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永恒之树

章红

    他是个小男孩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这么大、这么粗了。它大概有50米高,树冠像一片巨大的绿色云彩,许多遒劲的树根裸露在地面,像闪电一般朝四面八方辐射。苔藓在树下铺开了一张绿色的绒毯,沿树干攀援上升。

    它这么大,这么高,来到这个地区的旅人们总是把它当成路标。对于小男孩来说,这棵树则是他的玩伴,他每天都要带着他的大狗来到树下玩耍。

    有时候他爬上树,在桌面一般平坦的枝丫间坐上很久,眺望远方,感受风在树枝间的穿行,大狗安静地卧在树下等他。有时候他环绕树干奔跑,跃过一处又一处树根,它们像横躺在地面的巨龙的脊背。大狗跟在他身后,兴奋地玩着同样的游戏,把一股股热气喷吐在他耳边、颈后。

    就这样一年年过去了……不知为什么大狗渐渐奔跑不动了。它变得衰弱,总是被树根绊倒。爸爸说大狗生病了,它一天天消瘦,像雪人一样融化,他为大狗不安。

    有一天早上,起床后他没能见到它。他四处寻找、呼唤着大狗的时候,妈妈拦住了他,将他温柔地圈在自己的胳膊中,“亲爱的,不要找了,它已经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那是哪里?”

    “它和大树在一起,那差不多就是天堂了,你觉得呢?”

    他同意。但他还是迷惑地问:“可是,它为什么要消失呢?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

    妈妈更温柔地抱紧他,“亲爱的,无论是一条狗还是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地待在这儿,我们不得不学会说再见。”

    他不太明白这些话,但是他听懂了大狗和大树在一起,真的,那差不多就是天堂了。

    他再也没养过另外一条大狗,幸亏他还有大树。

    又一些年头过去,他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了一位年轻人,拎着旅行箱从家里出发,去城市里上学,爸爸妈妈温柔地吻别了他。

    后来这一切都相当习以为常了:一次次离开,一次次返回,他也成了旅人,大树是回家的路标。家里等待他的永远是舒适的床铺、寒冬里噼啪作响的炉火、刚出炉的面包的香味……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两张亲人的面容。

    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离开与返回中,这两张亲人的面容在发生微妙的改变:多出的一些白发,新添的几根皱纹,往下陷落的皮肤与骨骼……

而他,也成了一个中年人,有了自己的孩子。

    大树底下,又有了一个小男孩的身影了。他爬上爬下,围绕树干奔跑,或者安静地坐在树下。跟当年的他那么像,但绝对不是他,那是另一个崭新、独立的生命。

    有一年回庄园,他告别的人是父亲。他和母亲往父亲棺木上撒下最后一抔泥土,母亲已快被哀伤击倒,他不得不尽全力搀扶着蹒跚的妈妈。妈妈看着他,眼神里全是软弱,他知道这软弱的眼神是在提一个问题,那是童年的他曾经问过的:

    “为什么要消失呢?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

    那一瞬间他的心也跳动得非常非常软弱。

    妈妈去世的时候,雪白的头发与雪白的枕头融为一体,洁白的被单覆盖住她的身体,像一面洁白的雪坡。

    现在,他很老了,甚至到了他自己都快要离开的时候,他重新坐在大树下。真奇怪,从前的小男孩变成了这么老的一个老人。小男孩圆圆饱饱的脸蛋变成了老人瘦削凹陷的双颊,蓬勃茂密的头发变成了疏落的白发。

    他生命中亲爱的人,都一一离去。他不得不一次次说再见,直至自己也要对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时候。只有大树依然存在,他感到了一种仅有的安慰。他仰望着伸入苍穹的绿叶,耳边回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

