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文后题目。
                                                                                            凹地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凹地的最大特点,就是因为地势低而汇集了各方之水。李白有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何等的气势!大海若非出于凹地,又怎能容纳百川呢?
      ②“山谷取低势,故能纳万物。”老子在《道德经》中就特别推崇谷(凹地)的特性,认为它和道很接近了。到了现代社会,衍生出一个新词“凹地效应”,就是指某事务因为有了某些特征或优点,从而对另外一些事务产生一种吸引力,导致这些事务向这个地方聚集。
       ③凹地的特性是聚势,人生聚势的结局就是处世成功。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缘,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聚集一批好朋友,那么就让自己成为一片“凹地”。一个人只要具有“凹地”的特性,用不了多长时间,好事就会接连而来。
      ④处世“凹地”特征有哪些呢?
      ⑤一是谦虚。不骄不躁、不矜不伐、辞尊居卑、功成不居、功薄蝉翼、虚怀若谷……在中华字典上,表达谦虚之意的词语俯拾皆是。然而生话中这样的人却很稀缺。很多人常常在艰难的时候很谦和、虚心,而在成名之后就会变得趾高气扬。不仅再难进步,还往往因为自以为是而摔得鼻青脸肿。就此而论,可以说,战胜失败难,承受胜利更难。一项事业的成功,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努力进取、奋斗不息的过程,都是由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链条。如果小有进步即告满足,囿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那就永远无法到达胜利的顶峰。只有常怀谦虚之心,才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谦虚谨慎者往往能够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在取得初步成功以后继续向着新的目标前进。
      ⑥二是包容。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早已传为佳话。要知道这“管鲍之交”,就是鲍叔牙不计管仲的自私,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等一系列“包容”的结果。林肯总统素来对政敌以包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些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是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把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包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以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故能广阔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故能浩瀚无涯。受脾气性格、阅历视野、文化修养、生存环境的影响,人们表现出种种差异,甚至种种不足和缺点。能包容他们的个性,宽容他们的欠缺,不仅是一种气度雅量,也是一种处世艺术。要知道,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最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会增加你的爆发力。
      ⑦三是聆听。有的人很受人欢迎,人人都喜欢与之结交。这种人,人缘特佳,凡事容易成功,其心理特征之一就是善于聆听。在人们自我表现普遍化的今天,能静下心来聆听别人说话,已成为一种美德。多听有助于信息的搜集、人世的观察,还可以避免因多言而造成的差错。民谚说:“善于聆听的人是智者。”一个好地聆听者在任何时候都比一个谈话者更受人欢迎,就像磁铁吸引周围的铁屑一样吸引周围的人。 如果有人找你倾诉,你一定要认真、投入、耐心的聆听。因为这是他们对你的信任和依托,你的聆听对他们也是一种共享、慰藉、温暖和鼓舞。学会聆听是处世的一个重要法宝。即是你迫切地想谈其他事情,也不要着急。认真地聆听别人,直到他们把话说完。坚持下去,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⑧谦虚、包容、聆听,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凹地人生会很美妙。

(1)、阅读全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的1-3段有什么特点?

(3)、处世“凹地”的特征有哪些?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你为第⑥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字数30字以内)。

(6)、读完选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妨多一些“历史情调”

       ①住所附近有座砖塔,行色匆匆之际望去,立马感到有一种历史的苍茫感,穿透了熙攘的现代气息。周末踅(xué)进始知这是万松老人塔,他曾为耶律楚材师,深刻影响了这位元代名相的“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主张。此地因之名为砖塔胡同,多为文人所青睐,在这里关汉卿写下《窦娥冤》,鲁迅著成《中国小说史略》,张恨水挥就《梁山伯与祝英台》。睹古迹而思往事,确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感,开始领略到这座城市的厚重与流韵。

       ②生活在喧嚣社会里,我们的目光常常习惯于专注当下,思绪也时常沉浸于纷繁物事,以致无法跳脱游离,更好审视我们的当下,丰盈我们的心灵。然而,当我们把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加上一个时间轴,多一点“历史情调”,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开阔与丰润。我们当然无法回到历史,但心灵可以自由抵达,在任一个历史时段徜徉,让人生多一些历史维度。

       ③人生是一种态度,多一点历史文化的滋养,平凡人生亦多风味。生活是一种情致,多一点传统文化的情怀,平淡生活亦多声色。时下春事正浓,感春风畅怀便暗自吟哦“东风荡飏轻云缕”。雨中游园而见丁香花开,脱口而出“丁香空结雨中愁”。杨花扑面恼人,自解兴叹“春风不解禁杨花”。在溪边行走,一时或感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的意境。登临远眺,立时记起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如是,我们在庸常日子里亦足可逸兴遣怀。

       ④哲人讲,读史使人明智。生活中,多一点历史视角,则往往能观世象而知是非,穿迷雾而得清醒。比如以当下视角看当下,往往为问题和矛盾纠结;而以历史视角去观照,则又往往能看出进步,更懂得凡事有个过程。再比如面对不善亲人的行为,知古人讲“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则令我们多一个思考维度。还比如,《左传》载郑国上卿子皮想派其年轻的家臣尹何去治理一个采邑,但郑国执政大夫子产认为不经过学习就去从政很危险,批评子皮“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于今天用人可多参详。

