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房山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构建适应全球化的国际关系进行了探索。

材料一:概括地说,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对比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核,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如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等等。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种宏观论述》

材料二:19世纪初,欧洲列强建立起欧洲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被称为维也纳体系。20世纪初的一场混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英苏三大国经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会议与会晤,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史称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战后世界进入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时代。在经历了90年代的巨大动荡和不断调整之后,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格局更加明显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发展特点与态势,是向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过渡,尽管世界多极化的实现还需要长期与复杂的过程,但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种宏观论述》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中国古代圣贤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充满真理和智慧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尊重彼此差异、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达到真正的和。……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积极融入现行国际体系,参与了当今世界几乎所有重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项国际公约,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毅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演讲

(1)、依据材料一,说出构成国际格局的主体是什么?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以下是根据材料二绘制的国际格局演变示意图。依据材料,将示意图补充完整,

(3)、上述言论分别对应哪一时期的国际关系状态。(填写序号即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

(4)、依据材料四,说出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共同之处。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说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举一反三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烈,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给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有人认为没有这一事件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给予驳斥。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哪一次国际会议?(1分)这次会议造成了什么恶劣的影响?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请想一想,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到中东。
——据百度文库资料改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中、英、美、苏、法为首的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4)根据材料一中图三及材料三,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是什么? 
(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你认为怎样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