    “……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

    那或许是大树底下又一个小男孩的提问,或许是从岁月深处泛出的回声,他想他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我亲爱的孩子,这是必需的,我们不可能永远待在这儿。但大树将在地球上留存下去,并在人们死去之后继续存在。”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对大树的描写,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大树的茂盛、生机勃勃。 B、文章中的“他”因为亲人的离去,感受到生命逝去的无情,对大树有了新的理解。 C、小男孩与大狗的和谐互动,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D、文章借物说理,赋予“树”丰富的含义,读来韵味深远,发人深思。
(2)、文中的“大树”伴随着他的一生,他和“大树”的感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妈妈拦住了他,将他温柔地圈在自己的胳膊中。

②“妈妈看着他,眼神里全是软弱”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不可以不离开吗?我们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用意?请从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小题。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书卷长留伴一生

    ①我们的文明是前代多少世纪以来所累积而成的知识和纪念。我们只要能和前代学人的思想接触的话,就可以享受这种累积的文明。惟一能够这样傲的,且可使我们变成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就是读书。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读书,都不能有读书那样的力量。插图固然是说明一部用文字写出的书最有效的手段,但仍难使我们看明构成的整个意念。电影,就像说话一样,一下子消逝了,再也不会回到我们的跟前来。只有书卷才能长留,成为我们一生的伴侣。

    ③法国思想家蒙田,认为我们有和爱情、友谊、书卷三种东西神交的必要。这三种东西都是相同的。我们能够爱书,因为书永远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和书卷发生的这种友谊,是可以不招嫉妒地和全世界几百万人共享的。作家如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塞万提斯.歌德,但丁,或是麦尔威尔,把远隔如两极一般的人们,奇异地带到一块儿来了。一个日本人,一个俄国人,或是一个美国对我原是完全陌生的,而他和我却有共同的朋友:《战争与和平》中的娜达莎,《帕尔玛修道院》中的法布里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密考伯。

    ④书卷可以把我们带到我们本身以外去。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足够彻底了解别人的个人的经验,甚至连彻底了解自己的那种经验也都没有。“我们在这个广大而无反应的世界上,人人都有孤独之感",我们因此而感到痛苦,我们为世界间的不平,人生的困苦而感到心痛。但是从书上我们得知他人,比我们伟大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感到痛苦,而仍在奋斗。

    ⑤书卷是带我们到别人的心中,到别的民族当中去的门户,经由那个门户,我们便可从我们现住的这个窄小的世界中逃出,从那毫无结果的对我们自身的沉思筹划中逃出。一个晚上用来阅读名著对心灵所受的益处,就好像一个假日用来游山玩水对身体所受的益处一样。我们从那些高峰下来,变得较前更为健壮,我们的肺,我们的心,变得更纯洁清净,无丝毫污垢了。于是,我们装备更为齐全,而得以勇敢地去应付日常生活的平原上所展开的战斗。

    ⑥书卷是使我们得知过去时代的惟一方法,又是为理解我们从未进入过的那种社会的关键。契诃夫和托尔斯泰给我显示出的俄国魂的某一面,至今还是依旧未变。霍桑或马克·吐温的小说,使我得以历历再见到消逝了的美国的一面一样。因为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在时间与空间上远离我们的世界,一个是我们现在住着的世界是如此令人惊奇地相似,使我更加高兴起来。

    ⑦因此,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理由之一,便是想要超越我们的生活,了解别人的生活。但单是这一点并不是我们读书得到快乐的理由。在日常生活上,我们因为转入了现在正发生的那个事件的漩涡中,所以当局者迷,就不能把事情看明白,又还过于受到我们人自身感情的支配,就不能适当地体味出感情来。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值得狄更斯或巴尔扎克去写一部小说,但是我们从那种经验上,并没有获得一点快乐,反而受到许多痛苦。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给我们一幅人生真实的写照,但为要使我们不发生恐怖,不转入漩涡,而又能从容来欣赏它,所以只好客观地来加以描写。

