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18-2019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

课内阅读

有趣的“花钟”

    鲜花朵朵,争妍斗艳,芬芳喜人。(    )我们留心观察,(    )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并不相同。凌晨三点钟左右,蛇床花开放了;接着,在4点钟,牵牛花开始吹起了浅紫色的小喇叭。

    这是各种花儿的祖先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生存繁殖逐步形成的结果。植物在什么时候开花,往往与外界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珍贵的昙花,它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太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这时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在深夜,往气温过低,对它的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钟的气温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欣欣然徐徐张开了浅雅的苞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另外,开花的时间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例如牵牛花是虫媒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正好清晨三四点钟是蜜蜂采蜜的时候,那时温度、湿度也适宜,它开花了。

    要是你把各种不同时间开放花朵的花儿排列在一起,只要看一看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那才有趣哩!

(1)、在短文的“(    )”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短文举了昙花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根据文章信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种花儿是在一定的时候开放的。 B、只要看一看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钟了。 C、蜜蜂采蜜一般是从清晨三四点钟开始的。 D、牵牛花是靠昆虫传播花粉的。
(4)、选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5)、下面关于花儿开放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儿开放需要适宜温度、湿度。 B、花儿开放和时间有关系。 C、花儿开放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 D、花儿开放需要适宜的环境。
(6)、你有什么办法让花儿在你需要它开放的时间开放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人体海洋”

    ①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

    ②经科学测定,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水达到45~50千克,占体重的60%~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第3天时,所含的水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水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③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科学家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的接近。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成味,否则就不称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会尝到血的咸味。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5%)要低一些,但比世界上最淡的波罗的海的含盐度(0.2%~0.3%)却要高许多。况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之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成度就相当于现在的血的成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⑤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最常用的是含0.85%氯化钠的水溶液。炎热的夏天,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和在炼钢炉前干活的工人,每天都要流掉大量的汗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医生总是要劝这些人多喝些淡盐开水。这就是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⑥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

课外阅读我能行。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还将持续40亿年左右。这一过程结束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色彩是健康的魔术师

    不同的颜色会让人产生错觉。

    为什么看到蓝色的汽车要小心追尾?因为即使处于同一位置,不同的颜色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像蓝色这种冷色调,总会给人相对较远的感觉,如果跟着一辆蓝色的车就更容易追尾,而像红色这样明亮的颜色,会时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好像近在眼前。

    为什么搬家要用浅色的纸箱,而保险柜大多是黑色的?其实色彩也是有重量的,相同的两个箱子,黑色的那个会使人感觉格外重,而浅色的就让人感觉稍微轻一些。有人通过实验对物体的颜色和重量进行了比较,发现相同的黑色箱子要比白色箱子看上去重(1)8倍。这就不难解释,搬家时浅色的纸箱会让工人们觉得不那么重,黑色的保险柜则会让小偷第一眼感觉“太沉了,我搬不动”。

    色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个人分别放入蓝色系和红色系墙壁的房间,然后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在里面待上一个小时后再出来,结果发现红房间的人40分钟就出来了,而蓝房间的人70分钟后还没出来。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色彩所扰乱,在红色等鲜艳的颜色充斥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装修艳丽的快餐店等人会觉得“度秒如年”。

    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借助颜色来帮助提高生产效率,他们把车间原来带黑线条的深绿色重新油漆成浅蓝色和乳黄色,结果,工人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疲劳感减轻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 伞

佚 名

    雨伞是人们雨天出行必备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有3500年的历史,伞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登”。

    关于雨伞的发明,民间有诸多传说。流传最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天,常常被雨淋。鲁班为了不让送饭的媳妇被雨淋到,沿途建造了一些避雨的亭子,天下雨了,便可在亭子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能多设,而且天气如小孩子的脸一样变化无穷,尤其是夏季的雷阵雨,说下就下,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有个随身的亭子该有多好!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顺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的木质骨架,装上伞把。于是世界上第一把雨伞就这样问世了。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雨伞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最初鲁班大师发明的雨伞是笨重的木质骨架,然后有人做出了粗大、笨重的竹子骨架油纸雨伞,后来人们又把油纸雨伞改为黄色油布雨伞。这种雨伞不光笨重,不便携带,那熏人的油漆味人们也很难适应。再后来人们用细钢条做成骨架,用不同颜色的布做成雨伞,雨伞又太长,携带还是不太方便,最后改造成现在可以折叠的自动伞。用时自动撑开,不用时折叠后放在背兜里,随身携带,非常方便。

(有删改)

伞的故事

崔淑杰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能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母亲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母亲的难处,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母亲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母亲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踩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扳,“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织布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母亲织了一夜的布。我悄悄地走到母亲跟前,用颤抖的声音喊了一声:“娘!”母亲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母亲笑了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母亲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母亲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说:“去吧,你要的伞!”

    我惊叫着,从母亲手里接过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然一抬头,望见了母亲那笑得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选自《小学阅读指南》,有删改)

阅读《生命之伞—臭氧层》,完成练习。

生命之伞—臭氧层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美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