的实现还需要长期与复杂的过程,但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种宏观论述》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中国古代圣贤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充满真理和智慧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尊重彼此差异、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达到真正的和。……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积极融入现行国际体系,参与了当今世界几乎所有重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项国际公约,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毅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演讲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各种规模的共同体,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资产阶级还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打倒了王权。确立起人民主权作为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体。从此,国家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部分现存的国际共同体

图1   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建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图2   欧盟

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并主张在国际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

图3   世界银行

加强(各国)在投资领域的国际协调,促进经济全球化。

图4   东盟

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的区域合作组织。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保障主权国家个体尤其是发达强国的国家利益为目的的传统全球治理体制越来越不合时宜,引发了诸多消极后果和问题,亟待转换发展范式。出于这一认识,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谋求各国共同发展,并坚定地践行。

——摘编自李恩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发展逻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