    ⑧读一部伟大的小说或传记的人,不啻是过着一种冒险的生活,但又不妨害他心灵的和平。桑塔耶那说得好,艺术显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我们在行动中所找不到的东西,是生命与和平的结合。阅读历史是有益于我们心灵的健康的,它教我们节制和容忍,指示我们那产生内战和世界大战的可怕的争端,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些早已成为陈迹的口角罢了。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一本伟大的书,一定可以使读者在读过之后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⑨赫胥黎说过:“每个知道读书方法的人,都有一种力量可以把他们自己放大,丰富他的生活方式,使他的一生内容充实,富有意义,而具兴味。”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享受的,就是这种由别人的生活而使之丰富的充实的人生。别的大量沟通思想的媒介:电影、电视、收音机、留声片,都将采取新的形式,普及各方,来帮助人类分享艺术的喜悦。可是这些东西没有一件能有读书那样深刻而持久的效果,没有一件能带给我们如读书那样广泛的感情和知识。

【作者:(法国)安德列·莫洛亚 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汉字会说话

乐琦

①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一脉相承的智慧。

②汉字,可以说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今时今日,当我们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分明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纯粹,这种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很多发明难以比拟的。关于汉字的产生,我们常常会追溯到仓颉。在《淮南子·本经训》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我们的祖先开始用汉字记录生命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③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将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字体。自此,汉字从最初的象形意义系统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文字体系。几千年来,汉字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承载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很重要的一个来源是文字。汉字,体现着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比如,我们看下雨的“雨”字,点点滴滴,正如从天空降落水滴的样子。汉字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这是只有汉字才能传达的意境。

④每个中国人一生大约会说汉字四亿次,有出处的汉字总数近十万个,而经常用的汉字却不到四千个。以往的汉字学习,大家更关注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字的本源意义,却甚少涉及。我们说一个人的汉语很好,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会读、会写汉字,还是进一步了解字的本源意义?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听到有人问某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读或这样用,对汉字充满好奇心,的确,每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我们语言的根。比如,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如果有人问你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你也许会说:“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这么说的。”那么,追根溯源,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表达?

⑤关于“水龙头”,这就说到“龙”字。“龙”这个字背后的文化源远流长。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雨,因此,“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的喷水功能正好与“龙吐水”不谋而合,由此,人们自然而然,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

⑥汉字,这一人类文明里传承千年的文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实际上,中国人对汉字的崇拜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在古代,读书人“不污字纸”,他们对汉字和中国文化充满敬畏。直到现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中国人几乎都会贴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时候的汉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贴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⑦今天,汉字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中文,爱上汉字,迷恋汉字。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深入研究了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他在瑞典教汉字,每教一个汉字,都会解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高本汉的学生林西莉写了一本风靡全球的《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汉字的故事。脸书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并且在清华大学全程用汉语演讲。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十八个月大就开始学习中文,她用中文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让世界见识到中文这一语言的独特魅力。还有一位叫斯睿德的美国人,用二十年时间研究汉字的字源,创办了汉字字源网,被称为“汉字叔叔”……

⑧让我们一起追溯汉字的根与源,用汉字来领悟天地之美,领悟历史与空间的辽阔,把对汉字的感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圆满

①连接边陲的铁路终于全线贯通,首发列车命名为“圆满号”,首发通车日定在今天,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②报社要推选一位随行采访记者,采访的话题定为“讲述你心中最圆满的‘圆满’故事”。报社的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柳菡,因为这条铁路线从修建到贯通布满了柳菡采访的足迹,也蕴含了柳菡太多太多的思念和牵挂。

③车厢里洋溢着祥和与喜气,八月十五还在旅途中的人一定是奔着团圆而去的。

④坐在柳菡对面的,是一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一杯奶茶也要你一口我一口地喝,喝得柳菡都有几分羡慕,也勾起了她的落寞。今天,原本是柳菡和大明订婚的日子,可是……

