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师生自荐课文》同步练习

分析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利用纳米材料的巨磁电阻效应,可使人们现在使用的磁盘容量增加20倍以上,能达到每平方厘米存储近8亿位信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①有人在亚利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颗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重。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 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的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贮藏水分以备不测是植物抗旱的绝招。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到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的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竞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 13 米多,侧根长 6 米以上,根幅 14 米,相当于冠幅的 30 多倍!
        ⑤忍耐干旱是植物的抗旱生理特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阅读《关注你身边的湿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所谓湿度,是指空气和某些物质中所含水分的多少。科学研究表明,湿度跟人体的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②人体是含有水份的有机体,液体占体重的60%—70%,通过热代谢和水盐代谢维持平衡,体内一旦失水,生命则难以维系。湿度不适中或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即可导致生病,对此,祖国传统医学称为“湿邪”。
       ③临床医生们发现,在天气潮湿的季节中,人极易患头痛、胃溃疡、皮疹和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等。湿度过高会使人感到憋闷不爽,夏天“三伏”时节,由于高温、高湿、低气压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蒸发,因而使人感到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容易诱发胃肠炎、痢疾等病,甚至会导致某些行为改变。日常生活中,涉水淋雨、久卧湿地或居室潮湿的情况下,空气湿度大,对于老弱病残者都会招致疾病。
       ④湿度过低对人体也不利。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得粘膜变干,出现口渴、声哑等现象,严重时会出现鼻腔出血、嘴唇开裂。空气干燥还会使表皮细胞脱水,角化加快,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因此变得粗糙起皱、开裂,有关学者认为这便是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妇女的皮肤不如江南一带女性的皮肤那么细腻光洁的主要原因。另外,湿度过低不仅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很强的革兰氏阳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易随粉尘一起扩散,导致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哮喘、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明显增加。这一点在低湿的冬季尤为突出。
       ⑤由此可见,时刻关注身边湿度的变化,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常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室内洒些清水,将湿毛巾搭在暖气片上,可起到一定的加湿作用;要降低湿热的憋闷不爽感,可用湿水沐浴、喝凉茶或在通风处休息一会。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居室内安装加湿器或去湿机等新型家电产品,改善小范围的湿度条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

袁中银

    ①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了。

    ②汽车尾气中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

③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1000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0米为万分之1.23。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④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⑤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最强致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二硝基芘的毒性还要高0.6倍。

    ⑥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所发生的光学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有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致使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

    ⑦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口达78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30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严重‘公害’。”这决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亟需改变的现状。

⑧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约7.6亿辆,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自然令世界各国大伤脑筋,而同时也迫使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此而大动脑筋。因此呼吁绿色车辆已成为地球人的心声。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删改)

阅读《中国墨》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苏东坡尤喜浓墨,对用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睛。”认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则索然无神气。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胧的墨趣。

    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现代墨汁以炭烟、胶料、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机械加工而成。它制作工艺简单,生产量大,方便使用和保存。但这种用现代技术化学合成的墨汁固定胶着,创作的艺术作品缺乏层次变化和透明度,没有呼吸的空间,使东方美学的追求有所缺失。

    ⑤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中就有“其色墨”的句子;“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

    ⑥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②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简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③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④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现代文阅读

“星际争霸”

①夜深人静,月色溶溶,小虫低唱。可是,你知道吗? 人间虽然平静,天上却不安宁。宇宙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静谧,相反,各种天体不停地相互碰撞、吞噬,彼此相争,毫不相让。②2020年,智利的一个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一个气体云,它就是星球打架的结果。一颗恒星经过了漫长的青壮年时期,逐渐衰老,变成了一颗红巨星,体积膨胀。在吞噬了一颗围绕它旋转的行星之后,它的体积继续变大。但是,它似乎并不满足,把下一个目标锁定为围绕自己旋转的另一颗小行星。小行星在红巨星引力的作用下,盘旋着向红巨星的核心飞去,就好像小个子不甘心被大个子欺负,怒气冲冲地准备奋力一搏。还没等它们撞上,红巨星就爆炸了,形成了巨大的气体云,红巨星的外层脱落,内核暴露在外。最后的晚餐没有吃完,它再也没有能力吞噬这颗小行星了。

③____星球会打架,____黑洞也勇猛好斗。几乎所有大型星系的中心都存在一个巨型黑洞,任何靠近黑洞的东西都会被它吞噬。黑洞就像是一个杂食性的巨兽,食欲亢奋,胃口奇大,从不挑食,永不满足。实际上,巨型黑洞 ____能长这么大,____通过不断地吞噬其他的物体,甚至是自己的同类——其他黑洞而形成的。

④黑洞吞噬黑洞,与古罗马角斗场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13亿年前宇宙中曾经上演过一场黑洞“双雄争霸”的大戏。在一次大爆炸后,两个黑洞相遇了,它们的初始质量分别是太阳的36倍和29倍。大黑洞努力将小黑洞拉向自己这个方向,小黑洞岂肯轻易就范 , 角力的过程持续了几十亿年。它们各自的轨道慢慢消失,互相吸引越来越接近,速度越来越快,不停地盘旋环绕,在倒计时的几分钟内快速演化,在最后的一秒钟,它们以近乎一半的光速撞击融合,合并成一个巨型的黑洞。

⑤宇宙中的故事没有最精彩,只有更精彩。黑洞和黑洞会融合,星系和星系也会相撞。天文学家预测,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40亿年后会撞在一起,逐渐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星系,虽然两者现在相距220万光年。可实际上,正是通过对更小星系的破坏和吸收,星系才能够不断成长,而有些恒星就是星系相互撕扯后留下的“残骸”。

⑥除了黑洞融合和星系相撞这样的大片,黑洞吞噬恒星和电子流、恒星俘获小行星、小行星撞击小行星等小节目更是经常上演,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天体之间的引力。

⑦星空璀璨,宇宙无垠,看似静谧安然,亘古不变,其实,物换星移,此消彼长 , 生生不息。

返回首页

试题篮