       ⑤历史是一座宝库,掉进历史里诚不可取,但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与圣贤进行心灵的对话,则能增进生命的厚度,亦能令人生之根扎得深,面对浮华世象而善养定力与心神。比如古贤中苏轼为人为文为官皆为后世范,而其胸襟、气度与境界更为后人慕。他所以能“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想来正在于那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泰然快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襟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清正操守。为人处事多以此自况自励,则心境必多一些乐观与通达。

       ⑥“一个人如果不了解他出生以前的历史,那就永远长不大。”从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持续火爆,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现场直播数亿观众见证奇迹,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不同的文化入口处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的无穷魅力。多一些历史情调,怡情、明智与养心,我们的人生就能“得大自在”。

议论文阅读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 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 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但这种热 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 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 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 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100 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 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 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 虑。中国社会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 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 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 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 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 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 7 秒钟的记忆。 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 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 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

时圣宇

    ①大自然总会给我们无尽的启迪。比如当我们置身大草原,会心生辽阔,感觉内心的格局也变大了许多;而置身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亦会澎湃我心。所以,以自然为师始终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一脉,中国古代就有一种修身方法——格物致知。

    ②偶然中听说了一种植物,让人沉思,就是在我国南方寻常可见的毛竹。据说,开始的几年,毛竹生长得很慢,但会在几年后的一个生长季突然发生质变,短短几个月就能成材,而且它早已扎得遍地都是的根系,能让周围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

    ③毛竹朴素的生长机理,呈现出的却是天地之间的大道理。不由想起大学时一位老教授的赠言:“那些精于世道的挥洒自如,对人生来说只是术,是在短时间内或者几年之内稍加用心就可以掌握的;唯独真正的人生积淀、那些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东西却是任何人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获得的,那要用一生去丰富。”

    ④教授所言“人生积淀”,便是这毛竹的根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概只会惊叹毛竹的拔地而起和参天英姿,却忽略了其脚下的“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浮躁,让人少了冷静,多了盲目;让人无法停下步伐,却发现不过只是在同一个地方打转。当沧桑已至,再回首时,蓦然发现自己早在“根”上就差了许多。

    ⑤当浮躁如影随形、入脑入心,便会耽于诱惑与功利,放弃曾经的坚守,开始想着“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开始寻找是否有捷径可走。在琢磨如何让自己更世故,更精于人事,于是少年老成,于是暮气沉沉。可每当你从一场无聊的饭局归来,心满意得地睡去,早上酒退初醒时,是否心中会透着些许落寞与自责?看着自己不断累积的脂肪层,会不会扪心自问一下,多久没有听到自己骨节生长的声音了?

    ⑥其实我们身边也会有像毛竹一样的人,即使看不到成果,也要拼命努力;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要坚持到底。只是,我们都把他们当成了傻子和疯子,有时候甚至会叹口气,哀其不幸。但英雄起于草莽,他们也许就是等风起的大鹏,一旦因缘际会,腾空而起,就会到达你所不能企及的高度。创业初期的马云无人问津,李娜到了29岁才捧起大满贯的奖杯,乔布斯的苹果也不是横空出世,万事皆有缘由。

    ⑦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这份笃定来自清晰的人生定位。年轻的时候最好不要跟人比快,很容易摔跟头。最要害的功夫还是沉潜,潜下心来、苦心修炼,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时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

    ①曾经,徐迟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吹暖了中国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而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春风般吹拂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腑。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更加心潮澎湃。毫无疑问,文学应当为我们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讴歌与助力。

    ②文学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与经济、科技、法治等一样,很直接。文学能够繁荣文化,它的健康发展,必将不断丰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文化等。文学能够提升国民的素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文学能够激发国民干工作、干事业的热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更多地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体现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以文学的力量为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③因此,文学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评判价值。无论是表现社会和国家的题材,还是反映个体情感和生活的题材,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散文,只要能给读者以共鸣、激励,就是发挥了作品的应有能量。文学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社会影响力。只有全方位、综合性地运用文学形式,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应有的功效。

    ④文学还需要增强主流意识,发挥独特社会功能。主流意识并不是一种脱离群众、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与时俱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所在、意志所向,对于文学来说,就需要作家的创作有主流意识,反映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进行伟大创造的精神。文学有其独特社会功能,一部好的书能够激励一代人,而一部坏的或不健康的作品,也能抵消许多正能量。因此,凡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中国作家,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惜真情与真力。

    ⑤文学也需要发扬新学风、新精神,提升作家自身素养。时下,一些作品浅薄、粗俗、水分多,这与作家自身的能力、知识和素质不够有直接关系。文学创作不是一般的简单劳动,而是一种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行为,作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对社会的感悟能力。作为精神产品的创作者,作家需要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大的清理和更新,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土壤中挖掘知识,汲取营养,认认真真写作,而非随心所欲地码字。文学要出精品,出人民满意的作品,就需要作家动真情、出真力。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需要“顶住”

李勤卫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的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有转型的难题,有升级的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让“关不住”的鸟儿,“羽毛都沾满太阳的光辉”,始终飞翔在希望的田野上。

(选自2016年8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