⑤柳菡调整状态,笑着提出了采访的问题。新娘指着新郎笑盈盈地说:“有了他,我就圆满啦!”新郎虽有些腼腆,但表白爱情毫不含糊:“你就是我的整个世界!”幸福的表白仿佛让空气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⑥坐在柳菡旁边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嘴角挂着藏不住的笑意。听了柳菡的提问,父亲乐呵呵地说:“我家伢子呀,圆了我的梦啦!考上了博士咧,咱刘家的第一个,也是咱村里盘古开天地后的第一个咧!儿女争气,这就是咱老刘家的圆满咧!”柳菡和邻座都被这位父亲的这份自豪感染了。

⑦坐在前排靠窗位置的是一位端庄优雅的中年女士,脸上的表情略显忧郁。柳菡有些好奇,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便提出了采访问题。中年女士好像被这个话题触动了心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唉……母亲健在的时候,我总以为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去孝顺母亲,谁知道一错过就是一辈子……我期盼的圆满就是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父母健在,孩子安好,一桌团圆饭香气四溢。”说着,她的眼眶泛着泪花。

⑧柳菡也被深深触动,是呀,幸福和美的天伦之乐,就是一份最朴素的圆满。她又何尝不期盼这样的圆满呢?她和大明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今年的探亲假,大明也因为执行任务而没有回来。

⑨“姐,你在这里呀!我就料到你会乘坐‘圆满号’。”一位帅气的乘务员笑着立在她身旁。“小满,怎么是你?”柳菡惊讶地站起来,“姐是来采访的。今天,你又当班?”小满是柳菡的邻居,也听说了柳菡今天订婚延期的事。

⑩“看你这精气神十足,讲讲你的‘圆满’故事。”柳菡朝他胸前佩戴的“青年先锋标兵”的徽牌竖起了大拇指。小满调皮地挺了挺胸,说:“姐,这你还看不出吗?我现在不就是一个事业圆满的典型吗?”顿了一下,小满歉疚地说:“不过,对父母,我做得不圆满,我有五年没有陪父母一起过中秋了!但是我爸妈非常理解我!”小满转而高兴地说:“姐,我还在攻读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呢!作为新时代的乘务员,不仅要做好服务,更要把服务做到乘客的心灵深处,让每一位乘客都满意。”他忽然认真地问:“姐,你的圆满呢?”

⑪小满这一问,把柳菡的思绪推向了三年前。三年前,柳菡和大明相识于一次采访。那是个风雪交加的大年三十,柳菡作为前方记者到紧急抢险地采访。在风雪中,她看见正在指挥抢险的大明。他身上的军人气质和镇定自如的神情,一下就打动了从小崇拜军人的柳菡。采访中,柳菡问大明是否担心过自己的安危。他坚定地回答了一句话:“护卫人民的安康和幸福,这是我的使命!”话音刚落,悠扬激越的新年钟声敲响,绚烂的焰火在空中尽情绽放,喜庆与祥和笼罩着千家万户。柳菡望着风雪中的大明,心想:“他就是我追随的那颗星!”

⑫后来,他们的故事,就像这列奔驰的列车,朝着既定的方向,演绎着执着和坚定。一千多个日子,这条铁路线承载了柳菡无尽的思念。

⑬两人原本定在今天订婚,祈望月圆人圆。大明也已经准假,但是部队突然下达紧急任务,不能按时回来的大明发来短信:“亲爱的,抱歉,我欠你一个圆满!”

⑭柳菡望向窗外,笑着对小满说:“姐的圆满在那里!”此时,天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她仿佛看到了天空的满月与远在边陲的大明融为一体,这轮满月照着今夜所有幸福团圆的人们,也映照着人们每一个幸福圆满的日子,更照亮了柳菡的心……

⑮“正是有了满月的光辉,团圆的人们才更感觉到幸福的甜蜜。”柳菡这样想着,对大明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有了更多的自豪与幸福。她回到座位,欣然回复了大明:“亲爱的,你给了我最圆满的‘圆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